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叔说,孩子的攻击行为,可能只是想和对方交流! 和小猫对视它会对你发起攻击
四岁孩子课堂发言没有被叫很挫败,还动手打人怎么办?
猫叔您好,我家男宝,4周岁了,在学英语,特别喜欢课堂做游戏,每次都想第一个上去做,老师都没有叫到他,后来我告诉他老师喊举手时可以把手举高点,让老师看到,可是那次老师依然没有看到,叫了另外一个宝宝,他感到好挫败,还伸手打了下那个被叫到的宝宝。怎么办?
4猫叔说,岁左右的孩子智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好奇、好动、好模仿、好被人称赞,是这个年龄孩子最显著的心理特点。你所说的孩子课堂上动手打人现象,实际上揭示了孩子在心智上的两点不足:一个是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足,一个是孩子的抗挫折力不足。
我先说孩子的社交能力,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在与小朋友打交道时,语言表达会欠缺一些,虽然孩子也想跟小朋友交流,只是因为他语言表达不出来,没有办法去跟别人进行很好的交流,这种情况下呢,他可能会用一些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孩子的攻击行为。所以我们判断,孩子动手打小朋友,很可能不是家长认为的孩子就是想打人,而是孩子想和对方交流的一种行为,孩子也许是想提醒一下小朋友,也许是想表示自己对小朋友的一种友好等等,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作为家长不用过于着急,也不用因此就过于严厉地惩罚孩子,应理解孩子社交行为的不成熟,并引导孩子采取更合适的交流方式,比如可以鼓掌欢迎啊,可以竖大拇指支持啊等等。
再说说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假如孩子真的很看重课堂中做游戏,把没有让自己做游戏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说明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真的需要好好培养,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成败观和失败归因法,比如可以告诉孩子没有让你去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你游戏做得不好,也不是老师不喜欢你,而是老师想让其他小朋友都和你一样,也有机会展示展示;也可能是举手的小朋友太多太多,老师一下子还没有看到你等等。
本文由猫叔根据真实案例撰写,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转载请注明出处相关文章
-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频繁的攻击行为?聪明的家长这样应对......
- 生气就打自己?孩子的“攻击行为”,需要家长这样干预
- 儿童攻击行为与改变方法
- 儿童有攻击行为父母应该怎么办?
- 关于儿童心理因素与攻击行为,带给我的感受,及一些个人观点
- 孩子不和您交流怎么办?怎么才能让孩子和您说说心里话?
- 孩子不愿交流、没朋友,想摆脱“社交恐惧症”,家长尝试这个方法
- 孩子在幼儿园不交流没朋友,想摆脱“社交恐惧”,尝试这个方法
- 孩子见人不开口、不爱交流,想培养热情孩子,家长要学会4个步骤
- “他们又说我傻”,孩子遭到语言攻击,这样处理让孩子迅速成长
- 你家里还是“爸爸在说,孩子在听”的交流模式?你需要改变了
-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了,妈妈百思不得其解,老师说可能是衣服的原因
- 孩子不愿与人交流,可能得了自闭症,家长要及早巧用亲子游戏防御
- 孩子不愿意和自己交流,家长要知道,如何进行亲密的谈天很重要
- 孩子不能成为夫妻感情交流的阻碍
- 孩子之间“相互攻击”,探究其行为来源,并选择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 孩子妈妈一段话,遭到群里家长“攻击”,幼儿园老师:我太难了
- 孩子容易被激怒、冲动、攻击?你的教养方式正确吗?
- 孩子对你说:“妈妈我想养只狗”,你会怎么样?
- 孩子爱打人,不挨打不算吃亏?当心他形成攻击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