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放手’,不免担心孩子受到伤害,行走安全篇、校园安全篇
当孩子渐渐成长,不再时时刻刻需要父母在身旁,当准备要‘放手’的那一刻,心中不免担心孩子是否不小心受到伤害。然而,与其担心,不如让bobo培养自我保护能力,不只能减少孩子因环境而受伤,也能让孩子的身体免于侵害,父母更应该通过事前教育,建立起孩子的自我保护观念。
行走安全篇
Case1:乘坐电梯(手扶梯、厢型电梯)时
电梯导致小孩发生事故的新闻时有所闻,尤其是手扶梯造成的意外,总是让人看得触目惊心,在小孩年纪较小时,若没必要,就不要搭乘手扶梯,若要去商场、超市,也要谨记与孩子的顺序原则。搭乘往上的手扶梯时,应让小孩在前;搭乘往下的手扶梯时,就要让小孩在后,并在快抵达时,协助拉小孩一把。
智力快车智能机器人早教机语音高科技玩具儿童教育陪伴 ¥298 购买Point:厢型电梯也是父母与孩子常常使用的设施,在搭乘时,也建议父母要与孩子同进出,避免孩子先进入将电梯门关上。另外,若孩子乘坐推车,父母也要把握同进出的原则。
Case2:乘大众运输工具准备上下车时
带孩子出门玩,大众运输工具是个方便的选择,但在搭乘时,父母仍需要注意孩子的安危。在上车时,应让孩子先上;下车时,则是父母先下,原因在于外边车辆众多,较不安全,让父母先下到外边,能帮孩子观察周遭情况。若是孩子能力足够,能与父母一同上下车,就是更好的做法。
Case3:行走在斑马线、人行道时
孩子活泼好动的个性,走在马路上不免让人胆战心惊。建议家长,带着孩子走在人行道时,应是让孩子走内侧、大人走外侧,家长才能随时注意来车情况,应对临时状况的发生。
Case4:坐家中车辆准备下车时
全家人开着车子出游,莫过于是最开心的回忆。当到达目的地要下车时,爸妈要注意,别让孩子自行开启车门,而是让孩子留在车内,由爸妈开启并协助下车。
Point:当要让大一点的孩子自行下车时,从右侧下车,应该是左手开车门,这么做能让孩子看向后方,注意后方的来车。
校园安全篇
Case1:下课后,等不到家人接送
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放学时若孩子等不到爸妈来接送,应告知孩子不可随意离开幼儿园,也不可自行跑回家。正确的做法,让孩子留在幼儿园内,老师与家长联系。
Case2:老师对于孩子过度的管教
有新闻报导指出,有爸妈会在孩子身上找到莫名的瘀青、伤口,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在学校遭受到老师的过度管教,但孩子不敢说。建议爸妈要告诉孩子‘我们之间没有秘密’,不管是谁对孩子有不喜欢的行为,都必须跟爸妈说,爸妈才能及时处理,减少孩子再度受到伤害。
【倍亲】幼儿园感统训练器材 88轨道球 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 ¥22 购买Point:为了避免孩子遭受到老师的不公平对待,除了与孩子变成能够分享心事的好朋友之外,在聊天的过程中,也要让孩子了解,哪些行为是别人不能对自己做的、哪些行为又是已构成伤害。具体地让孩子了解,才能让孩子不在爸妈身旁时,也能将自己照顾好。
Case3:遭受到同学间的霸凌
除了老师,在玩闹的过程中,孩子也可能遭受到同学的霸凌,建议爸妈平常可多用新闻事件提醒孩子,告知孩子遇到哪些情况时,算是霸凌的行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教孩子判读,并借由新闻事件加强学习。
Point:建议爸妈平常要与孩子培养‘聊天’的习惯,每天可让孩子分享在幼儿园内所发生的任何事,爸妈才能从谈天中观察孩子行为,若是有异状,爸妈也能及时向幼儿园反应。
Case4:与同学间发生肢体冲突
曾经听到一个案例,孩子喜欢在幼儿园咬人,老师也无法解决,到了家中才发现,原来是因为孩子的爷爷奶奶,一见到面就喜欢咬孩子的脸颊,让孩子以为这是表现友好的方式。
智力快车 儿童智能学习陪伴机器人 ¥168 购买由于在幼儿园开始出现社会化的行为,爸妈除了注意在家中的行为之外,也要教导孩子‘轮流、等待、协商’等观念,让孩子能清楚与同学之间的相处界线,也能玩得尽兴。
相关文章
- 孩子做事屡屡失败,父母别担心,巧用“古特雷定理”效果显而易见
- 孩子天生悲观属于高敏感儿,影响身心发育,父母别担心可以这样做
- 孩子太胆小,遇到事就往父母身后躲?别担心,做到这几点可以纠正
- 孩子总是反锁门不让进?父母不必过于担心,亲子关系也需要边界感
- 孩子敏感又焦虑?有这3个特点父母别担心,宝宝可能是个天才
- 孩子行为怪异不理人,父母要学会倾听,别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伤害
- 孩子被“嘲笑”父母不要急于安慰,让孩子明白这些道理,远离伤害
- 孩子被“校园暴力”父母怎样去接“招”
- 孩子遭遇“校园欺凌”不敢说?聪明父母的小妙招让你秒变火眼金睛
- 孩子长大不想回家!父母以爱的名义伤害了孩子,80%的家长都在做
- 担心孩子早恋,父母要做好这几点?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 校园欺凌屡见不鲜,父母真想保护好孩子,要教会他们这3招
- 父母做到这四点,不用担心错过孩子敏感期
- 父母做的4件伤害孩子自尊的事情
- 父母再生气,别对孩子说这几句“狠话”,伤害可能无法补救
- 父母喜欢“人前教子”,可对孩子来说这不是教育,而是伤害
- 父母如果欺骗孩子,会深深伤害与孩子间的关系,信任感就会下降
- 父母对孩子保护过度,只会让孩子成为“弱者”,适当放手会变强
- 父母平时不注意说的这些话,原来对孩子伤害那么深
- 父母总是恶语伤害孩子,重视“赏识教育”,才能让孩子自信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