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魔棒3:爱我你就夸夸我,给孩子打上正能量标签。
·几年之前一次,正在吃烧烤,一个陌生的妈妈忽然火力全足的说起自己孩子是多么的不堪。我没有在意,因为这样的事情我也会做,但是仅仅只是发泄而已。不多时,孩子出现啦。我发现她继续用讽刺地语气和孩子说话。我当时就阻止了她,可是她依旧说,我的孩子粗心,不认真。别的妈妈告诉我说,这个娃娃很出色,是个学霸,而且特别严谨!我当时就很认真地和这个妈妈说:“如果你的孩子真地不粗心,就不要说他粗心。”陌生的妈妈很奇怪,因为不熟,也就没有多谈。
几年之后,这个孩子成绩依旧不错,但是真地比较粗心。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
下面这个故事,相信不少人都听过:
一位母亲第一次去开家长会,是在儿子上幼儿园时。老师很气愤地说:“你的孩子太调皮了!在凳子上五分钟都坐不稳!真是太难对付了!”这位母亲听了回家后,很亲切地对孩子说:“宝宝啊,今天老师表扬你了,说你以前在凳子上三分钟都坐不稳的,但现在可以坐上五分钟,有进步哦!”
第二次是小学的时候,老师很无奈地说:“你的孩子太笨了,考试全班倒数第一名!”这位母亲回家后,温和地对孩子说:“今天老师鼓励你了,说你不是个笨孩子,虽然这次考得不太理想,但是她说只要你认真,一定可以赶上你的同桌,这次你同桌排在第26名。”
最后一次家长会,是在初中,这位母亲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老师却没提到她的孩子,后来她便去问老师为什么,而老师很理所当然地说:“你的孩子成绩不太理想,与重点高中还有点距离。”她最后回到家又对孩子说:“老师对你充满希望哦,她说,只要你努力学习,肯定可以考上重点高中的!” 最后的结果是,她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爱我……”
【案例点评】这个很经典的故事中母亲的教育方法是明智的,因为从小到大她一直在给孩子贴好标签,而使孩子真的成为了和标签一样优秀的人。而烧烤中的妈妈在开始给自己的孩子贴上了否定的标签,可能会让孩子真的以为自己很笨,不如其他的孩子。我们应该在指导下逐渐改变教育方式,给孩子换成好的标签,善用标签给孩子带来改变。
【画龙点睛】标签效应——给孩子贴上正能量标签。
【专家怎么说】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以一批行为不佳、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为实验对象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信,内容为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结果,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按照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并最终变成了那样的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
孩子的心思单纯,情感态度直接,家长给他贴上什么标签,他就会做出与标签一样的事情来。比如,家长说他是个乖孩子,他就是个乖孩子,他的行为就会很乖;家长说他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他就会打人、骂人,做出一些让人生气的事情来。父母应该及时给孩子贴上正能量标签,哪怕是一个让人伤透脑筋的孩子,也不要放弃,发掘孩子身上的亮点,把这个亮点放大,贴切在他身上,他就会改变自己,努力向着你期望的目标一步一步靠近。
家长要重视自己语言的力量,重视对孩子每一个行为的评价,用积极正面的语言来评价孩子,而不要用消极负面的语言来界定孩子的性格和行为。
【家长怎么做】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利用标签效应呢?
第一步,检讨自己是否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
下面请家长来一一比照,看看有没有为孩子贴上这些标签,以及怎么贴上去的:
·对孩子性格特点的消极评价。如:认生、小气、内向、害羞、软弱、爱发脾气、暴躁、不自信、性格不好、没上进心、做事磨蹭等;
·对孩子处理问题的态度的错误评价。如:胆小怕事、不出众、浮躁、笨手笨脚、什么都不会、粗心大意、没原则等;
·对孩子行为方式的错误评判。如:“什么都懂就是不会说话”、“喜欢乱扔东西而不懂珍惜”、“特别好动真像得了多动症”。
如果父母发现自己已经习惯给孩子贴上这样的标签的话,就要着手改变自己了。
第二步,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给孩子贴上正能量标签。
改变说话方式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调整引导的方向,由消极负面转为积极正面的。例如你这个样子很勇敢自信呢!妈妈很喜欢!而不是“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
第二种,善用反义词,当家长想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负面评价时,不妨换成这个词的反义词再说出口,例如:把“胆小”换成“勇敢点”;把“脾气大”换成“放松点”,等等。除了这些积极的鼓励性语言,当孩子成功时,还可以一个真诚的拥抱或者赞赏的眼神,这样家长会发现孩子的自信心逐渐增加,眼里充满了必胜的光芒。
另外,家长要注意##给孩子贴的标签一定要具体。$$贴正面标签往往有利于让孩子向好的方面前进,但家长在贴正面标签时应注意,贴“标签”要有具体的事实依据,避免用一些模糊、指向不清的词,比如“好孩子”、“聪明的孩子”等,这样的“标签”让孩子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努力才是好。但如果用“勇敢的”、“爱劳动的”等标签,则比较有效。说孩子“勇敢的”,他就能够不怕打针;说孩子“爱劳动的”,他就会积极帮忙做家务。
你是不是很久没有好好看看自家孩子了?那么请你带上赞扬的目光仔细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其实你的孩子本身也自带了很多优点是你没有发现的呢!
每个孩子能够来到父母身边,都是大家生命中难能可贵的相遇,TA会陪伴你左右,为你抹泪,逗你笑,惹你生气,这才叫生活!所有的酸甜苦辣,只有在教育子女的时候才是痛并快乐的吧?
相关文章
- 「精通心理」——透过心理沙盘看“标签下的孩子”
- 养宠物对小孩有好处吗?心理学:父母要学会正确的爱孩子
- 这是一份培养孩子勇敢、坚强、爱和智慧、乐观的正能量迪士尼书单
- 孩子做错事推卸责任,可能是“受害者心理”作祟,父母要正确引导
- 孩子厌学怎么办?心理学家:家长要摆正心态,掌握情绪ABC理论
- 孩子处在叛逆期,怎样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
- 孩子得“心理性矮小症”?可能是因为你给的爱不够
- 孩子有心理阴影,如何消除?关爱孩子心理健康
- 孩子爱打扮,心理学:家长在“审美敏感期”要做好引导
- 心理学:10个技巧帮助孩子正确发泄和表达情绪
- 心理学:父母的过度溺爱,可能会让孩子形成自恋性人格
- 心理:孩子被欺凌了,什么是最好的应对方法?父母怎么正确干预?
- “爱我你就夸夸我“,孩子感觉好,才会做得好。父母的嘴极其重要
- 不爱说话不等于性格孤僻,家长别乱贴标签,孩子可能是在独立思考
- 不要给孩子“好动”贴标签,正确引导,才能轻松应对
- 不要限制孩子的社交能力,引导孩子和正能量的伙伴相处
- 为什么现在孩子心理疾病这么多,父母再疼爱孩子,也要注意这几点
- 小孩子哭闹很正常,不要训斥?心理专家:答对了!有情绪是好事
- 比身体惩罚更伤害孩子的,是心理惩罚,"爱的回收"家长要慎用
- 给予孩子爱和自由就够了吗?心理学:要抓住巴纳姆效应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