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无理要求太多,6岁之前,父母对孩子说“不”需要技巧 父母对孩子无理的要求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就算是两个孩子,经济条件好了很多,也不会在物质方面“亏待”过孩子。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有的父母摇摆不定,既想拒绝孩子,又怕孩子得不到满足而受到伤害。
有时明明知道孩子想要的这个东西不好,但是又禁不起孩子的哭闹,只能妥协。
前几天去逛街,看到一个孩子手里拿着一个恐龙玩具,站在大马路上不停地跺脚和捶打旁边的妈妈。
“这个飞机你家里已经有了,不能买了。”
“我就要这个,不要家里旧的。”
“你看你已经买了一个恐龙了,不能买这么多了。”
“我就是要,就是要。”
最后,妈妈只能让步,给孩子买了那个他想要的飞机玩具。
这样的情形并不少见,很多父母最后都抗不过孩子的折腾,举械投降。其实这是父母不舍得对孩子说“不”,父母缺少的是对孩子说“不”的勇气。
父母为什么要对孩子说不?作为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愿望其实就是只要孩子开心快乐就好,因此当孩子提出某个要求,父母都会尽其所能地满足孩子,只是想看到孩子那张灿烂的笑脸。
但是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有欢乐,还有难过、委屈、愤怒等不好的情绪体验。父母并不是满足了孩子的所有要求,孩子的人生就会美好幸福毫无障碍了。相反的,事事满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体验过被拒绝的滋味。
当孩子进入社会,遇到别人的拒绝或者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就会很“玻璃心”,承受不住一点打击。与人相处也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翻脸。
父母只有正确地对孩子说“不”,让孩子知道:被拒绝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大不了的。
中国儿童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张雅莲说:“一个孩子在品格或者性格塑造的关键期,如果从来逗不知道什么叫生气,什么叫得不到,什么叫伤心,什么叫无助,这是一个不健全的人格发展。”
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对孩子说“不”的好处,健全的人格并不只是需要开心就够了,还需要更多面的情绪的刺激才更健康。
因此,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不”,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事事顺着孩子有什么危害●会养出人见人厌的“熊孩子”
对孩子说“不”不仅是孩子想要得到某个东西的时候,有时候孩子想要做某件事时,父母也有可能需要说“不”,比如孩子想要在别人的床上又蹦又跳,想要吃别人手里的食物。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纵容孩子,那就是纵容孩子成为一个无法无天的“熊孩子”。你这个不舍得对孩子说“不”的父母,可能就变成了别人眼中的“熊家长”。
而家长没有限度地一次又一次地纵容孩子的行为,那孩子将越来越没有界限,越来越“熊”。
●会养出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同事对儿子的顺简直到了旁人看不下去的地步,不管孩子提什么要求,她都一概不拒绝,曾经有一次因为答应时迟疑了一下,便遭到孩子的指责和捶打。
当孩子提出任何要求都可以轻易得到,他根本不会懂得父母的付出,更不会珍惜,也不会感恩。当有一次心愿满足不了时,就会责怪、怨恨父母。
看过太多这样的新闻了,想要什么父母给不了的,不管青红皂白,对父母就是一顿拳打脚踢,甚至拿刀相向,让人心寒不已。
●孩子会变得娇气任性
有句话说得好:任性源于父母不懂拒绝。
有些父母觉得爱孩子就要对孩子百依百顺,从来不拒绝,这会让孩子有种错觉,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任何人都是要顺着他的,不容许有任何“不”的声音。
孩子在家蛮横霸道,好不讲理,不合心理就对父母发火。在外不遵守公共场合的规则礼数,受不了一丁点委屈。其实这样的孩子是最吃亏的。
哪些情况一定要说“不”◆不合理要求一定要说“不”
隔壁班的家长来接孩子,老师便找家长谈了一下话,可是才谈不到5分钟,这个孩子就在家长身上东摸西找,想拿家长的手机来玩。
开始家长不同意,但是孩子就不停手,最后还是从家长手里抢了过去。和老师的谈话就这样被迫结束了,可是家长并没有过多的指责孩子,而是唠叨着孩子几句就走了。
看得出来,这个孩子在家玩手机一定是父母经常纵容的事。 才上幼儿园,父母就管不了孩子玩手机,那到了上小学、上中学呢,估计更难管教吧。
因此,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像玩手机、买太贵的玩具等,父母一定要说“不”,以免孩子日后有更离谱的要求的出现。
◆家长没有能力满足的要求一定要说“不”
很多父母希望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希望能尽到一个父母的责任,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倾尽自己所能对孩子好点,再好点。
还记得在一篇文章看到的一个对话——
父母:我节衣缩食,为了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孩子:我爸妈是自找的!必须满足我,必须的。
这样的对话不是父母养育孩子过程中希望看到的结果吧?
好的教育不是说要投上多少钱,也不是说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而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给孩子恰到好处的养育。
对孩子说“不”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对孩子说“不”也要有一定的技巧才能让孩子易于接受,并帮助孩子进一步地成长。
1、告诉孩子被拒绝的原因
当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说“不”时,不要单纯的拒绝,也不要以为讲道理孩子什么都不懂,说了也是浪费口舌。
如果只是跟孩子说“我就是不给你买”,孩子可能误以为是父母不爱自己了,父母对他有意见,这反而对孩子安全感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
告诉孩子原因首先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让孩子知道原因也能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认知,而且还能避免孩子反复出现不切实际的心愿或者要求。
当然,在解释原因时,父母的情绪一定是稳定的,这样孩子才更愿意接受。
2、给孩子提供正确的做法
有的家长只对孩子说“不”,不能玩这个,不能买那个,那孩子到底应该怎么做,应该要做什么?
孩子需要父母给到一个更加明确的口令,或者另外一个合适的选择。比如不能玩手机,那家长可以说“现在不是玩手机时间,我们可以一起出去散步吗”“我们可以等到你生日时再买这个玩具”。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会更好,或者他什么时候能够得到某样东西,孩子才更愿意接受。
3、不要频繁说“不”
在前面我们也说了,当孩子的要求无理取闹或者超过父母能力范围的,我们可以说“不”,但并不是所有父母“看不惯”的行为都要说“不”。
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出去玩会弄脏衣服,便说“不准出去玩”;有的觉得收拾玩具很麻烦,便说“不要拿那么多玩具出来玩”。
父母过多的阻止会让孩子失去探索的欲望,面对新的事物也会变得畏手畏脚。只要不是违反原则、触底底线的事情,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并得以进行探索。
4、事先制定好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养育孩子也要有规则。对于6岁之前的孩子,还处于“他律阶段”,更能接受外部的规则。
而有了规则孩子便有了界限感,知道哪些行为可以被允许,哪些行为是怎么闹都没有用的。
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很多孩子这个想要那个也想要,父母给怕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不给怕孩子又哭又闹也不好看,那家长可以从小制定一些规则,比如去超市只能买一样东西,或者只能买10块钱,多了坚决不行。
我对女儿制定的规则就是这样的,每次去超市只能买一样东西,从2岁多开始这个规则一直沿用至今。女儿知道只能买一样,每次都会衡量到底哪个更加值当,才去买。
5、态度一定要和善而坚定
女儿在执行这个买东西的规则期间也会有耍赖的时候,但是我会很平静很坚定地说“不”,就算她哭得有多伤心都不会改变主意。
有过这么一次,她知道闹也是没有用的,后面就再也没有过这样的耍赖行为。
还有一点,父母在拒绝孩子时,千万要和善的,不要勃然大怒,父母激烈的情绪很有可能会传染给孩子,让孩子情绪化,越闹越凶。父母只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态度就够了。
其实我们的孩子并没有那么脆弱,拒绝并不会让孩子产生阴影,能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的往往是父母说“不”的不正确方式。学会正确说“不”的技巧,从现在起,父母就要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了。
-感谢阅读-
作者:小布兜妈妈,幼教工作者,也是4岁娃的妈妈,有问题可以留言,育儿路上我们一起前行。
相关文章
- 父母们应当制止孩子所提出的无理要求
- 孩子上学,家人提出无理要求:不要因你的无知破坏孩子的价值观
- “我娃不吃馒头,学校得改”,家长提出无理要求,孩子被“孤立”
- 不打骂不妥协,这样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最有效
- 如何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 孩子说话晚怎么办?教宝宝学说话,这几点语言技巧父母要了解
- 6岁前必须教会孩子5个好习惯,黄金习惯养成期父母需重视
- 孩子16岁了,父母可以不管孩子,让孩子自己做饭洗衣服吗?
- 孩子为什么喜欢哭?别总以为是无理取闹,这3种含义父母了解吗?
- 父母想要孩子“听话”?试试这五个技巧,专治孩子的小叛逆
- 父母指引孩子使用屏幕建议(三)(3-6岁)
- 父母沟通技巧:积极耐心倾听孩子的烦心事
- 父母给孩子讲故事的几个小技巧
- 父母还在用惩罚来管教孩子吗?代替惩罚的7个技巧,让娃令行禁止
- 3-6岁幼儿数学启蒙,作为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可从这3方面着手
- 90后父母精英教育首选胎婴幼教,让孩子6岁前智力赶超爱因斯坦
- 一位6岁孩子的话戳疼所有父母:爸妈别自卑,你们也可以不如别人
-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发现孩子6岁前养成这5坏习惯,父母要注意纠正
- 妈妈说话有技巧,孩子才会更优秀,掌握这些方法他以后不会太差
- 张歆艺说童年太“苦”:承诺不兑现的父母,对孩子伤害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