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平时不注意说的这些话,原来对孩子伤害那么深
1
前两天送娃去幼儿园,碰巧前面也是一位领着孩子的妈妈,结果听她训了一路的娃。
一开始,她先是不停的催:“快点快点,都这么大了,怎么还这么磨蹭,你看看前面的小朋友多麻利。”
听到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她又很生气地训斥:“看看别人,人家估计已经到幼儿园了,哪像你这样。”
途中孩子跟不上妈妈的脚步,一不小心鞋踩掉了,妈妈更着急了:“真是笨死了,这么大了,连只鞋都穿不上。”
短短不到 10 分钟的路程,妈妈奚落了孩子一路。孩子一开始还嘟囔几句,后来一句话也不说了。
看着孩子垂头丧气地走进幼儿园,很难想象他这一天的心情。
这样的情境,在我们养娃的过程中,还真是常见:“看看××,比你强多了。”“这都教了多少遍了,怎么这么笨。”
严重一点还有这样的:“跟个废物一样,长大后有什么出息! ”
2
很多家长觉得:话糙理不糙嘛,我还不是为孩子好?
可是你知道吗?对孩子来说,你这些“糙话”造成的心理伤害,比挨一顿打更严重!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田田,她说自己因为尿床从小总被妈妈各种冷嘲热讽。
结果越在意,尿床就越严重。
六年级有次尿了床,妈妈就觉得她是故意的,连恐吓带威胁地说:“这么大的人还尿床,再不长记性,就扒了你衣服,打到你满街跑,让街坊邻居都知道,看你还好意思吗?”
田田被这番话吓坏了,很长时间都不愿意和人说话、沉默寡言,晚上也经常因为担心尿床不是做噩梦、就是不敢睡着,一直到成年后都没办法摆脱这种深刻的自卑。
田田知道妈妈很爱她、对她很好,可因为这件事,即便长大后她也没办法和妈妈亲近得起来。
长大后田田才知道,除了体罚,父母的语言羞辱也是一种虐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研究报告里就显示:中国 67.1% 的家长曾在情感上虐待孩子,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用语言羞辱。
3
是的,语言也是一种虐待,而且是影响更久、伤害更深的虐待。
年幼的孩子无法分清父母羞辱和苛责背后的善意,奚落、挖苦、苛责只会对孩子的羞耻心、自尊心造成伤害,让他因为自卑感打击到自信和安全感。
这样不但不能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反而可能让事情越变越糟。
就好像小时候尿床的田田,没能控制好自己她已经很难受了,妈妈威胁羞辱更放大了她的焦虑。
前段时间,田田看到黄磊记录女儿尿床的“趣事”微博的时候,觉得既心酸又感慨——
田田特别羡慕黄磊的女儿,有这样理解她的爸爸;更感慨如果当年自己的妈妈这样接纳自己、鼓励自己,也许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自己也会比现在更自信、更快乐。
4
田田的想法没有错,想真正改变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就要先给他好的感觉;孩子有了好的感觉,才能带来好的行为。
很多时候“不懂事、不听话、总是惹麻烦”的孩子不是情商不高,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大脑没有得到好的锻炼。
“情商之父”丹尼尔·西格尔曾经对大脑做过分析,发现羞辱这样的对话方式,只能刺激孩子的下层大脑,让他更加不理智、不配合。
能够和父母合作的孩子,往往都是能够发挥上层大脑、更好地控制身体和情绪的。
(图片来源:丹尼尔·西格尔《全脑教养法》)
怎样更好发挥上层大脑呢?
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帮孩子在下层大脑和上层大脑之间搭一座楼梯:
第一步,让孩子放松。紧张、愤怒这些情绪都是下层大脑的产品,这会让上层大脑无法发挥作用。这个时候可以让孩子做点能放松情绪的事情,比如转移注意、安慰、讲个小笑话。
第二步,动动身体,抚平情绪。不管是深呼吸,还是两只手臂向上举,吸一口气然后吐出,这都有助于抚平情绪。
第三步,把动气时刻变成动脑时刻。比如孩子不肯好好吃饭偏要吃糖,先别急着发火,试着引导他想一下怎么才能解决现在的矛盾。思考的过程,也是帮孩子大脑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当问题发生时,家长要少给评价、多问问题。
比如孩子去做客,看到一个东西就是要带回家,这个时候你可以把即将脱口而出的:“它不是你的,放回去,怎么这么不懂事呢?”替换成:“我知道你很喜欢,但是如果我们把它拿走了,它的主人找不到它,该怎么办呢?”
让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动脑想问题,而不是专注在想要不属于自己东西的情绪上,可以解决很多“危机时刻”。
只要父母先学会好好说话,想培养一个情绪稳定的孩子,其实真没有那么难。
相关文章
- 父母再生气,别对孩子说这几句“狠话”,伤害可能无法补救
- “再不听话,警察叔叔会来抓你”父母随口说的话,真的会伤害孩子
- 父母喜欢“人前教子”,可对孩子来说这不是教育,而是伤害
- 父母如果欺骗孩子,会深深伤害与孩子间的关系,信任感就会下降
- “我再也不关孩子了”,封闭式带娃让父母轻松,却深深伤害了娃?
- 家长对孩子的伤害有多深,当父母的都要好好看看!
- 张歆艺说童年太“苦”:承诺不兑现的父母,对孩子伤害太大了
- 孩子不听话?还不是因为父母不好好听孩子说话
- 孩子与父母,为何越来越无话可说?或许孩子只是需要一份理解
- 孩子平时用的文具用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父母需要注意
- 孩子成长的3个叛逆期,让孩子把话说完,是父母最好的修养
- 孩子没礼貌,大人说话他插嘴?父母要让他端正态度,学会倾听
- 孩子渴望父母对自己说的5句话,想想你们有说过吗?
- 孩子渴望父母说这5句话,字不多,但力量巨大!你说过了吗?
- 孩子行为怪异不理人,父母要学会倾听,别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伤害
- 孩子被“嘲笑”父母不要急于安慰,让孩子明白这些道理,远离伤害
- 孩子说的哪几句话,最让父母心疼?
- 孩子进入“竞争敏感期”,为让孩子听话,父母谨慎使用说反话
- 孩子长大不想回家!父母以爱的名义伤害了孩子,80%的家长都在做
- 父母‘放手’,不免担心孩子受到伤害,行走安全篇、校园安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