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多种多样!父母该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科学健康的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包括教师直接指向教育内容的教学方法、孩子学习方法指导及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原则的反映和具体体现,正确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教育孩子是家长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教育的质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要选择科学健康的教育方式,父母要把好关。
下面河南教育培训平台邢刚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教育方法观:
注入式教育方法观注入式教育方法观在中西方的封建社会及西方资本主义的早期,非常流行。在这种教育方法观的指导下,老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任意向孩子灌注知识,无视学习主体——孩子的能动作用,把学生视为被动的装知识的容器。老师在教育中仅仅起到现成信息的载体和传递的作用,孩子则起信息接受和储存的作用,压抑了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阻止孩子独立思考,阻碍了学生主体性和个性的张扬。在教育关系上,片面夸大老师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把孩子看作是教育的客体,否认孩子的主体地位。强调老师的权威和领导决定作用。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上,把教育的目的仅放在掌握知识层面。教育方法上,片面强调老师外在的注入、灌输,让孩子死记硬背,不注重教师的启发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等。
启发式教育方法观启发式教育方法观出现在奴隶社会,在中国集中体现在孔子的教育方法中,在西方以苏格拉底为主要代表。在中国,启发一词源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来朱熹将孔子的“愤悱”原理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即学生想弄明白某个道理或有些兴趣,但是却弄不明白;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是指学生想说,但却说不出来、说不清的情况。孔子主张,在这种情况下,要帮助学生弄清他要弄清的道理,理清其思路,使之能表达清楚。孔子启发式的条件是“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如果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则要另外选择其他的途径。因此,有人说他主张“叩则鸣,不叩则不鸣”,即学生问才作答,不问则不作答。这就是传统的启发式教育方法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也称产婆术,是西方最早运用启发式教育方法的代表。他主张教师不要把知识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应启发学生去思考,帮助学生自己发现和获取知识。
启发式教育方法观的主要特征是:
(1)主动性与创造性相结合。启发式强调在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促使孩子对知识的掌握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实现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结合。
(2)外因与内因相结合。启发式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内外因互相作用关系原理。在教育过程中,孩子既是对象又是主体。老师的指导和教育影响是孩子学习的外因。而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及其原有的认识水平等是孩子学习的内因。老师的教这一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学这一内因的积极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启发式教育方法恰好是促进外因与内因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
(3)心理与认知协调发展。知识的获得是一个积极的内化过程,知识的内化包括同化与整合。学习是孩子头脑中认知结构的不断改造,处于某一发展阶段的孩子所具有的认知结构总是他过去活动的结果。在开始新的学习时,总是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传入的新信息,有些信息能同化,有些则不能,于是便在企图同化和能够同化的两种信息之间造成了矛盾,产生了认知结构内部的不平衡——认知冲突,这便成了孩子心理发展的动因。孩子学习就是要不断解决认知冲突。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平衡。启发式教育方法正是要求老师从孩子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不断打破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不断激发孩子的认知需求,以促进其认知结构不断向前发展.
启发式教育方法观的主要方式有:
(1)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家长要鼓励孩子发问,并认真回答他们的问题。一旦他们的好奇心受到你的重视和鼓励,就会更大胆更高兴地去探索并提出问题。当孩子说出某个与众不同的想法时,父母要及时给予赞许:“这想法真不错,连父母也想不出来!”切记不要嘲笑孩子,否则,他们以后不会再开口发问了。
(2)鼓励孩子大胆思考
孩子开始思考问题时是大胆的、无拘无束的,当然也会出现错误,许多家长都习惯于纠正孩子的错误;这是应该的,但也要注意,如果纠正过多,管教过严,就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鼓励孩子大胆思考,如果是新奇的,即使错了也要鼓励。
(3)加强对孩子求异思维
很多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这种训练原则能够启动孩子的思维,帮助孩子锻炼思维能力。孩子在自由玩耍时,可给他折纸、积木、拼图等需要动脑筋且能够自由装卸拆合的玩具,以启动孩子的思维。
新行为主义教育方法观这种方法观源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是本世纪60年代后兴起的一种教育理论,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斯金纳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改变孩子个体的行为以达到改变社会中所有的人的行为。他相信科学,主张严格的科学应用于人的行为研究,由此被称为行为主义者。他的观点与以往的行为主义者不同,以前的行为主义者把人的行为的产生和形成完全归功于外界事物对行为主体的刺激,即当一个刺激出现时,行为主体将表现出一定的反应,即刺激——反应。而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的绝大多数,特别是人的学习行为,与刺激——反应的模式不同,而是由于人的活动(或者叫操作行为)与他周围环境出现的强化之间的耦合而逐渐形成。
人本主义的教育方法观20世纪,代表人本主义倾向的理论有罗杰斯、马斯洛等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以及以利奥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无论是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还是存在主义的哲学家萨特、后现代主义的利奥塔,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对人的情感、需要方面的研究,他们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尊重人的个性和差异性。人本主义的教育方法观从尊重人的个性出发,强调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构,重视学生价值观及人格的形成,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他们的这种方法观又过于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存在一定的缺陷。
教育方法千千万,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