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推娃鸡娃,不如先做“托得住”娃的爸妈

2022-02-20 19:06:53孕产
前段时间做了一场直播,和我对谈的是我的一位老朋友嘉音,她可以算是曼哈顿精英妈妈了,曾经的投行工作背景。从五年前,因为要给女儿申请曼哈顿学校,硬是自己从无到有认真做调研。如今两个孩子都进入了曼哈顿很知名的私校,而这个阶段她也积累了很多择校的经验。

前段时间做了一场直播,和我对谈的是我的一位老朋友嘉音,她可以算是曼哈顿精英妈妈了,曾经的投行工作背景。

从五年前,因为要给女儿申请曼哈顿学校,硬是自己从无到有认真做调研。如今两个孩子都进入了曼哈顿很知名的私校,而这个阶段她也积累了很多择校的经验。

那天我们真的是敞开了聊很多,相信看过的朋友都能感觉得到。很有意思,我和她平时见面都是研究纽约哪里有好吃的(捂脸),基本上不谈育儿。

所以这次也是我第一次听她的育儿经,其中有一点让我感触很深。她当时反复在说这样一句话:

先让孩子试试呗,不行就换啊;

不行就帮一下啊。

我们都是在曼哈顿,曼哈顿对于早期儿童教育的焦虑(重视)程度可以说和上海有的一拼的。

她这句话看似简单,折射出的却是她作为母亲的内心底气。

这一点真的特别重要,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1、我曾经输在起跑线

我以前和大家分享过我小学一年级的经历,我没有提前学,所以一开始上一年级就明显跟不上了。

我妈妈外婆都急得不得了,天天给我洗脑,要认真读书,要回家多花时间。

那我肯定很逆反啊,他们越说,我越不做,然后还直接回应,我就是学不好的,我就不要学,甚至说出了“要烧掉学校”这样在她们看来大逆不道的话。

后来怎样了呢?后来我爸爸的一句话就化解了,他和我说,他们成绩好,他们上课永远第一个发言,没啥稀奇的。

因为他们提前学了呀,你想想,暑假的时候你是不是玩的很开心,但是他们却在学习,现在上课讲的就相当于第二遍了。

你要是学两遍,你肯定也能这样的啊。

细节就不展开了,但当时爸爸的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差。

相反到后来还滋生了一股莫名的“优越感”,感觉我学好了就是比他们更加“厉害”的,因为我只学了一遍(哈哈)。

但这个经历真的很大的激励了我,后来我不仅慢慢赶上来,而且还是我们整个石库门里出了名的别人家孩子。

学校就把作业做完了。别人家都在写作业的时候,我在玩了。

现在回看,你说我真的比其他孩子更聪明吗?

真的不是,但是父母对待我暂时不够好的态度会形成我的自我映射。

奋起直追还是破罐子破摔,其实就是一念之间。

看到这里不要笑,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2、比马龙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Rosenthal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小学随机选取了一群学生做评估,然后她点名圈出了一部分学生,告诉老师,这些学生能力更强更有潜力。

但其实,这些学生都是她随机抽取的,根本没有所谓依靠评估成绩这个说法。但她的专业性让老师们都信服,这些学生就是最有潜力的一群孩子。

之后就发生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那些被Rosenthal随机点名的学生,真的就变成了那所小学里最拔尖的孩子。

这个就是比马龙效应在教学上的验证。

所谓“比马龙效应”其实指的就是,事先预期什么,事后将得到些什么;自己的行为将验证自己的预言,这样的一个自验现象。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者对这个效应的解释是,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预期,会潜意识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态度。

成人的态度会影响孩子自尊自信的水平,从而就让孩子自我验证了这些期望。

我爸爸肯定是不懂得这个教育理念的,但是他当时在全家都慌了,认为我很差的时候,他稳住了。

他那句坚定的、不容置疑的觉得这些没什么,我也能做好,真的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这个在我看来,就是可以托得住娃的父母。

没有父母不希望孩子好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出现了很多“推娃”、“鸡娃”这样的名词。

这些我不评价,因为这是每个家庭的自我选择。但我想说的是,在推娃的同时,一定也要做托得住娃的父母。

3、做“托得住娃”的父母

何谓“托得住娃”的父母?

就是尽最大努力,但是也能做好接受最坏结果的准备,同时有底气知道,只要不放弃,最坏的结果也能逆转,因为人生长着呢。

好像是前两年吧,不知道大家还有印象吗?

我看过一则报道,上海包玉刚私校考试,有一位小考生的准考证没带无法入场,结果孩子的父母当场在学校门口下跪,请求网开一面,让孩子进去参加考试。

那时小D还小,我看这则报道时感触不深,如今回想,我真心觉得难过。这个孩子即使可以进入这个上海所谓顶尖的私校,他的压力将有多大。

一个他最亲密最爱的父母,为了要他进入这个学校而下跪,这个行为就是在告诉这个孩子,你必须在这个学校学好,我们全家已经别无选择了。

也是在告诉孩子,你的人生只有这个选项,你必须用尽全力,做到最好。

可是孩子的人生真的能事事按照我们预想的发展吗?肯定不是啊。

但这个父母却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这一个篮子了。

那么可以想象,当这个孩子真的表现不好的时候,先垮掉的一定是他的父母,因为他们托不住,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只有这个选择。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怕进行选择,很焦虑。

我们经常自己将自己一军,把自己逼到了角落里。然后就自我预设,我别无选择。

当然,我也明白要做托得住的父母,内心要多强大,这份强大需要来自于我们的经验和阅历。

我也并总能托得住,但至少我现在在做任何一个选择,我都会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选择后,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这个最坏的结果我承受得了吗?

为了减少这个最坏结果的发生概率,我现在可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