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孩子写作业后,悟出了三个我在教育上的错误
01、大家好,我是小莫妈妈。
自从当妈后,最让我头疼的两件事情就是辅导孩子写作业和哄孩子睡觉。
辅导孩子写作业成了阻碍我们亲子关系的最大杀手。而且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当中,我咋生出了这么个玩意儿。
昨天,辅导小莫练字,这项作业从今年年初开始的,每天不在于写多少,而是保持一个好的习惯。
小莫已经开始写四了,这个字已经练习了不下十天,但小莫一直写的不好,平时都是爸爸辅导孩子写作业,我一般不管他的作业,主要是我怕自己忍不住,会动手打娃。
但是昨天爸爸加班,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落到了我的头上,在辅导小莫写字前,我已经在本子上写好了每排的第一个字,剩下的只要求小莫按着写就好了。
然而还没开始写,小莫就开始小声的对我说:“我不会写。”
我耐着性子对他说:“怎么不会了,你不是已经写过几天了,你先试试,观察观察,写错了妈妈也不会骂你。”
我可以保证,我的语气一点都没有责备的意思,但是小莫听后就开始哇哇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吵着要妈妈教。
没办法,我只能抓着娃的手告诉他一笔一划怎么写,可是在写了一排之后,再让小莫自己写,他又说不会。
于是,我再次耐着性子哄他,让他先观察了再写,写对写错都没有关系,只要你动笔写就好了。
可小莫根本听不进去,一直吵着要我握着他的手写才行。没办法,我只能握着他的手又写了几排,依旧和之前一样的场景又出现了。
到此,我总算明白了,这孩子根本就没有动脑子,只想着尽快完成任务。
02、晚上,我和孩子他爸说了这件事情,我表明我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孩子多想想,多观察,但是他总哭着说不会,连笔都没动,会不会是故意的。
孩子他爸笑我想太多了,本来就是真的不会。
可是我认为,如果我总是告诉他怎么做,他根本没有思考啊,也不会得到进步,总是不会写这个字。
但是老公跟我说了一件他小时候的事情:
他说,他从小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没有读过书,那时候遇到不会做的作业,特别的希望有人教自己,可是却没有人教,也许孩子是真的不会,只是想要人教也说不定。
但我依旧不认同孩子他爸的观点,为了印证,我特意在第二天又辅导孩子写作业。
在写作业前,我借故有事情离开,让孩子自己写,快点写完就能出去玩,等到我忙完了再过来,我发现孩子已经写完了。
虽然写的不算很好,但大致上是正确的。所以,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孩子并不是不会。
那为什么会造成孩子在父母在身边时,不愿意动脑甚至大哭大闹不愿意写作业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许多家庭里,如果孩子做好一件事情,父母就会大声的表扬孩子,但是如果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就会大声的责骂孩子,所以导致孩子不敢出错。就拿小莫来说,我平时在小莫表现好的时候,就会表扬他,但是当小莫做错事情的事情,会控制不住的第一时间责骂他,所以小莫不敢做错事情,在写字上面也是一样,他怕写错了,我会骂他,所以迟迟不敢动笔。
前段时间,大热的电视剧《小欢喜》里的宋倩扮演者陶虹,曾说了这样一件事情:
女儿把东西打翻了,她立马吼道:“你怎么回事?”
小姑娘吓得哆嗦不敢说话了,甚至都忘了哭,后来在次犯错时都是小心翼翼的,不敢错。
陶虹看到孩子哆嗦的小身体,也意识到了自己教育方式的错误。
孩子犯错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我们父母却把它处理的太严肃了,所以,会给孩子造成压力甚至害怕犯错。
而且当一个人感动强烈的恐惧,感到受到威胁时,大脑会启动紧急逃生机制,精神紧绷,时刻准备逃避灾难,这是人类的本能,孩子也不例外。
2、父母包办的太多父母包办的太多,孩子就不愿意自己动手甚至动脑。因为,在他的意识里会有人替他做这些事情,既然有人做,那为什么自己动脑了。
比如在我家,小莫外婆特别的宠孩子,什么事情都给孩子包办,穿衣服,喂饭,就连喝水都是外婆送到手上,从来不愿意自己动手。如果外婆不拿,他就会大哭大闹。
在他的脑海思维里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律,任何事情都有人帮忙做。所以,小莫在写作业的时候,明明会写,却不愿意自己写,只想着让父母替他写完。这样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好,其实是害了孩子,让孩子无法独立。
就像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3、孩子忘性大明明已经学了几天的字,可是孩子还是不会写,可能真的不是孩子在装,而是孩子忘性大,从科学的角度看,是因为孩子的大脑正处于成长期,整体逻辑思维和条理性还没有那么缜密。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马开始,而且遗忘的进度并不是均衡的,他根据他的实验结果描绘成的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被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03、针对孩子不愿意动脑,走一步需要父母推一步,就像是耕地的牛一样,赶一步才会往前走一步,父母该怎么办?
1、父母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的情绪里,藏着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作为父母,更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
坏情绪的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灾难。
在国外,有一个育儿专家Kelly就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克制自己的情绪,很多人看了之后,都觉得非常的棒。
Kelly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孩子安静的时候还是感觉很幸福。但是孩子淘气起来真的无法抑制住自己的心中的怒火,一个孩子都已经够难受的,三个孩子一起闹起来,想想都觉得奔溃。
最主要的是,每次发完脾气Kelly会感到自责。
于是她创造出了这样一个办法--戴头绳。
听起来有点无厘头,但不少妈妈试验过后表示还挺有用的。
具体操作过程就是:
1、只有和孩子在一起时,找五根颜色鲜艳的头绳戴在左手上,每对孩子生一次气,就转移一根到右手上。
2、每对孩子生一次气,就陪孩子做五件积极地事情弥补不愉快的情绪。因为科学研究表明,对付不愉快的情绪至少需要五件积极的事情才能弥补。
3、做完了五件积极的事就把头绳转移到左手上。
听起来依然匪夷所思,其实原理就是视觉效果。就像你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把工作写在便条上贴在电脑上一样。
一天结束,发现五根头绳都在左手上,Kelly为自己感到自豪。令人惊喜的是孩子们也会主动收拾自己的玩具了。Kelly感到很欣慰,这证明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看到广大妈妈都说好,小莫妈妈也打算改天试试。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鼓励孩子犯错,犯错并不是一件特别严重的事情,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是一点一点从错误中摸索成功的。
想起曾在培训学校的一幕,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年初的时候,我给小莫报了一个机器人培训班,就是孩子拼积木。
老师先在黑板上放出要拼的图案,一边讲解一边拼积木,讲解完后再让孩子自己拼。
小莫一开始拼的很好,但慢慢的速度就慢了下来,卡在一个地方不动,试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
我在一旁干着急,看着他拼错,急的出声制止他。
老师看到后,对我说:“小莫妈妈,不要出声,要让孩子自己拼,只有错过之后,他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
听了老师的话,我感觉一阵羞愧,主要是我太着急了。
好在,小莫在错了几次之后,总算拼了出来。而且,对于他拼错的地方,他印象很深刻,在第二天的复习中,基本上不假思索的就拼出来了。
李嘉诚曾说:“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就是给年轻人讲经验,说一万句不如你自己摔一跤,眼泪教你做人,后悔帮你成长,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
对孩子也是一样,如果父母总是剥夺孩子犯错的机会,总是将自己的经验强加给孩子,只会损害孩子的能力、快乐和自我意识,更难以成长。
3、别把写作业当做一种惩罚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写作业,是因为许多父母把写作业当成了一种惩罚。
我时常听到这样的话语:
“你在不听话就给我回家写作业去,因为你今天不听话,罚你抄写作业十遍。”
孩子听到这样的话更加不愿意写作业了。
在我们家,我也曾是这样做的,以至于小莫把写作业当做了一种惩罚,那就是因为不听话用来惩罚他听话的工具。所以,小莫打从心里厌恶写作业。
其实这种方式是错误的,不应该把写作业当做惩罚,而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是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事情来做。
所以父母在管理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站在教育的对立面去。遇到每一件事情都要扪心自问:我是在教育孩子,还是在操纵孩子,谁都不愿意被操纵,孩子也是一样,而写作业是当前儿童教育中,最密集地表现“教育”还是控制的事情。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
04、总结一件写作业的小事,却反映了父母很多的教育问题,我也从中深刻的反思到,自己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犯了太多的错误。
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作者曾说道:“孩子天生不反感写作业,他们中一部分之所以后来变得不爱写作业,是因为在上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写作业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坏。”
所以,为了往后十多年的安宁,父母别在弄坏孩子写作业的胃口了,即是放过孩子,也是饶过自己。
喜欢小莫妈妈的文章,记得点赞关注哦!
相关文章
- 孩子不爱写作业,因家长“崩溃式辅导”?家长要学会克制自己
- 孩子放学后,应该先写作业还是先玩?说说你的教育经验?
- 辅导孩子作业真艰难,老爸陪写作业比工作累,两点让你更省时省力
- 不陪孩子写作业,那不是真爱!花再多钱上辅导班,也白费
- 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写作业,5点辅导关键让孩子成长道路轻松起来
- 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快气哭了,熊孩子思路清奇,令人哭笑不得!
- 家长辅导小学生写作业,结果孩子越来越差,一定要警惕这3个原因
- 岳云鹏辅导女儿作业哭笑不得:陪孩子写作业的3大魔咒,您知道吗
- 幼儿园和小学中,现在很多老师让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这应该吗?
- 现在有些小学生家长,每晚都在忙着陪孩子写作业,这种教育方式会不会害了孩子?
- 现在的小学生家长,每晚都在忙着陪孩子写作业,这种教育方式会不会害了孩子?
- 班级前三名的孩子,不写作业怎么办?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关键
- 三个故事讲孩子安全教育
- 孩子安全事故频发: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这三个雷区父母千万别踩
- 孩子犯了错误,该不该在公共场合教育孩子?
- 教育和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家总结三个观点,让孩子一生受益
- 教育心理:六岁前的孩子可分三个阶段,妈妈应该这样陪伴
- 辅导作业“新方法”,让孩子学渣变学霸,家长再也不用河东狮吼了
- 辅导作业时,孩子不耐烦,听不进去怎么办?
- 辅导孩子作业接近崩溃,高亢的吼声惊动邻居,怎样“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