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妈妈,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惧死亡,父母应该怎么做 儿子死了妈妈也不想活了

2022-03-08 23:07:10孕产
对孩子说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着了”来回应孩子,年龄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天堂,就会继续追问下去。

死亡是许多人不太愿意提及的话题,更别说面对孩子提起。除非家里有亲人离世,在孩子不断追问下父母才会说一说,大部分父母还不知道如何开启这个话题。对孩子说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着了”来回应孩子,年龄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天堂,就会继续追问下去。年龄大的孩子其实已经知道了人会死,死了就永远也回不来了,所以,会对死亡产生恐惧感。

西西妈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女儿那天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死,我害怕离开你,是不是你也会死,我不要妈妈死,呜呜……”。说着就伤心地哭起来,妈妈安慰她说“我们都不会死,妈妈永远都会陪着你”。但心里犯嘀咕,这么回应孩子到底好不好,自己也有点矛盾。虽然暂时是安慰到孩子焦虑的心情了,但是孩子依然对死亡有恐惧心理。

青青养了一只小乌龟,半个月后乌龟不知怎么死了,他伤心地告诉爸爸“我的乌龟死了”,爸爸说“死了就死了呗,再买一只也会死”。青青很伤心,他多么希望可爱的乌龟不要死,太可怜了。这个过程爸爸只是告诉孩子乌龟会死,再买一只也会死,却没有关注孩子难过的感受,孩子对死亡虽然没有上升到恐惧心理,但是,伤心的情绪还是需要大人来安抚。

“妈妈,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惧死亡,父母应该怎么做

面对死亡,很多父母喜欢用善意的谎言来遮掩,或者干脆利落地告诉孩子死了就是死了,就是永远都不会回来的意识。

心理学家认为,这些都不是一种恰当的做法,既不能隐藏自己真实的情绪感受,也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去回应。其实,和孩子谈死亡比较合适的做法就是,坦诚地和孩子说事实的真相,如实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并鼓励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泄情绪。

1、孩子多大开始对死亡产生恐惧?

不同年龄的孩子认知水平各有差异,对于死亡也有不同的理解。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性格、当时的情绪、孩子的认知水平里进行引导。一般情况,真正知道死亡是不可逆和不可避免的,大概在6-9岁左右,知道每个人都会死,死了就是永远在地球上消失了,越想越担心,增加了恐惧感。

如果孩子经常说不想死或对死亡感到害怕的话,父母不要强迫孩子接受事实,因为孩子从了解到认知,再到接纳面对需要一个过程,待心智成熟,自然可以做到。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做好心理安抚,确保孩子的情绪安全。

儿子死了妈妈也不想活了

2、不同年龄的孩子,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和他们谈论死亡的话题?[0-3岁]

因为认知初期,3岁以内的孩子对死亡完全没有概念,可以和他们说“这个人不见了”,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告诉孩子说, 就像春天的玫瑰花开,从发芽-长大-开花,花开完后花瓣就枯萎了,一片一片地掉到地上,然后就不动了,风一吹就“不见了”,用类似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谈动植物的死亡规律。这样的方式比较适合3岁孩子的认知水平,孩子也不会对死亡有恐惧的感觉。

[3-6岁]

3-6岁孩子开始会无意识地接触到很多动、植物和人会死的信息,但还无法想象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当家里有亲人离世,他们也无法像成人那样表现出悲伤的情绪。如果是自己最亲密的人离世,孩子会难过,他们只会说:“我想奶奶陪我,我要奶奶抱我”。虽然这个年龄的孩子也会有悲伤,但悲伤的时间会比较短。适当地让3-6岁孩子体验悲伤,反而可以增强孩子的情绪体验,可以告诉孩子“奶奶已经去世了,爸爸妈妈会每天陪你抱你。”

这个年龄的孩子一般只有在感觉到自己需要被照顾,或者自己需要被保护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才会表现出悲伤。

例如:幼儿园九月份开学,称之为“哭季”,新生入园难免会出现分离焦虑,孩子和父母就像生死分别一般。孩子不想和父母分开,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被父母照顾,一旦分开,就容易焦虑,幼儿园陌生的环境、老师,害怕自己不能被照顾,希望爸爸妈妈可以陪着。当被照顾的需求不被满足,孩子就容易出现悲伤的情绪。

有的孩子和父母分开,上了一天幼儿园还好,当见到妈妈时哭得无比伤心,像受了委屈一般。因为感受到自己终于可以回到妈妈身边,内心的需求被满足了,所以,同样也会伤心地哭起来。

[6-9岁]

3-6岁这个年龄的孩子,几乎都知道了关于死亡是人人都会经历的事,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讲解关于死亡后人体的变化,例如:人死了就没有了呼吸,心跳停止,身体变得僵硬等。孩子起初会对死亡有较长一段时间的悲痛感受,特别是遇到亲人离世,会说出自己内心的悲伤的感受,这时候很需要成年人给予情感的关怀,帮助孩子走出悲伤的情绪。

切记不要总对孩子说“不要哭”“不要难过”之类的话,而是允许孩子哭出来,和他们谈心,说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鼓励孩子面对亲人离世的现实。这样做才能帮助孩子走出伤痛的阴影,而不是压抑情绪。

达尔文8岁时母亲去世了,父母和姐姐们都不许她谈起妈妈的事。当他想念妈妈流露出哀伤的情绪时,父亲和姐姐就好不高兴。当达尔文自己老了,关于回忆起母亲去世的情景已经记不清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认为达尔文的终身身体患疾是精神压抑所致。他释放痛苦情绪的唯一方式就是不可理喻的自我折磨。

儿子死了妈妈也不想活了

作为成年人有时都难以短时间接受亲人的离世,更别说是孩子。所以,鼓励孩子说出感受和积极的情绪疏导特别重要。

[9-12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时的孩子已经明白死亡意味着什么了,父母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和他们谈死亡的话题,让他们了解这是一个自然的规律。当孩子亲眼目睹亲人离世,表现出伤心的情绪时,父母可以用拥抱、抚摸等方式来关心他们的感受,和他们一起从悲伤中走出来。主动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亲人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祭奠亲人,他们的爱会永远地陪伴在我们心里。

在我9岁时,和奶奶一起住,她经常给我讲人死了后土葬的事情,说自己也很害怕死亡,还讲了许多恐怖的故事。小小年纪的我很好奇,躲在被窝里听奶奶讲着讲着就睡着了。后来才知道自己胆子小和听多了恐怖的故事有关,因缺少父母的陪伴,常感到没有安全感。奶奶已经离开我25年了,我心里依然还爱着她,每当想起她我都会有一点难过,同时也有力量。难过是因为对奶奶的不舍,有力量是因为奶奶给过我许多超越过母亲的爱,特别温暖人心。

儿童心理学:一个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亲人的孩子,可能需要1-2年时间才能从哀伤中逐渐恢复。大多数孩子能够比较正向地从哀伤中走出来,并且变得更加坚强和富有同情心。但是,如果得不到良好情绪的释放,经常被压抑就很容易长期“卡”在悲伤中,对将来成年后或多或少地带来各种影响。

3、如何减少孩子对死亡而产生的恐惧感?

关于和孩子要继续和你谈论人死了为什么要火化?以及孩子问到人快要死的时候是什么感觉等话题,那是因为他仍然对死亡有恐惧和好奇,父母需要注意以下五点:

©️不要回避孩子提出的问题

©️不要故弄玄虚吓唬孩子

儿子死了妈妈也不想活了

©️认真倾听孩子的询问

©️不要因为自己的恐惧而不谈这个话题

©️避免忽视孩子的感受

和孩子一起积极地面对问题,帮助孩子说出心中的感受、想法,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个问题,也可以设身处地地体会孩子的感受。面对孩子的困惑问题,父母也可以试试反问孩子“你认为为什么要火化”等,了解孩子的求知欲望,和他一起探讨交流。对于亲人的离世不必隐瞒,真是地面对事实,反而可以促使孩子知道真相后,更好地从悲伤里走出来,从伤痛中找到力量,重新开启新的生活。

关于如何减少孩子对死亡的恐惧感? 给父母的建议:

死亡是一个自然规律,但是孩子一时半会儿很难理解,父母还可以借助其它方法,来帮助孩子缓解对死亡的恐惧感。生活中的方法有很多,只有你愿意做一个智慧的父母,你会发现,生活里处处都是机会。

01 利用电影-感官体验式沟通

带着孩子去看关于生命教育的电影,一起交流彼此的感受,感动的时候可以哭出眼泪,开心的时候可以笑出声音,难过的时候可以说出真实地体验,透过电影来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活着意义。

电影《寻梦环游记》是一个关于家与爱,人间与亡灵之间相互怀念的故事。值得每个父母待孩子去看一场,这部动画影片给我们展现了非常生动而有意义的生命教育课。

电影以墨西哥“万灵节”为背景,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生死也无所畏惧,墨西哥人有句谚语:“死者在棺,生者狂欢”。电影里呈现的死亡,不再是一件多么悲伤的事情,因为死去的人一样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得很好,有吃有喝,也有玩伴,而且每年的亡灵节还能和活着的家人团聚。电影情节在有些人来看显得有些荒唐,但是,更多人宁可选择相信,因为它不再让我们惧怕生死离别。

导演皮克斯在《寻梦环游记》中告诉我们:不必回避死亡的话题,死亡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我们爱的人一直在我们心中。其实,死亡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总是惧怕它,忽视它。我们需要直面这份恐惧,去经历它,虽然很残酷,同时也有力量。

02 利用绘本故事-引导式沟通

《关于儿童与死亡》一书的作者库伯勒.罗斯是生死大学师,书中提到,利用绘画的方式、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孩子理解死亡,面对死亡。因此,选择儿童绘本时也不会回避死亡等题材。

儿子死了妈妈也不想活了

我们经常会忽略绘本的魔力,生活中的许多小问题都可以从绘本里找到答案,引导孩子提问和交流,关于习惯的培养,关于爱的教育,关于语言表达能力,关于合作和团结,关于生命教育等等。

▪️关于生命诞生的绘本

儿子死了妈妈也不想活了

例如:《小威向前冲》、《我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身体》……

通过绘本故事,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解自己,了解生命的起源。满足孩子的好奇的求知欲望。孩子的到来是父母们爱的结晶,只有在爱的滋养下,爱的种子才能健康长大。

▪️关于生命的过程和离世的绘本

《象老爹》、《汤姆的外公去死了》、《爷爷变成了幽灵》、《再见了,艾玛奶奶》、《獾的礼物》、《你到哪里去了?》、《好好哭吧!》、《我永远爱你》……

帮助孩子认识每个生命在成长这个过程中的神奇和不同,生老病死虽是人之常情,任何人都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可以学会珍惜现在活着的每一天,去做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关于生命的意义:

绘本《大象的算术》、《活了100万次的猫》。

爱与被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通过绘本故事,读懂生命的意义,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亲人,每一个爱自己的人。同时,也别忘记了爱自己。

03 利用自然科学-正向式沟通

如何和孩子谈论死亡的话题,如果我们懂得寻找时机,生活里处处都是机会。例如:家里的宠物死了、亲人的离世、周围环境里的花草树木的凋零等待,这些都是和孩子探索死亡的好机会。父母可以试试这么做:

1)带孩子去参观一次科技馆、博物馆;

2)带孩子去观察一种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3)亲子饲养一只小动物,或者种一棵植物,学习悉心照料它们;

4)制作一个孩子专属的成长相册,记录孩子从胎儿-出生-幼儿期-学龄前期-少年期的成长过程。

从孩子三岁内就可以开始和孩子一起探索关于生命的教育,带孩子去自然博物馆、科技馆、去了解人是怎么出生、长大、成年、老去、死亡的,平静地接受,才能更懂得生命的意义。

04 利用特殊节日-游戏式沟通

每年的10月31日-11月1日就是万圣节,源自古代的塞尔特民族,西方人叫“鬼节”。这个节日是他们祭奠亡灵的时刻,这一天,孩子们可以带着窟窿头面具,穿着妖魔鬼怪的服装,大家一起玩讨糖游戏、制作南瓜灯等等。当你看到那些节日道具可能会有毛骨悚然的感觉,其实,参与活动后才发现没有那么可怕。

儿童心理学发现:游戏对儿童心理障碍可以起到很好的治愈作用,也是帮助儿童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方法。游戏和其它的心理事件一样,受快乐的驱使。在国际上,游戏治疗不仅用于儿童,而且用于成人的心理治疗,不仅用于个体,而且用于团体的心理治疗

在欧美国家,死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电视和媒体对暴力行为的曝光,以及未成年人犯罪、自杀的现象日益增多等等。美国在小学低年级就开始了死亡教育。学生们模拟亲人离世的场景,参加告别仪式,出殡等,老师从自然与科学的角度,诠释了人类生老病死的规律,帮助孩子正面地认识死亡,珍惜生命,避免自绝行为的发生。

05 利用音乐艺术-连接式沟通

音乐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促进睡眠、缓解压力和疲劳,同时还可以提升情绪的敏感度,例如:

愉悦情绪的音乐:《小袋鼠》、《摘果子》、《嘉禾舞曲》、《杜鹃圆舞曲》等等。

舒缓压力的音乐:《森林里的鸟儿》、《班得瑞》,钢琴、古筝、长笛等背景音乐。

安抚情绪的音乐:《德国摇篮曲》、《妮娜娜娜》、《小白船》、《睡吧,小宝贝》等等。

音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也是人与人之间连接的重要元素。就像我们去看一场电影,如果没有音乐作为背景衬托,电影似乎就像缺少了生命力一般。不同的音乐,运用在不同的场合,就可以起到不一样的效果。

音乐可以有效地刺激大脑皮层,起到情绪调节的作用。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离需要音乐的熏陶。在心理学中,音乐具有疗愈作用,无论是医学界、企业界、商业界、教育家,心理学界都离不开它。

关于生命、关于死亡方面的教育是一堂重要的人生课程,参与教育和被教育的,除了教师和孩子外,最关键的人物是父母了。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作为父母,我们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教会他们,懂得珍惜生命,珍惜身边每一个和亲人在一起的时光。

我是@灵动育儿,一位十八年痴迷于0-18岁孩子、家长和教师培训的家庭教育工作者,正在用正面管教的方式养育一个15岁青春期男孩。我愿意倾听你的故事,为你答疑解惑,欢迎你关注我@灵动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