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权威”父母,家长要注意,孩子才会更听话 家长这样做孩子更听话
文|精英爸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曾国藩曾经说过:“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可见父母的威严对孩子的教育很关键。一个有威严的父母站在旁边就能起到威慑孩子的作用,会让孩子明白做事要有分寸。
邻居是一个老师,做事总是一板一眼按原则进行,别人都说他太过于死板,可是他总严肃的回答:“这是我的原则。”小区的净水器漏水,家家户户都忙着拿水桶去接水,都怕接不满自家的水桶,可只有他赶紧打电话找物业维修。
面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丝不苟,孩子犯错误就会按照之前双方商量好的规则惩罚,从来都不通融。在孩子面前他是个有威严的父亲,在单位里他是个有威严的老师。
很多家长把威严挂在嘴边,可是自己平常的行为并不像是个有威严的人。
有威严的家长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震慑力,让孩子的行为准则受到约束。没威严的家长会让孩子缺少敬畏心,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 孩子缺少“敬畏心”,容易发生什么事?
现在隔几天就能看到“儿子打骂亲生母亲”“ 谋杀生母”等等的层出不穷的新闻,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还是父母的教育问题呢?从这一个一个的案例中,大家都觉得是因为孩子内心缺少对父母的敬畏心。
有次过节去亲戚家串门的时候,他家孩子的举动让我大吃一惊。饭桌上亲戚给他家孩子夹菜,菜刚放到碗里,孩子就直接把筷子扔了而且说:“你有病啊?我不吃青菜还给我夹。”孩子哭闹着越说越激动,甚至把自己的碗扣到了地上。
而亲戚见怪不怪的说:“没事儿,你们吃,小孩不懂事以前就这样。”我开始疑惑:是什么样的家教,能教育出这样不听话的孩子?那顿饭大家吃的都很不舒服,虽然表面上不说,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这是一个教育很失败的孩子。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打骂亲生母亲、不把长辈放在眼里等等的行为,都是因为他对父母没有敬畏心。
这样的孩子小时候就会出现不服管教、顶嘴等等过于叛逆的行为。长大之后会不遵守社会上的规则、甚至因为不守法律约束走入歧途。这类孩子小时候都是家里的宝贝,不论他们做什么错事父母都不会管教。可以说父母的溺爱让孩子走向了不归路,也没办法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
敬畏心能够约束孩子小时候的行为,让他们明白基本的做事准则。具有敬畏心的孩子一般会具备很多良好的习惯,家长需要了解到它给孩子好处。
■ 有敬畏心的孩子,同时也会有这些好习惯:
①做事有原则,不会做逾越界限的事
换一种说法,敬畏心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威信。有威信的家长说话更有力量,容易被孩子信服。家长教给孩子的行为准则它也会遵守,并且会把它作为自己做事的底线。
这类孩子往往很讲原则,不会因为外界的诱惑做出逾越界限的事情。他们懂得拒绝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能够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②孝敬父母,能够懂得知恩图报
养育孩子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心血,有敬畏心的孩子能够明白父母的辛苦,长大之后也会孝敬父母。在家会主动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愿意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父母。更懂感恩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成为一个人人夸赞的孝子。
③更好地适应社会,懂得遵守各种各样的行为准则
敬畏心能够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做事的原则,还能够让他间接的懂得去遵守学校的规则、社会的规则。当他懂得遵守这样的规则后,就明白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在社会生存。在生活中孩子更懂得自律,谦逊的去接受别人的意见。有敬畏心的孩子不一定都能成功,但是他们在人们心中绝对有着让人尊敬的地位。
敬畏心是通过父母对孩子树立权威感获得的,可有些父母就会曲解权威的真正意思。他们可能认为权威是霸权,而且觉得让孩子惧怕自己就是做到了权威。
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不会培养孩子的敬畏心,反而会让孩子疏远对你的感情。所以树立权威也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 做“权威”而不“霸权”的父母,应该怎么做?
①很多家长能够做到平时和他们像朋友一样打闹,与孩子平等相处。
但是又没办法,同时兼顾到家长的权威。这是因为大家没有掌握在各种情景下的自己身份的转换,家长需要时而是朋友,时而是权威的长辈。
②平等的与孩子沟通,和他们一起嬉戏玩耍
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从朋友这一步开始。现在家里一般都是一个孩子,所以父母需要和孩子成为玩伴。这时候可以和他们一起搭积木、做角色扮演,陪他玩各种他喜欢的游戏。
只要做到孩子开心、能够敞开心扉的与你交流,就是达到了根本目的。权威并不代表霸权,想要和孩子既亲密又有距离就需要和他成为朋友。
③孩子违反规则、犯错误的时候,大家需要尽到家长的责任
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一定要严肃起来,拿出家长教育孩子的态度。“不可以打妈妈,我们之前商量好的吃饭的时候不许看电视。”“你有意见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需要用充分的理由赢得我们的支持。”
和孩子讲清事情的规则以及打人是错误的行为,该严厉的时候一定不要嬉皮笑脸。你的态度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权威的存在,所以该批评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所宽容。
只要家长分清各个角色的转换,就可以让孩子对你既能保持权威感,又能够敞开心扉和你做朋友。两种模式转换的时候,家长也可以设置一些标志性语言。
“现在我是妈妈,睡觉时间到了,我们现在需要去睡觉。”这些明确的语言能够让孩子明白他此刻该做的事情,敬畏心在这个时候也会发挥出该有的作用。
今日互动话题:你在家是如何树立威严的呢?当孩子犯错你会用怎样的方式让他改正呢?可以在下方留言后面一起交流。
————————
听精英爸妈讲述育儿故事,分享育儿知识,和宝宝一起快乐成长。
育儿不易,希望我的点滴经验能帮助你们在育儿的路上不迷茫。
相关文章
- 家长希望孩子听话,这样做父母教育省事了,可孩子早晚会出问题
- 民主不是妥协!做有“权威感”的父母,孩子才能更听话
- 育儿常识早知道:孩子会越来越不听话,父母的权威感会越来越低
- 都说“权威型”父母的孩子发展更好,但为啥好多家长不学呢?
- 孩子被别人当面批评,家长该怎么办?高智商的父母会这样做
- 家长学会这三点孩子更听话!
- 家长心胸会影响孩子三观,父母遇事别冲动,应给孩子做好榜样
- 父母心结:做孩子的朋友会丢失父母权威吗?4个方向为你答疑解惑
- 父母都喜欢的乖孩子真的好吗?不乖孩子家长学会引导,更容易成功
- 15岁男孩动手打亲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家长该如何建立权威?
- 心理学家:学会做权威型父母,三步改造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微环境
- 想让孩子更听话?这样反而会害了孩子!或许家长应该知道这几点
- 美国并不禁止父母打孩子,权威机构公布研究结论,家长不必再纠结
- 做权威的家长还是与孩子做朋友?
- 孩子不听话时怎么办?家长采取这些方法,比吓唬孩子更有效
- 孩子不听话是自己的原因?父母首先反思,5种语气助孩子更好成长
- 孩子会玩才能更会学!家长陪孩子做游戏也有大学问
- 孩子偷玩手机!家长先别急着揍他一顿,聪明的父母这么做
- 孩子欺负人或受人欺负,做父母真头疼,不妨看看英国家长用的招数
- 家长越大声,孩子越不听话,“低声教育”出来的孩子涵养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