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快收起对孩子的“软暴力”,这种伤害太大,应该反思了
文/蜂蜜妈妈(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
“妈妈,我想吃一个巧克力可以吗?”“可以啊,但是等你满口蛀牙,疼在床上打滚,妈妈可不会管你哦~”“妈妈,我考试成绩出来了,对不起,没有考好”“哦,你说为什么你的脑袋那么笨?是妈妈爸爸没给你管教好吗?”“妈妈,我可以去同学家玩吗?”“想去就去吧,反正你现在长大了,腿长在你身上,想走我还能拦住?”这些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有的家长是非常容易发泄自己的情绪的,而有的家长就是用棉花一点点把孩子给捂住,很难呼吸。这就是软暴力。
家长的软暴力分为这3种
1. “阴阳怪气”型
这种家长从来不会像普通家长一样,遇到孩子的错误事情,就会发疯一般被气得大喊大叫,这种父母在外人看来就是温柔贤良的代表,因为你从来不会听见他对孩子发脾气,而这种是最可怕的,当孩子犯错时,他不会第一时间教育你,只会用一些话在讽刺你,点拨你来发泄自己的愤怒,让孩子根本没法反驳。
2. “假冷静”型
这种家长就是所谓的高冷代表,他真的不会发脾气,也不会大怒,面对任何事情尤其是孩子的事情,都是冷静的不能再冷静,当然这只是表面,如果你犯错误,他不会表露出来,但是你一定会知道你的家长已经知道了,甚至还会对你嘘寒问暖,直到孩子自己投降坦白,自己受不了折磨了。
3. “语言攻击”型
这种语言攻击性的家长也是我们最普遍的一种,她不会打骂你,她就靠他一张嘴,就能轻松把你的错误说到,你负罪感满满,要是就这样还好,主要是还有些非常难听的语言,直击孩子的心脏,让你感觉还不如打你一顿好受。
软暴力对孩子的影响
1. 孩子更加压抑
孩子上学以后本就是压力成灾,很多家长秉承着不给孩子添加负担为由,各种的给你添加压力,如果你们都能彼此发泄其实还好,因为大家有任何事情可以发泄出来,说明你这个人是正常的,但是这种软暴力,就是让你压在心里,日渐压抑。
2. 心理容易扭曲
孩子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尽管大人们觉得自己的一句话能有多大的杀伤力?但是在孩子眼里,这简直就相当于在判死刑一样,长期对孩子使用语言攻击或者是软暴力,只会让孩子心里变的阴暗,因为这种软暴力只是单方面发泄,你发泄好了,却给孩子的发泄口堵住了,心理很容易扭曲。
-----------------------
对此你们还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屏幕下方留言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带给您需要的有用的信息,也希望能够在育儿方面对您有所帮助,您的支持是我们的最大动力。有任何育儿困难和疑问都可以留言或评论给我们,大家一起探讨~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儿母婴知识、心理健康、成长发育都在这里。关注@蜂蜜妈妈,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
- “天使”变“恶魔”,幼年暴力,要反思的除了孩子还有家长的沉默
- 比暴力更可怕的是“情感虐待”,将伤害孩子一生,家长要重视
- 面对语言暴力,孩子只因和家长及时沟通,才没有让孩子受到伤害
- 孩子拖延太严重怎么办?首先家长要反思,拖延的后果要自己承担
- 家长反思:你发火不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什么,而是自己的心太累了
- 你以为只是批评了几句,却不知道有多伤害孩子,请父母停止软暴力
-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其实最该反思的是家长自己
- 孩子不爱运动?家长要反思这四个原因
- 孩子从家里偷偷拿钱怎么办?家长怎样处理才不伤害孩子的自尊
- 孩子出现“恋物”情节,家长该反思,如何正确帮助孩子度过恋物期
- 孩子发生意外伤害,家长第一时间怎么做?
- 孩子喜欢“咬指甲”怎么办?家长要注意方法,越暴力越改不掉
- 孩子喜欢咬打小朋友,暴力倾向明显,家长可用“双向安抚”来解决
- 孩子嗓子卡了东西怎么办?家长可别乱处理,小心让伤害变得更深
- 孩子有这样的“节俭”,家长先别急着乐,而是要反思一下自己
- 孩子沉迷《叶罗丽》无法自拔引家长反思,到底该给孩子看什么动画
- 孩子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家长不可鲁莽行事
- 孩子的自我认知,毁于你的“暴力教育”,别让你的爱变成一种伤害
- 孩子老嘟嘴,家长注意了:这不是可爱,有可能是严重的伤害
- 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家长应如何正确的引导?这几件事情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