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也有选择恐惧症?3种方法帮助孩子克服做事犹豫、没主见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2022-03-05 17:28:42孕产
孩子做事没主张、犹豫不决危害大,3个方法让孩子快速改变 同事小莫说,前几天她在商场里看上了一件羊绒大衣,无论是款式还是做工都非常符合她的预期,并且在商场里试了很久,最后还是没买,这件事过去了好几天了,对那件大衣依然念念不忘。我们都很好奇,问她,这么喜欢为什么不买下来?

孩子做事没主张、犹豫不决危害大,3个方法让孩子快速改变

同事小莫说,前几天她在商场里看上了一件羊绒大衣,无论是款式还是做工都非常符合她的预期,并且在商场里试了很久,最后还是没买,这件事过去了好几天了,对那件大衣依然念念不忘。

我们都很好奇,问她,这么喜欢为什么不买下来?难道是因为价格太贵了吗?小莫不好意思的摇摇头,那件大衣的价格也能够接受。但是颜色太多了,她试穿哪种颜色都觉得好看,犹豫了很久实在选择不出来,最后只能遗憾的离开。

孩子也有选择恐惧症?3种方法帮助孩子克服做事犹豫、没主见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当面临多种选择时,犹犹豫豫,迟迟做不出最后的抉择,有时甚至害怕因为选择带来不良的后果,干脆放弃选择,不做任何决定,在心理学上将这种行为称为:选择恐惧症。

选择恐惧症也叫做选择困难症, 百度词条是这样的解释的: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选择恐惧,显而易见是不自信和逃避责任的心理,缺乏自立意识,害怕失败。患上这种病的人面对选择时会异常艰难,无法正常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在几个选择中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很恐慌,惊慌失措,甚至汗流浃背,最后还是无法选择,导致对于选择产生某程度上的恐惧。

关于“选择恐惧”,国内一项调查显示,83%的人有过这种现象,半数人身边有害怕选择的人。

成年人的世界里压力过大,通常会出现一些行为上的应激障碍,选择恐惧就是其中很常见的一种,大到买房、买车纠结价格、颜色、性能,地段、面积大小、会不会升值保值等等小到买衣服,同样的款式不同的颜色都要纠结好久。

多年前曾有一部电影叫做《天生购物狂》,由刘青云饰演的心理医生,就是一位选择恐惧症患者,身为医生的他,能坦然面对各种病患并做出正确的诊断,但对午餐菜单上的ABC数款,来回比较,纠结吃这个会不会得病吃那个够不够营养,甚至急得浑身出汗仍无法决断,电影的情节虽然略微夸张,却是将选择困难症的典型症状鲜活的表现了出来。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选择困难症状的人群越来越低龄化,很多孩子也出现了选择困难的征兆,

前些天带孩子去超市买东西,路过玩具区,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催促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你倒是挑好了没啊!就那两个玩具你都选了快半个钟头了,怎么还没选好!”站在货架前的小男孩,左手拿着一个玩具小火车,右手拿着一个小飞机,一脸窘迫,小声说,“我不知道要哪个好!”“买那个小飞机就行啦!”妈妈看了看手腕上的表,更加的不耐烦起来。小男孩将手中的小火车恋恋不舍的放下,抱着小飞机一步三回头的走了。远远的还能听到那位妈妈的叨唠,“你这个孩子是不是有选择恐惧症啊?挑个玩具还这么犹犹豫豫的。。。。。。”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拿不定主义,是因为选项过多,货柜的玩具品种繁多,孩子看到哪样都喜欢,而又不能每一个都带回家,所以想要选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来,自然会很纠结。这完全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与孩子的专注力分散有关。

但是,有些孩子却是什么事情都表现出拿不定主意,不果断、犹犹豫豫的选择困难症状,那又是为什么呢?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一个人做事不果断、犹豫的性格形成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影响密不可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父母或孩子的养护者中有做事犹豫、选择困难患者,孩子依样学样

场景:珊珊妈带着珊珊去商场买鞋,为了挑到一双价格合理、质量又好的鞋子,珊珊妈东挑西选,整整挑了一个下午也没有拿定主意,不是这双样子不好看,就是那双价格太贵了,直到商场要关门了珊珊妈也没买到心仪的鞋子。过了一阵子,珊珊爸带着珊珊去超市买东西,爸爸让珊珊自己零食,珊珊却犯了难,拿起这个又放下,拿起那个又想要刚才那个,磨磨蹭蹭、犹犹豫豫的挑了好久。气得珊珊爸回家跟珊珊妈说,“孩子的这些坏毛病,都是因为你做出的坏榜样!”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分析:李岫云曾说过,父母是孩子们启蒙教师,孩子是母亲的一面镜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认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认为父母的一切做法都是正确的,并乐于去模仿,父母对待事物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不自觉得流露出的某些焦虑也会使孩子感受到,并深受其影响。

珊珊妈的拿不定主意不只表现在买东西买鞋子,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这样的一种状态,那么珊珊耳渲目染也会依样学样,变成遇事没主张,选择困难患者。

2、 父母对于孩子过于关注,总是帮助孩子做决定,使孩子形成了依赖心理

场景:小雷妈妈带着小雷去饭店点餐,小雷还没想好要吃什么,妈妈就已经帮他点了起来,一边点还一边对小雷说,“你最近老说嗓子疼,不能吃太辣的,而且肉吃太多了也不太好,吃点素的吧,清淡点容易消化些。。。。。。”小雷看着图片上鱼香肉丝的图片咽了咽口水。无奈的点了点头。

分析:有些家长出于对于孩子的关爱而过于保护孩子,一味的包办、代办、或者过多的干涉孩子的事情,帮孩子做决定,久而久之使孩子失去了,独立处理事情的经验与能力,遇事就会想着让父母代劳或者依赖别人,如果没有他人帮助就会不知所措,拿不定主意。

3、 父母过于强势经常否定孩子,孩子自信心不足

场景:明明和妈妈在书店挑书,明明拿了一本《自然百科大全》,妈妈看了撇了撇嘴,“挑的都是什么书啊!这些书看多了对学习有用吗?一天天的也不想着看点对功课有用的,净想着看用不着的。不许买!“明明失望的摸了摸书,恋恋不舍的将书放了回去。

分析: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希望过高,总是不满意孩子的表现,一味的批评孩子、打击孩子。孩子在父母面前很能获得认同感,久而久之就会缺乏自信心,害怕做错事,说错话,遇到需要自己做选择时就会畏手畏脚,前怕狼后怕虎,犹豫不定。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一个人每天要做差不多70个选择,这些选择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中午吃米饭还是面条,大到毕业后是考研还是找工作。。。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选择困难、做事犹豫不决没主意,将会使我们在面临这些选项时异常痛苦,每做一个选项都犹如一场战争,心里跟自己的各种念头斗争良久,即使最后好不容易做出了选择,到头来又后悔,下次选择时更纠结,直至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之中。

甚至产生自我否定的态度,使自我认同感降低,出现自卑的心理。

所以,当孩子出现做事犹豫不决、遇事没主张的选择困难症兆时,父母一定给予孩子及时的引导,使孩子摆脱选择困难的困扰,那么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如何做呢?

1、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要理性

父母对待孩子的养育态度要理性,即不要过于溺爱也不要过于严厉。要给予孩子公正的评价,批评或表扬孩子时,要针对某件事给出具体的意见而不是夸大其词,或者故意贬低孩子。让孩子在父母身上获取关于自己的清晰客观的认知,有利于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形成正确的评估。

给予孩子自己做主的权利,对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像洗脸、穿衣、刷牙、洗脸、吃饭等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做,孩子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可以做好哪些事情,而哪方面的事情自己还做不好,对自己的能力也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么孩子在面临一些选择时就会知道自己可以选择的是哪些。

举个例子:孩子在玩搭积木的游戏时,妈妈没有给予孩子任何的帮助,让孩子自己摸索能将积木搭的多高,孩子在不断的尝试中发觉,使用某些形状的积木时他搭的城堡会更稳固,而有些形状的积木则不能保持平衡等等,那么当下一次玩积木时,孩子就会有选择去挑选一些特定形状的积木块来加构他的城堡了。

只有自己亲自尝试过才会明白自己可以做什么,自己的能力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对自己有清晰明了的认知,那么选择起来才会更有的放矢。

2、 创造机会鼓励孩子做决定

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自主的决定权,让孩子有自我决策和自我选择的机会,不要过多的干涉孩子,给孩子思考、权衡的时间,耐心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对孩子的选择多持肯定的态度,即使孩子的选择不对,也不要批评孩子、嘲笑孩子而要帮孩子分析,选择错误的原因,并且安慰孩子,告诉孩子,“其实很多大人也会选错,这都是正常的。”父母的安慰会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当下一次孩子面临选择时才不会害怕。

举个例子:妈妈带孩子去商店买东西,告诉孩子今天要帮宝宝选一件漂亮的小裙子,希望宝宝自己挑。孩子同意了,经过一番比较之后,孩子选了一件白底绿波点的小裙子,并且试穿了一下让妈妈看,妈妈说,“真好看!大宝挑的裙子真漂亮啊!”孩子高兴的转圈圈,告诉妈妈,“下次还是我来选啊!”

父母对孩子的选择的肯定,使孩子更有自信心去做下一个选择。

3、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

行为认知治疗专家建议,当深受选择障碍所苦时,可以将 A 选项和 B 选项各自的优缺点条列式写下来,会有利于做出抉择。

当孩子面临选择犹豫不决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分析选项的利弊,给予孩子建议而不是指导,让孩子自行评估之后做出选择。

举个例子: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孩子看到好些书非常兴奋,拿了一本又一本,妈妈建议孩子说,“绘本的图画多一些,汉字少一些,你还不识字,看图画多的书会不会更容易理解?如果拿那些汉字多,图画少的,宝宝可能就看不明白了。”孩子想了想将绘本留下来,将故事书送了回去。

孩子越小认知能力越低,有些事情不能给出综合正确的判断,父母将各种选项中对孩子有益和无益的方面帮孩子列出来,孩子才会更明白哪种选择更适合自己。

人生中选择无处不在,让孩子乐于自己去选择、不害怕面对选择,并且给够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将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