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娃上幼儿园第一天,妈妈趴窗上抹眼泪:你跟孩子还在分离焦虑吗

2020-01-17 14:00:05孕产
上上周,大型灾难大片——《开学了》,如期上演。作为第一次进入学校集体生活的幼儿园新生们,无疑是最最焦虑的一个群体了。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隔着窗,都哭成了泪人,然而下课的铃声却还没有响起。孩子哭了,爸爸也跟着哭,这种焦虑沟通是最情绪化的。这种爱无疑是焦虑的。

上上周,大型灾难大片——《开学了》,如期上演。

作为第一次进入学校集体生活的幼儿园新生们,无疑是最最焦虑的一个群体了。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隔着窗,都哭成了泪人,然而下课的铃声却还没有响起。

孩子哭了,爸爸也跟着哭,这种焦虑沟通是最情绪化的。

这种爱无疑是焦虑的。

然而,孩子所能接收到的,恐怕只有“焦虑”。

有句话,很受用:

“当孩子情绪波动时,愚蠢的父母责备孩子,聪明的父母关爱孩子”。

训斥男孩不要哭的爸爸也好,隔窗抹泪的爸爸也罢,其实在孩子的分离焦虑期里,真正焦虑的是父母。

而真正要先改变的,也是父母。

记住这两点,让孩子爱上学校

都说万事开头难,那么改变父母的教育观念也很难。

不过,难,不代表不行。

美国AACAP协会的一项研究里写到:

“多数孩子在3岁后能够逐渐减轻分离焦虑,同时能够对父母以外的其他照顾者建立信任感,也会开始意识到,分离可能不是长久的,只是短暂现象”。

关键词:短暂的、可减轻。

所以父母只要在这个时期,记住几点原则,说对话,做对事,就能让孩子慢慢爱上学校。

(1)不妥协、不威胁

现在的10后十个有九个“宠”,这样的孩子常常提出过分要求或无理取闹,这时父母千万不要轻易妥协。

网上看到过一个分享,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哭了半天,妈妈趴窗户口看的心疼,孩子看到妈妈自然更是要撒娇,哭着喊着要回家。

实在忍不住的妈妈跑进教室去哄儿子,儿子撒娇:“妈妈,我不要在这睡觉,你带我回去睡吧!”

一句话就让妈妈妥协了,跟老师请假回了家。

没想到第二天,孩子如法炮制。虽然这次妈妈没有妥协,但是妈妈指着他鼻子,一脸严肃地说:“你今天不在这睡的话,晚上不给你吃饭了”。

孩子瞬间语塞,默默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直到休息时间结束。

以威胁的语气去要求孩子顺从,往往只会让孩子更焦虑,更没有安全感。

(2)鼓励、尊重孩子

对比爱威胁的妈妈,日本这则广告里的这位妈妈可以说是“别人家”的妈妈了。

女孩第一天独自上学,哭着请求妈妈一起上学。妈妈温柔地给予回应。

拒绝她的要求:“妈妈不能一起上学,你知道的”。

安慰她的心情:“上一年级了,不可以哭哦”。

鼓励她独立:“不要怕,你可以一个人去的。”

适当拒绝,及时安慰,鼓励独立。

这是妈妈几句话中透露出来的原则教育。

而让我更赞赏这位妈妈的是其中两个小细节。就是和孩子对话时,妈妈先有两个动作:蹲下和微笑。

蹲下,是尊重孩子。

微笑,是鼓励孩子。

很多人不知道,想让孩子爱上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

正如克普普斯卡娅这句话所说的:“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

这世上也没有比父母更容易直达孩子内心的老师了。

诚然,在这个教育至上的时代,除了健康成长,心理教育也将成为重要的一课。

关于儿童心理发展,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这样说: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集体生活,正如迁徙的鸟儿为什么要结伴而行。

她们之间的交际正如一个小型社会,而在这个小型社会里,父母们力所能及的事无非就是——给予爱和爱的教育。

教育,对于父母来说是一生的难题。

而对于孩子来说,上学犹如他人生的第二次断奶。

这个过程或许痛苦而煎熬,但我们不急,慢慢来。

棕妈:初中英语老师,10岁男孩妈妈;读书达人,每年阅读书目200+;电影狂人,每年贡献票房2000+;心理学感兴趣,小毛头hold得住;人类灵魂的小裁缝,擅长自黑的不辣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