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张歆艺说童年太“苦”:承诺不兑现的父母,对孩子伤害太大了 童年的自传体小说

2022-02-25 20:58:06孕产
妈咪读呀01“再闹!再闹就把你丢出去!”孩子在家大吵大闹,讲理无用,纠正无效,无奈之下只好说出这样的谎言威慑孩子。这样情况想来在许多家庭中都非常常见。“你不乖我就不要你了。”“你爸爸不需要不听话的孩子。”“隔壁的小宝特别听话,你再不听话我们就养隔壁家的小宝,不要你。

妈咪读呀

01

“再闹!再闹就把你丢出去!”孩子在家大吵大闹,讲理无用,纠正无效,无奈之下只好说出这样的谎言威慑孩子。这样情况想来在许多家庭中都非常常见。

“你不乖我就不要你了。”

张歆艺说童年太“苦”:承诺不兑现的父母,对孩子伤害太大了

“你爸爸不需要不听话的孩子。”

童年的自传体小说

“隔壁的小宝特别听话,你再不听话我们就养隔壁家的小宝,不要你。”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宝,怎么可能不要?撒谎威慑孩子也是出于无奈,因为孩子一被吓到,就立马乖乖听话。看上去这样的谎言“立竿见影”。

可是,这样的“谎言”威慑真的有用吗?

短期内,孩子被吓到,于是胆战心惊不再哭闹,可长期来看,这样的办法有用吗?

孩子会对你的“谎言”习惯化。当他发现自己一而再再而三被威胁,家长却没有实际反应,他很快会发现这样的谎言不会兑现的事实。于是此时你的“谎言”会失去威慑力,孩子只会有恃无恐。

童年的自传体小说

如果父母不能履行承诺,最好不要说出口,因为这些话会给孩子造成影响,结果难以估量。

前段时间,有一个火爆的综艺节目叫《做家务的男人》中,其中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当时,袁弘和妻子张歆艺聊天并问她:"如果可以回到过去的话,重新活一次的话,你会愿意吗?"

很多人其实都有再来一次的想法,没想到张歆艺一口回绝:“我不回,我小时候太苦了。"为什么呢?原来,张歆艺回忆说,小时候妈妈总是承诺说"只要你考试考了班里的前几名,我就奖励你给你买一双99块钱的小白鞋"。

可是,不管她如何发奋念书,哪怕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考进班里的前几名。等回家一报告妈妈,妈妈却始终没有兑现承诺。从那天起,张歆艺就发誓,自己有朝一日赚钱了、长大了,要给自己买很多很多的小白鞋,而现在的她也是很偏爱小白鞋,主要是为了弥补童年的遗憾。

可见,随口的承诺对孩子而言,却是一诺千金。

童年的自传体小说

02

你的“谎言”害了孩子

诚实是美好的品质,你的谎言让孩子学会了撒谎。

孩子行为的学习是一种社会学习,是从模仿身边的人开始。父母总是告诉孩子要诚实,可自己却不以身作则,孩子对此也会有所觉察,最终这种矛盾让孩子发现了,他们将难以接受父母告诉自己要诚实的教育。

Peipei等人的研究询问了379名新加坡成年人他们童年时是否有被父母欺骗,现在是否也同样向父母撒谎。结果发现,那些报告小时候被父母欺骗的儿童,长大后更多地向父母撒谎。

你的谎言使得孩子更糟。

除了撒谎,Peipei等人的研究还发现那些被谎言养大的孩子,未来更容易出现攻击、破坏规则和侵入性行为。在未来的社会融入中,他们会潜移默化受到从前的谎言的影响,与人接触时也会更多地采用威慑、胁迫等手段,并且没有耐心去解决困难,采用破坏规则的捷径。

03

该如何和孩子交流?

可孩子因为经验的不足,一些事情实在是难以向孩子解释。

童年的自传体小说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你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妈妈,我是天上的天使吗?”“你是天上最可爱的天使。”

“你刚才的表现太好啦,你是最棒的,宝贝!”

其实,也有很多能增长谎言能增长孩子的自信心,并不是所有的谎言会造成不良的影响。Peipei等人还补充调查了谎言的类型,发现那些为了显示父母权威的谎言(例如:你不乖乖听话,我就把你扔出去)影响更糟。因此,在与孩子交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有时候谎言的威慑是家长为了塑造自身的权威形象。可孩子不是你的下级,别尝试在孩子面前树立你的权威形象。简而言之,别把工作中的那一套照搬于家庭的教育当中。

第二, 也许有时候情况很复杂,难以向孩子解释,撒谎确实是一条“捷径”,但能替换的解决方式很多,比如向孩子坦白情况,提供选择,陈述身为父母的难处等等,孩子不是不懂,他们能做到的体谅比你设想的常常更多。

第三, 父母应该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简单的一言一语远比父母自己所设想的影响更大。因此,言出必行,为孩子以身作则。

第四, 区分好的“谎言”和坏的“谎言”。好的谎言是白色的谎言,是为了增长孩子的自信心;而坏的谎言是自私的谎言,别为了家长的自身利益轻易向孩子撒谎。

【参考文献】

Peipei Setoh, Siqi Zhao, Rachel Santos, Gail D. Heyman, Kang Lee. Parenting by lying in childhood is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developmental outcomes in adulthood.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2019; 104680 DOI: 10.1016/j.jecp.2019.104680

内容/八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