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小孩说他不想死,我应该怎么回答?”给孩子的死亡教育要这样做

2022-02-16 09:01:53孕产
“怎样教育孩子正确理解死亡”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因为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让孩子正确面对和理解死亡,在国内教育里还是一个空白点。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总会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和困惑。但在我看来,与其避讳不谈,为什么不正正经经、大大方方的谈。

“怎样教育孩子正确理解死亡”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

因为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让孩子正确面对和理解死亡,在国内教育里还是一个空白点。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总会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和困惑。但在我看来,与其避讳不谈,为什么不正正经经、大大方方的谈。也许孩子不能真正了解死亡,但起码可以感受到生命的重量。

孩子会从其他方面了解到关于人老了会死亡的信息,但是这个时候的孩子还不具备很好的思维能力,他们并不能理解长大和死亡之间的关系,只知道死亡是一种迟早会来到的恐惧,这样反而给他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

很多家长想跟孩子好好解释一下生老病死,但就是受困于没有适当的办法。下面举几个实例,希望可以给你在和孩子讨论死亡的时候做参考,看看如何避开不好回答的隐患:

01

孩子问:"死是什么感觉?"

我们一般会回答:"死就像睡着了一样啊。"

这样回答,孩子容易把死亡与睡觉联系起来,有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害怕入睡。

好的回答应该是:"人死了以后就感觉不到任何东西了,他们不再呼吸、说话、思考,他们不再活着了。"

02

孩子问:"妈妈,我会很快死去吗?"

我们一般会回答:"别担心,小朋友是不会死的。"

虽然这个回答短时间内解决了问题,但是却并不是真的,而孩子很快会知道真相,这时候你就背叛了他的信任了。

好的回答应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出生和死亡,但是直到你很老或者发生严重意外的时候才会死。"

03

孩子问:"奶奶是怎么死的?"

我们一般会回答:"奶奶生病了,然后去医院治病,最后死了。"

虽然解释了事情的真实情况,但下次别人或者孩子自己生病去医院的时候,就会误认为自己也要死了。

好的回答应该是:"奶奶病的很严重,没有药可以治得好"、"奶奶身体不再工作了,也治不好了,再也呼吸不了也再吃不下东西。"

04

孩子问:"你和爸爸都会死吗?"

我们一般会回答:"别担心,爸爸妈妈永远会陪着你"

这个回答跟问题2一样,虽然短时间内解决了问题,但是却并不是真的,当孩子知道真相后,就不再信任你了。

好的回答应该是:"人们只有在很老的时候才会死去,爸爸妈妈会活很久很久”。

05

孩子问:"奶奶什么时候回来?"

我们一般会回答:"她走了,我们再也见不到她了。"

这样的回答阻止了孩子知道死亡的事实,也改变了孩子对于奶奶的感觉,他心爱的奶奶怎么能突然走掉抛弃他呢?

好的回答应该是:"奶奶再也不能够回来看我们了,因为她过世了,我们会非常想念她,但是当我们想她的时候她还活在我们的记忆里面。"

孩子问:什么是死亡?

当孩子问“什么是死亡”时,最好的方法是反问孩子“什么是活着?”,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可以尝试举例的方式来回答,比如:

我活着,我能看见... ...;

我活着,我能呼吸... ...;

我活着,我能跳舞... ... ;

... ...

用这样的句式来引出,给孩子重复句子的机会,当他们说完所有的“我活着,我能”以后,我们就可以说“那么当这一切都没有的时候,那就是死亡了。”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关于死亡教育的绘本来跟孩子谈论这个话题,推荐一些可以跟孩子共读的绘本,大家可以参考参考:

1.《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这是一本关于生命意义的绘本,这是一只死了一百万次又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它的主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到最后,它都不知道是为谁而活了,等到它成为了一只不属于谁的野猫,还遇上了心爱的白猫,一切都变了......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去跟孩子去解释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爱,还有什么是生命的意义,对于孩子来说或许只能是一知半解,但说不定他们会有出乎意料的反应呢。

2.《爷爷变成了幽灵》

去世的爷爷舍不得离开心爱的小艾斯本(小主人公),他成为了幽灵,不断飘荡。据说人如果在世上还有事情没有完成,就会变成幽灵。小艾斯本想爷爷可能是忘记了什么,于是帮爷爷找,一面找,爷爷一面回忆起他的一生……

在回忆最后,小艾斯本和爷爷好好的道了别,许下了约定,也慢慢接受了爷爷去世的事实。

这本书通过爷爷变成幽灵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能让孩子更加淡定的去面对死亡这件事,当孩子对离别的人总是难以忘怀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这本绘本跟他们说,或许爱我们的人都离去了,但是关于他们的回忆都还在,不忘记将会是最好的怀念。

3.《一片叶子落下来》

这本绘本讲的是生命轮回的故事,从温暖的春天到活力满满的夏天,再到萧瑟的秋天,一片叶子会怎么去迎接冷冽(代表死亡)的冬天呢?

"它知道曾经是生命的一部分"——书里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书里的情景能让孩子更好的代入,让孩子去了解关于生命轮回的故事,能更好的去接受和理解死亡。建议大家可以通过亲子阅读来向孩子更好的进行传递这些内容哦。

记得之前和社群的朋友们曾经有一个讨论:家里的长辈去世了,如何安抚孩子?

有个妈妈的分享我至今印象深刻,很值得分享出来:

她用了一个蜡笔和绘画做比喻,让孩子自然地接受了太婆去世的这个实情。

孩子:太婆去哪里了?

妈妈:太婆去世了,去跟太公一起了。

孩子:去世了会怎么样?

妈妈:你喜欢画画,也用过蜡笔,妈妈问你,蜡笔用久了会怎样?

孩子:变短了。

妈妈:再接着用,会怎样?

孩子:没有了,画不出来了。

妈妈:那你用画笔画的画呢?

孩子:还在家里。

妈妈:那你每次看到这些用蜡笔画的画,开心吗?

孩子:开心啊。

妈妈:对哦,蜡笔完成了使命,就留下了一幅画,一段美好的记忆。人呢就像蜡笔一样,变老之后会离开这个世界,离开亲人,但只要我们好好记住他们,他们就不会消失,就会有记忆留下来。明白吗?

这个妈妈的故事,不正是《寻梦环游记》的观点吗?生命的终结不是死亡,而是被爱的人遗忘。妈妈的分享让群里的小伙伴们都很感动,对孩子的问题没有马虎应付,也没有歪曲事实,而是用孩子听得懂的形象比喻,帮孩子疏导对死亡的不解和恐惧。

生命教育绝不是只回答一两个问题的事情,而是在孩子很长的一段成长时光,我们给予孩子的世界观雏形和精神滋养。我们可以带着孩子直面现实,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去向一个美好的、正向的、充满能量的世界。共勉啊~

【END】

作者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 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