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拒绝与父母沟通的背后,都是心里有说不出的苦 子女拒绝与父母沟通的案例

2022-02-23 11:13:39孕产
01前两天,看了一个孩子街头找人签字的签字,感到好气又好笑。街头,一个穿着黄衣服的小女孩,拿着考砸了的成绩单。老师要家长签字,小女孩害怕回去被妈妈,于是上街找陌生人帮忙签字,视频中的路人有这样几种。

01

前两天,看了一个孩子街头找人签字的签字,感到好气又好笑。

街头,一个穿着黄衣服的小女孩,拿着考砸了的成绩单。

老师要家长签字,小女孩害怕回去被妈妈,于是上街找陌生人帮忙签字,视频中的路人有这样几种。

孩子拒绝与父母沟通的背后,都是心里有说不出的苦

阿姨教育到:“小妹妹,这样不太好吧,要诚实呀”,告诉女孩子别用一个错误弥补另外一个错误。

有奶奶鼓励到“小姑娘, 不怕,考砸一次不算什么,下次考试好了”,只要肯努力,一定会考好。

子女拒绝与父母沟通的案例

不忍心孩子回去被责骂:“来,叔叔帮你签”

在测试的路人中,大多数在宽慰了女孩一番后,选择了拒绝。

孩子遇到问题不是和家长沟通,而是选择一种不明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对孩子说这样的话:

你咋这么多话呢,还用得着你说吗?

你怎么考得这么差,上课是在玩嘛?

赶紧闭嘴,我不爱听你说话!

子女拒绝与父母沟通的案例

很多父母都不会与孩子进行正常沟通,特别是觉得孩子犯错的时候,更是不许孩子说话,因为他们觉得孩子的解释就是顶嘴和狡辩。

02

孩子拒绝沟通:是他的心声得不到父母的理解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新闻:青海一个15岁的少年因为不堪同学欺凌选择自杀。

他留下了三封遗书里,将被欺凌的情节详细地记录了下来,拿饭盒,打开水,倒洗脚水、洗头,甚至殴打。

子女拒绝与父母沟通的案例

很明显,少年非常恨欺凌他的几名同学,,不堪侮辱,选择在六一这个孩子们快乐的节日轻生。

字字句句,诉说着一个少年心理上遭受的委屈和侮辱。

母亲看到这一切,心如刀割,思前想后,回忆起孩子出事前的种种异常,而妈妈却一直不以为然。

在事发前,在学校寄宿的儿子回到家,向父母哭诉自己被霸凌的事儿。

结果却是被父母责骂了一番,之后把他送回学校。

再后来,得不父母理解和支持的男孩再次逃学,选择外出打工,被父母接回后,依然是责骂,让他以后不要再逃学了。

当与同学之间有了摩擦,父母不去教给他怎么去处理困扰,反而站在对立面,责骂他。

孩子一下子会变得没有依靠了,他会因为这世界上最亲近的人竟然不理解他,伤心绝望,甚至崩溃。

不理解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被重视,甚至在校园里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曾经有教育专家说过:

在孩子尚不具备选择能力时,多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内心的渴望,让他成长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教育学者尹建莉说过:“恨意与懦弱表现相反,成因相同,都是父母对孩子的各种不认可和限制所致。”

03

子女拒绝与父母沟通的案例

孩子拒绝沟通:是他的情绪不被接纳

子女拒绝与父母沟通的案例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让人心痛不已。

在上海卢浦大桥上,一辆车停在路中间,持续了长达数分钟。

突然,一个17岁的男孩从停在高架桥上的车里冲出来,跑向护栏,豪不犹豫地纵身一跃。

紧跟其后的妈妈,拼尽全力却只抓住了儿子的一只白色球鞋。

生与死的距离,只不过5秒间。

母亲崩溃地跪在马路边,捶打着地面,令人心酸。

这位母亲的情绪失控地将车停车滚滚车流中,车内的对话内容不难想象,一定是充斥着责备,也许正是这短短的几分钟的交流,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些父母,往往把自己不好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就容易发生极端情况。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模仿者,你若情绪越稳定,孩子也会逐渐成长为稳定情绪的人。

父母处理到问题方式,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和学习。

对孩子来说,给稳定的情绪,就是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

04

聪明的父母都会这样做

亲子关系的不和谐,低质量的沟通,家长和孩子的都会感到痛苦。

那么,我们家长又如何做才能与孩子有着良好的沟通呢?

1、与孩子沟通时,最好的是“闭嘴”


平时里,我们许多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沟通是

“天冷了,该加衣服了;你正在长个子,必须多吃点”。

“你看楼下xx学习成绩多好,你应该多向他学习”等等。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暂时变成哑巴,真是一件无比开心的事。

起码至少是耳根清净,没有人全方位无死角地被各种关心、叮嘱、问候、指责、唠叨侵入。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说:“什么也不说”(闭嘴)也可以清晰明确地表达接纳感

2、倾听孩子的背后,要学会与孩子共情。

美国作家阿黛尔·法伯说过:“如果家长能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会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有时候,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

当孩子说自己感到难过时,我们就该了解一下,孩子是为什么而难过。

比如说,“你为什么难过呢?是因为考试没考好吗?还是别人说你什么了吗?”

其实,不论发生了什么,哪怕是孩子做错了,受伤了,孩子只要感觉到难过,我们结合孩子的情绪,轻轻拥抱他,安慰他,然后再去帮助孩子愈合伤口。

这样孩子就会在与父母交往中,获得安全感和认同感,会越来越多地向父母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中这样说:“倾听是关键,倾听孩子不等于告诉孩子该怎么去做。”

所以,真正的倾听并不是听孩子到底说了什么,而在于真正倾听孩子的感受。感受孩子语言背后的情绪,让孩子感觉到被爱与尊重,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时,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去寻求那个人的帮助。如果那个人倾听,并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就需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接受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