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家长身上学到什么?在孩子面前永远是引路人!
我一位朋友,做了十多年幼师,每年新生一来,她就能看出这些孩子的父母是些怎样的人。我问为什么,她说:“模仿的人不一样,表现就不一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谁都懂,所以家长才想着通过自己给予孩子最好的东西去学习,但,孩子除了直接学习我们给的那些东西,他们更擅长于模仿,模仿我们的言行举止,模仿我们的情绪脾气……更甚至,模仿一些你根本都察觉不到的东西。
在品行上成为值得让孩子模仿的父母
身边很多当了妈的朋友,为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网购了不少绘本。我的朋友小艾就是。那些绘本买了一箱又一箱,一本比一本有趣,可她儿子看了半天就腻了,不久,他盯上了他妈的手机。
是手机比较有趣吗?还是因为手机会发声发光?好像都不见得,小艾自己在带孩子时,总掏出手机来玩。孩子快一岁半了,每天看着她拿着那东西在捣鼓,自然也有了兴趣。再后来,孩子好像喜欢了所有人的手机,哪怕看到陌生人的手机也要去抢。
后来我想,如果小艾从自己儿子一出生手里就常拿着本书来读,孩子现在会不会喜欢上看书呢?事实上,这是有可能的。
不久前,李亚鹏做客《朗读者》时,讲述他和李嫣的故事。屏幕上,有一张他搂着女儿读书的照片很打动我。李亚鹏说李嫣三岁多就可以倒读《金刚经》。怎么做到?很难吗?一点都不难。因为李亚鹏每天在女儿睡觉前,就在她旁边拿出本《金刚经》,很认真地指着每个字读。每天晚上念两小节,坚持两年半,从未间断。
后来,渐渐长大的李嫣受李亚鹏影响,一见他读书,就取出故事书凑到跟前学李亚鹏看,看不明白就问,或干脆缠着李亚鹏讲故事,每讲完一个她都要问一堆为什么……李亚鹏说,他们父女俩常沉浸在读书的快乐里,其乐融融。
很多家长抱怨平日没少训斥孩子,可他们还是我行我素,不听话,令人伤透了脑筋。其实,孩子好的品行都是在熏陶中潜移默化形成,而不是粗暴的说教。美国教育家克莱尔曾说:如果你自己都不能成为优秀的,你就不要期望你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优秀”一词,在这里的第一要义是在品行上成为值得让孩子模仿的父母,第二才是在事业和生活其它方面的成就。
以前央视常放一个公益广告:一位妈妈端来洗脚水给婆婆洗脚,下个镜头,是一个小男孩端了一盆水,笑着朝妈妈走去……广告里,当妈的用实际行动告诉儿子如何孝顺长辈,孩子很快就从大人的行动学到这种品行。所以,我们用好的行为去引导孩子,就能更多在孩子身上收获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家庭文化传承的结果
很多年,我一直没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一个现象:家里要是谁没有按时回来,我就会坐立不安。后来别人给我指出来,我才认真回想了一下自己小时候,如果我爸下班回来晚了,我妈也会坐立不安,一直在门外走来走去……有次,我跟我妈聊起这事,谁知我妈笑着说:“你外婆也这样。”有时孩子不仅模仿大人生活上的一些习惯,就连思维方式、精神意识都在模仿。
前段时间,同学聚会,说起“购物”这事,有个同学说自己每次买件百来块的新衣服都会有罪恶感,那要是爸妈给的钱还说得过去,问题是这钱是她自己挣的……其实,这和她的父亲也有很大关系。
她爸以前开杂货店,一辈子把钱看得很紧。记忆中,她爸常为一些货物卖不到好价钱好几天吃不下饭。一个院子,像六一节什么,其他孩子都能穿上漂亮衣服,只有她没有,为什么?因为她爸说“爱打扮的孩子多数学业不精”,还说“人丑,怎么打扮都那样”,干嘛要花那钱……因为钱的问题,他爸常发脾气,有时还会把这种情绪波及到全家,吓得她大气不敢出。
但另一位同学就不同,她哪怕钱再少,也挺会享受生活的样子,这也得益于她妈。她妈一辈子把钱看得很淡。在她家为钱最忧心那几年,她妈也从未垂头丧气过,还是不时帮孩子买他们喜欢的水笔彩笔画画,变着法子裁很多好看的衣服穿。她妈让她懂得,有钱也好,没钱也罢,生活都能过得很有意思。
都说,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家庭文化传承的结果。像前一位同学,她爸的“省”,是种节约美德,可也是他一生的悲哀,不仅殃及他的身体,还影响孩子年幼的心灵。后一位同学,她妈的“富”,不仅使自己健康愉快,还引领着孩子积极向上的生活激情。
看看身边的父母,对孩子,一两次考不好,有人觉得“这家伙将来一定没出息”,有人却说“一切都会好起来”……前者是消极思维,后者是乐观信念,两者传达给孩子对生活的信念截然不同。在成长过程中,许多孩子不知不觉效仿了父母消极的思维方式。所以,父母动辄凡事往坏处想,其实也是在一点点“偷走”孩子积极的心态。
孩子犯错,那里其实有着你的影子
我们从小模仿自己的父母,等我们当了父母,其实,也被孩子模仿着。平日,孩子犯了错,如果你留意,会发现其实那里有着你自己的影子。
湖南卫视成长纪实节目《变形记》里,一位妈妈说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整天变着法子赚钱,不知什么时候变成的这个样子。这时,她儿子在另一个房间跟主持人说:“我妈是个特爱钱的人,在家跟别人打电话,谈的都是些怎么赚钱的事……”那位妈妈后来听到这话,顿时目瞪口呆。是啊,太意外了,这些问题的源头,居然都在自己身上。
很多育儿界大神都说家庭教育重要,可有些家长觉得学校教育才是对孩子的前途起决定作用。真的这样吗?一次朋友聚会,我们聊起从小到大受的教育,竟然发现,那些对自己性格起决定作用的,其实都来自父母。
我们几乎想不起来,哪个老师打击了自己,让自己变成了什么样子,但有个朋友记得,因为看了父母常常打架的行为,所以自己生气时在幼儿园也打其他小朋友,在家里会悄悄打玩具布偶,现在结婚了,每当跟妻子闹矛盾,也会拳脚相向;有个朋友说,从小就目睹父母相互生气的情形,慢慢在脑袋里就形成观念,表达情绪就该生气别人才重视。所以后来无论是要吃零食、还是买玩具,都是以生气的形式表达……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你是谁,你的孩子便是谁。”孩子生下来就是张白纸,孩童时的好奇心、学习力都是一生中最强的时期,父母的行为、习惯、思想、性格总会被孩子有意无意地模仿着,因为,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人生第一个影子。
所以,你还在为找不到更好的教育方法而烦恼吗?要知道,你的素养有多高,你的孩子未来就能飞多高。做好你自己,照顾好你自己的言行、行为、脾气、情绪和素养,你的孩子,渐渐就会变得像你一样优秀了。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今日头条“数理化归纳总结精析”,可能有你感兴趣的内容!
相关文章
- 孩子会用纯净的想法创造,家长当好引路人,呵护引导孩子的创造力
- 父亲是孩子的玩伴和引路人
- 爷爷骑自行车带孩子"兜风",引路人侧目,网友:这爷爷太不靠谱了
- 孩子“窝里横、外面怂”,问题可能出在家长身上,长大迟早会吃亏
- 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别将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 孩子在幼儿园会学到东西吗?许多家长都不清楚
- 孩子记忆不好,学习能力差?原因竟然出在家长身上
- 孩子越来越“内向”?问题出在家长身上,有孩子的应该看看
- 孩子身上有这些“优点”,长大后反而很吃亏,家长别沾沾自喜了
- 孩子身上这4个部位,个个都是生命线!家长再生气也不能打下手
- 孩子面前父母永远是坚强的,聪明父母要懂得示弱,孩子更有责任感
- 家长不妨当个“伪装者”,在孩子面前示弱,或许会让孩子更坚强
- 家长在孩子身上的付出会有回报吗?
- 家长多次发现孩子身上淤青 中午没有吃饭,睡觉哭喊:老师不要打 三岁孩子在幼儿园到底经历了什么?
- 家长最困惑的问题:孩子练了几个月羽毛球,感觉什么都没学到?
- 家长要在孩子身上完成的任务:把自尊镶嵌在孩子的生命里
- 家长这几种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永远长不大
- EB流感病毒:孩子身上的“潜伏者”,家长应“火眼金睛”预防感冒
- “我没有安全感!”这并不是孩子“无病呻吟”,问题出在家长身上
- 不学会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孩子,家长永远也无法停止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