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你真的会表扬孩子吗?不要让糟糕的表扬害了你的孩子

2022-02-16 18:25:17孕产
一组孩子正在玩简单的积木拼图游戏。孩子们都顺利地完成了,老师对孩子说:“哇,你拼对了8个拼图,你一定很聪明!”另一组孩子在玩同样的积木拼图游戏。孩子们完成后,老师对这些孩子说:“哇,你拼对了8个拼图,你一定非常努力地尝试过,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一组孩子正在玩简单的积木拼图游戏。孩子们都顺利地完成了,老师对孩子说:“哇,你拼对了8个拼图,你一定很聪明!”

另一组孩子在玩同样的积木拼图游戏。孩子们完成后,老师对这些孩子说:“哇,你拼对了8个拼图,你一定非常努力地尝试过,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然后,老师又准备了10个同样简单的智力拼图游戏和10个复杂一点的拼图游戏,让两组孩子自由选择拼图难度,并完成拼图。

被称赞聪明的A组孩子,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拼图;

被称赞努力的B组孩子,90%选择了更有挑战性的任务。

这就是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做的“拼图实验”。

拼图实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德韦克教授和她的团队先后去过20所学校,对几千个学龄前儿童做了这个实验,结果惊人相似:无论有怎样的家庭,只要是被夸奖智力好的孩子,为了保住自己的聪明,他们大多不愿再接受挑战,不愿学习新知识;而被鼓励努力的孩子,大多更愿意接受新挑战,学习新知识。

德韦克教授将自己在该研究课题中的发现总结成简单而有力的两种思维理论: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相信我们出生时带有固定量的才智与能力。这种人倾向于回避挑战与失败。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相信通过练习、坚持与努力,人类具有学习与成长的无限潜力。他们不怕失败或难堪,专注于体验成长的过程。

终身成长(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

人出生时是典型的成长型思维,比如婴儿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勇敢无畏,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坚持向前冲,他们不在乎摔跤,不在乎摔痛,就那样勇往直前。

是什么终结了这种生机勃勃的学习状态?德韦克教授说: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孩子一旦学会评价自我,有些孩子就会惧怕挑战,因为他们会害怕自己不够聪明。

70年代以后的家长在养育孩子时,都不再遵循老一辈的“打击教育”,开始信奉现代赏识教育理念——对孩子要多表扬。夸奖一句“你真聪明“似乎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在养育老大时,我也经常这样夸她。

孩子能背10首诗了——你真聪明!孩子数数能数到100了——你真聪明!孩子能拼出中国地图了——你真聪明!你学得真快,你真聪明!你都没怎么看书就考出这么高的分数,你真是个天才!

图片来源于《终身成长》

我们以为这是在给孩子正向的鼓励,其实却是在扼杀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我家正处在青春期的老大已经明显体现出了这种表扬方式的”后果“:惧怕困难。

比如初三时,数学课有了一定的难度,她上课有时会听不太懂,她不是选择多思考,多问老师,而是退缩、逃避。具体表现就是:上课打盹,下课能不做作业就做作业,直拖到最后抄同学的。我想鼓励她,让她勇于面对困难,建议她在数学上多下一点功夫。她就会大声抗议:“我永远都学不好数学 !我不可能学好!我数学方面就是不行。”

这种颓废的态度真的让人气愤:你都没去努力过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在固定型思维的大脑中,取得糟糕的成绩意味着自己不够聪明,不够有天赋,意味着无法承受的失败。

“你真聪明”的表扬方式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让孩子认为她所取得的成绩都来自于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是努力。

经常被夸“聪明”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

德韦克教授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通过对成千上万个孩子的跟踪调查,发现了被经常表扬“聪明”的孩子主要有这几个表现。

1、被夸聪明的孩子会躲避挑战。

如果表扬孩子“聪明”,相当于对孩子说“你做得好,是因为你天性聪明”,这是先天的,不是自己的原因。那么怎么让自己能够一直看上去很聪明呢?当然是把事情都做好,如果选择一个困难的任务。“万一失败了,大人会怎么看我?我肯定得不到表扬了,还会让大人觉得我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所以固定型思维的孩子自然而然地选择简单易成功的事情,只要事情稍有难度,孩子就会选择逃避。

相反,如果夸孩子“努力”,就会让孩子认为:我只要努力就可以将事情做得够好。这样孩子会觉得努力有价值,值得他去付出。如果他想继续得到大家的认可,就要继续努力。所以,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不怕选择困难的任务,因为困难的任务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在遇到困难时,被夸聪明的孩子很容易放弃。

德韦克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就考试成绩询问两组学生。

假如你们考试只拿到了57分,你们会怎么想?

一组学生说:我还不够努力,也许我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组学生说:我想我不够聪明,或者我不擅长这个主题。

德韦克接着问:那你们会怎么做呢?

一组学生说:从现在开始,我会在这门课上更努力,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一组学生说:我会尽量避开这个课题(学习的动力消失了)。

前者认为只要不断努力,就能接近目标;后者认为,智商决定一切,努力也没有意义。这就是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区别。

脑科学研究证明:面对困难时,固定型思维的孩子大脑几乎没有什么活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大脑在高速运转,积极应对困难,从中学习。

3、被困难打败后,被夸聪明的孩子比被夸努力的孩子更可能谎报成绩。

被夸“聪明”的孩子为了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宁愿说谎,也要让别人认为他们是聪明的。

被夸“努力”的孩子则没有这个心理负担。因为结果对他们来说没那么重要,他们已经付出努力了,这就是值得被称赞的。

所以,不要随便夸孩子“聪明”,大人的一句话对孩子产生的深远影响可能自己都意识不到。

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人们在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时,态度总是如此矛盾:对有意犯下的错误会感到痛心疾首,而对无意犯下的错误却置若罔闻。其实,在无意中犯下的错误中隐藏着巨大的机会。

怎样才是正确的表扬方式呢?

既然表扬孩子有负面影响,那我们是不是就不要表扬孩子了?不是的,表扬作为正强化的一种方式,应用得当会对孩子产生良好的鼓励作用。

不要表扬天分或才智,而是表扬孩子付出的努力

有的家长喜欢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我家这孩子挺聪明,就是不认真学习。”其实,这样评价孩子,孩子会认为他学的好是因为他聪明,一旦他学不好,他就会归罪于课程太难,而不是想办法学好。

“你真聪明”是在强调孩子的先天因素,而这是他生下来就拥有的。孩子长期接受这类表扬,就会陷入固定型思维,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变得喜欢抱怨、拒绝挑战、害怕失败。这样的孩子基本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成绩。

正确的表扬方式应该是:“看来你努力背单词,做习题还是很有用的!所以这次成绩才会提高。”

“你真努力”则是在肯定孩子的付出,让孩子感受到他的努力值得表扬,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关键在于他努力的程度,接受成长型思维训练的孩子喜欢迎接挑战,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努力,正是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分界线。努力的孩子,会正面迎接挑战,养成成长型思维;不努力的孩子,则会回避挑战,养成固定型思维。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成长型思维,就不要表扬他聪明,而是要表扬他努力。因为聪明不是表扬出来的,而是努力学习、刻苦练习来的。而努力是他自己可以掌控的因素,这样孩子才会养成不惧怕困难的思维方式,即便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孩子也会考虑“是不是我的努力程度还不够?”,而不是怪罪到客观原因上。

不要表扬结果,要表扬孩子积极投入的过程

我女儿很费劲地解出一道数学题后,会向我展示一下她的“劳动”成果,换作以前,我会以略微夸张的语气说一句:“你很厉害呀!”

当我发现女儿有固定型心智模式后,我开始调整自己的表扬方式:“你是不是动了好长时间的脑筋才解出来这道题?我能看出来你在数学上下功夫了。”

听到我的话,女儿兴奋地跟我详细讲述她是如何从错误的解题思路走出来,后来又用哪种方法做出来正确的答案。

当我选择了用成长型的表扬模式跟女儿沟通后,她对数学的畏难情绪明显减少,而她的数学成绩也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从她认为“永远不会提高”的B2升到了A2。

脑科学实验证明: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大脑的神经元会形成新的更强的链接,他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而且,让孩子积极投入到做事的过程当中,会塑造孩子的韧性。

大脑神经元示意图

表扬要清晰而具体,而不是空泛笼统

明确的表扬要清晰地陈述孩子做了什么,还要表达自己的感受。

比如:“我很高兴这次你能入选参加国学比赛,这与你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看到每天晚上睡觉前你都背诗。”而不是:“你真厉害!”

笼统宽泛的表扬通常给孩子一种幸福感和自豪感。但如果孩子当时的感觉并不好,或者孩子会出了很多努力想得到大人的肯定,这样的表扬方式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表扬要真诚。

你是不是在违心的表扬孩子,孩子能敏感地感受到。如果你看不出孩子哪个地方值得表扬,又想鼓励他,那你就选择真正令你满意的地方去表扬孩子。

比如,孩子弹钢琴时,反反复复老是没有进步,孩子的情绪有点懊恼,你可以选择某一个比之前强的点鼓励一下孩子:“你以前在第七小节老是弹错,但是这次练习时,这部分流畅多了。”

《触龙说赵太后》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每个父母都想为孩子做长远打算,给孩子谋一个好的前程。所以,我们从幼时就注意开发孩子的智力,并毫不吝啬地表扬孩子,想让孩子成为最聪明的孩子,以期将来得以在社会上成为精英一族。

简单的一句“你真聪明“太容易了,也是一种敷衍的表扬方式,更可怕的是容易培养一个固定型心智模式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育出一个“傻孩子”,最后,实际与信念背道而驰。

所以我们首先要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智力不是一个定量,能力更不是,它们都像肌肉,愈锻炼愈强大。然后用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学会“聪明”地表扬孩子,才能将这种思维模式传递给孩子,养育一个真正聪明的孩子。

我是@婉秋聊育儿,爱好读书和带娃,左手职场,右手带娃,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儿童成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