培养孩子金钱意识,父母尽量越早越好?别让孩子输在“金钱观”上 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
文|话梅的妈妈(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很多父母都想给自己的孩子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穿最好的衣服,吃最健康的食物,接受最好的教育...在给予这些“最好的”时,父母们也不忘给孩子不断灌输这些花了多少钱。
伊丽莎白是美国的一名小学老师,也是儿童心理学的狂热爱好者。有一天,她为研究目前孩子的金钱观而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内容是她分别给乔治、茜拉、汤姆三位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让他们分别问自己的妈妈要十块钱,然后记住妈妈们的回答。第二天,她收到了答案。
乔治回家后跟妈妈说:“妈,我需要十块钱”,乔治的妈妈拿出了钱,语重心长的对乔治说:“宝贝,虽然十块钱并不多,但也是爸爸妈妈辛苦赚回来的,希望你能够省着点花”;茜拉回去说了同样的话后,她的妈妈说道:“宝贝,你存钱罐里的钱都是平时你用零用钱攒起来的,那里的钱你可以随时自由支配”;汤姆的妈妈工作忙碌,平时无暇照顾汤姆,当汤姆提出诉求后,妈妈直接甩出20元,一句话也没有说。
若干年后,伊丽莎白对这三位孩子的金钱观现状进行了回访,乔治变成了一个节俭主义者,凡事都要求低价格,更多人对他的评价是“吝啬”;茜拉变成了一个对自己财产非常有规划的人,在积攒财富的同时也不忘投资,很快变成了一个“小富婆”;而汤姆花钱大手大脚,多张信用卡已经刷爆,变成了失信人士。由此可见,孩子金钱观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呢?
1、从零用钱开始。
在给孩子们零用钱时,应该定期给予,并帮助孩子建立“愿望清单”,将零用钱的结余存入存钱罐,告诉他们当存钱罐中的钱存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他们“愿望清单”中的愿望就可以实现。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储蓄的意识,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习惯,以及让他们认清自己的刚需,不去盲目消费。
2、执行奖励制度。
当孩子表现良好时,父母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或金钱奖励。在家庭里建立奖励标准,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比如帮助父母力所能及的做一些扫地、洗完、买东西等家务,也可以带孩子外出劳动,参与社会公益或者进行玩具义卖、捡卖废品等。在培养他们独立意识的同时,既可以及早让他们接触社会,又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赚钱的艰辛。
3、父母要做好榜样。
在培养孩子正确金钱观之前,父母要先拥有正确的金钱观。不论家庭情况怎样,都不要在孩子面前乱花钱,或者过于吝啬。可以将孩子们带到父母的工作场所,体验一天父母的工作,这样孩子们就能知道父母钱的来之不易。平时要允许孩子们花钱,并给出适当建议,让孩子们知道什么该花,什么不该花。这样孩子们对金钱就会有更好的认识。
各位正在帮孩子建立金钱观的父母们还有什么小秘诀吗?一起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
关注、转发、分享【话梅的妈妈】文章,话梅擅长婴幼儿成长知识、儿童教育注意事项、幼儿成长过程中棘手问题等所有的育儿问题都会在这里为您解答,给您最专业的建议!
相关文章
- “咱们家有钱吗?”如何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你知道吗?
- 买2000的鞋被拒,骂妈妈“穷鬼”:孩子错误的金钱观要怪父母
- 建立孩子的金钱观,藏在父母跟孩子谈钱的细节里,别哭穷也别炫富
- 给钱孩子就变坏了?拒绝培养金钱观的误区,家长也该走出来了
- 父母必看: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竞争意识?
- 作为父母的您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 别再让“孔融让梨”毁了孩子,新时代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竞争意识
- 孩子屏幕时间过长有4大危害,父母要警惕!控制屏幕时间越早越好
- 父母还在对孩子“刀子嘴豆腐心”?别被骗了,越早纠正影响越小
- 父母这样培养“专注力”,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 金钱奖励让孩子越来越贪心,父母掌握这个小逻辑,不用花钱效果好
- “妈,能给我点零花钱吗?”家长不同的回应,决定孩子的金钱观
- 不要忽视“金钱教育”,没有正确的“金钱观念”,影响孩子一生
- 为什么越爱孩子越自私?父母有很大责任,培养孩子“健康耻感”
- 情商越出色,未来越成功,父母怎样才能不让孩子输在情商上
- 拥有正确的金钱观,孩子才会成为“三观正”的人
- 熊孩子总是越激越反?优秀的父母懂得用“力量法则”来培养孩子
- 离开父母就不会生活?其实是孩子独立能力差,越早教育越受益
- 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先从自我防范入手---教育漫谈
- 培养孩子的性情,父母学会讲究仪式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