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妨当个“伪装者”,在孩子面前示弱,或许会让孩子更坚强 家长适当的在孩子面前示弱
文|话梅的妈妈(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教育未成年孩子的时家长必须要讲究方法,有时可以采取套路让孩子屈服,很多家长教育不好孩子就是没有摆正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角色,完全把自己当做“家长”来看,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太过强势,孩子很有可能会变得懦弱、胆小。如果家长能够用与孩子年龄需求相符的方式和孩子讲道理,在孩子面前示弱,那么孩子或许可以更好的接受家长的想法,孩子的性格也会更加独立、坚强。
小芬的儿子诺诺4岁,和同龄人相比,诺诺乖巧许多,小芬的闺蜜小楠很好奇,不知道小芬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这天小楠带着孩子小磊到小芬家做客,这才知道小芬育儿的秘密。诺诺和小磊因为抢玩具吵了起来,小芬让诺诺把玩具让给小磊,因为小磊是客人,诺诺听到以后,大喊大叫说,“我不喜欢妈妈了!妈妈最讨厌了!”
小芬听到这句话不急不躁,反而给孩子爸爸打了电话,撒娇告状,她说:“诺诺又在家发脾气了,他这样晚上就不给他买好吃的了,我也不和他好了。”诺诺也接过电话,和爸爸告状,挂电话以后,诺诺和小芬说:“妈妈我刚才跟你发脾气不对,但是你跟爸爸告状也不对,我们就算扯平了。”小芬还和诺诺拉勾。小楠觉得,小芬比诺诺更像个孩子。
在孩子面前,大人也应该变成“孩子”,用孩子的方式思考,用孩子的方式和孩子交流,这样孩子才能信任家长,当家长示弱以后,孩子反而会变得更懂事、更坚强,所以家长不妨当个“伪装者”,在孩子面前收起自己的成熟与威严,变成另一个孩子。
▲了解孩子的处事原则。
家长要了解孩子处事原则,比如孩子在受委屈的时候喜欢告状,会寻求其他人的帮助,所以如果孩子用错误的方式和家长沟通,家长也可以向家里人“告状”,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心虚、害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模仿孩子的举动。
如果孩子做了伤害其他人的举动,家长可以模仿孩子的举动,比如大喊大叫、打人等,家长做出举动以后,孩子就会对照自己的行为,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当孩子学会反思以后,他们就会主动改掉自己身上的坏习惯。
▲用简单的方式沟通。
家长和孩子沟通时,选择的方式越简单越好,不要总想着给孩子讲道理,孩子是听不懂复杂的人生哲理的,家长应该直白的告诉孩子有些事为什么不能做,让孩子知道问题的后果,这样孩子才会少犯错。
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不一定要把自己变得很强势,强势的家长会压制孩子的个性,而敢于示弱的家长才能培养出独立性强、明事理的孩子。
您在孩子面前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您会在孩子面前示弱吗?
------------------------------
关注、转发、分享【话梅的妈妈】文章,话梅擅长婴幼儿成长知识、儿童教育注意事项、幼儿成长过程中棘手问题等所有的育儿问题都会在这里为您解答,给您最专业的建议!
相关文章
- 孩子面前父母永远是坚强的,聪明父母要懂得示弱,孩子更有责任感
- 想让孩子更听话?这样反而会害了孩子!或许家长应该知道这几点
- 好的父母都是“伪装者”!嗯哼又暖又乖,霍思燕养娃果然有一套
- 孩子上学,家长却暴露焦虑情绪,过分关注或许反而惹老师讨厌
- 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或许是我们误解了孩子,家长需要了解一下
- 孩子从家长身上学到什么?在孩子面前永远是引路人!
- 孩子会玩才能更会学!家长陪孩子做游戏也有大学问
- 孩子总是习惯性“甩锅”?培养孩子责任感,家长要适当“示弱”
- 孩子捣蛋不听话,或许是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家长要注意
- 孩子爱说脏话,家长越制止孩子越来劲?或许你应该这样做
- 家长教育孩子有障碍,不听话?尝试“五指大法”或许能帮您解决
- 为什么孩子会走路反而更想“要抱抱”?这些原因,多数家长不知道
- 你在孩子面前说过多少次"我才是家长!"
- 你在孩子面前说过多少次"我才是家长!"
- 你在孩子面前说过多少次"我才是家长!"
- 做“权威”父母,家长要注意,孩子才会更听话
- 坚持≠好结果,教孩子学会智慧放弃,或许更容易接近成功
- 如何在孩子面前真正树立家长权威?善用热炉法则,让孩子心服口服
- 如何更好地安慰孩子情绪?“共情”是关键,家长要学会这三步
- 宝宝晚上入睡难?家长试试这四招,或许刚好适合你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