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孩子心理疾病这么多,父母再疼爱孩子,也要注意这几点 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心理疾病为什么会存在
t
经历过由贫穷到富裕的时代,因为贫穷让自己痛苦,让自己自卑,让自己觉得低别人一头。于是今天有钱了的父母,就会把自己内心的匮投射给自己的孩子。我们没有得到的爱,没有得到最好的吃穿,最好的教育。父母一股脑的给孩子,孩子要求什么能满足的尽量满足。
特别是很多因为考学改变命运的父母,他们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期待,是过去父母所不具备的。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爱孩子的同时也会给孩子压力。过去父母忽视对孩子的教育,这种情况同时也给孩子选择的自由。爱读书的孩子自己自然就考上学了,不爱读书的孩子自己可以选择自由就业。现在的父母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去学,不管学习有没有兴趣儿,必须学习变成每个孩子的课题。
就像现在养鸡场里面的鸡,是机械的活着,什么时间喂食,什么时间喝水?过去散养鸡的时候,每个鸡都是有活力有灵性的,它们为了争吃的可以互相斗,它们可以用自己的爪子刨食,它们可以选择性的吃自己喜欢吃的虫子。它们毛发发亮,眼睛发光,骨子里有一股争斗精神。
我们现在很多孩子的生存状况就是和鸡场里面养的小鸡儿一样,衣食住行都好。就是很少有选择性,因为所有的都被安排好了。孩子自然就会形成依赖,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自然就会很差。对一个从来没有吃过苦的人来说,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动手能力的人来说,长大了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没有价值感。
那么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
一、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这个是最隐秘的。在所有人眼里看到的都是大人爱孩子,有的甚至孩子都很难发现。
我咨询中一个抑郁症患者女孩,她就是我们看到的应该是最幸福的女孩,可实际上她从高中开始就特别痛苦。高三后半年就开始验厌学,到大学就开始得了抑郁症,伴随着强迫思维,非常严重。她的妈妈是教授,爸爸是一个企业高管。外公外婆来家里照顾她直到上学,所有人都无条件的满足孩子。
这样自然形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因为她的思想没有扩展。所有人都应该关注我,为了得到关注得到肯定得到认可。她自然会拼命的努力学习,因为所有人都会说,你爸爸妈妈在那个什么也都缺少的年代,都考上那么好的大学,取得这么好的成就。你所有的一切都拥有了,你一定会考上更好的,不是哈佛大学也要国内最好的大学,至少要成为博士。
所以能证明自己唯一的方式就是每次都要考前几名,小学可以,初中就很难了,高中就更难了。就像金字塔一样,越往上越难。当取不到好成绩的时候,她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每一次成绩的提高,都是自己拼命得来的结果。在我的生命中遇到很多突然考班上前几名,然后就辍学回家。因为他害怕下一次考试,如果考不好怎么办?
二、一切都被满足的孩子无法发怒,没有攻击性,表面上会理解所有人,最终生病的是自己
要求高的家庭长大的孩子都是具有高敏感性,他们会察言观色,知道别人需要什么。我们常说这种性格是讨好性性格,这在生活中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看到一个人,他会理解所有的人。可是最终自己过得一点也不快乐,最后会得上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因为他习惯性关注别人,一直压抑自己的需要和情绪。他觉得为自己就不对了,表面上不允许自己自私。把所有的自私都隐藏起来,把所有的自我需要的隐藏起来。
所以我们知道这样的孩子多数都是为父母而活,为朋友而活,就是没有为自己而活。这就让别人觉得很冲突,为什么一个为别人的人反而是自私的?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难道这不冲突吗?所以一个人活的冲突的地方就是在这里。内心自私,外面表现是无私。内心想要,在外面确实在付出。所以有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因为不敢做真实的自己。
所以这样的人表面上是非常柔弱,骨子里是特别刚强。表面上依赖,内心却有非常强的控制感。表面上不在乎,内心却非常在乎。一个人隐藏自己的恐惧,这种恐惧就会进入潜意识变成无名的恐惧,很多恐惧神经症就是这么形成的。所以我咨询中我帮助她们疗愈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她们的愤怒,当然这种情况很难。因为她们已经习惯性不生气,情绪是这样的,不能攻击别人就会攻击自己。
三、当父母只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善,就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高道德的孩子,这样才会造成一个人内心的痛苦和分裂。
很多孩子被父母培养成为了高道德的孩子,他们只能开心快乐,这样就压抑了自己的消沉情绪。只能勤奋努力,这样就压抑了一个人享受的能力。只能积极上进,这样就造成了一个人能伸不能屈,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能为别人着想,这样就失去了自我的真实感受。只能大方不能小气。只能面对,不能逃避。只能坚强,不能脆弱。
父母的心是好的,我要培养一个完美的孩子,我不能成为完美的人,我要把我的孩子培养成完美的人。可是真正一个人是完美和不完美的结合,不是非黑即白。不是说一个大方人就不会小气,一个小气的人就不会大方。这样的生活才没有弹性,有弹性的生活一定是我们能表现出任何一个方面。我们该大方的时候大方,该小气的时候小气。该坚强的时候该坚强,该脆弱的时候就脆弱。
当你允许自己小气的时候,就变成自己该花钱的时候就花,不花的时候就不花。当你允许自己脆弱的时候,就变成了自己累的时候,我可以向别人倾诉,我也可以求助别人,或者说我也可以躺下来休息。这样的人生才是一个圆满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同时也是一个多彩的人生。
不管是心理疾病还是精神疾病,都是因为一个人内心冲突。一个人身心不合一,一表里不一致。咨询的过程就是让一个人学会表里一致的过程,去除自己的虚伪,做真实的自己。我们把评价自己的钥匙放到自己手里,而不是交给别人。活出自己的人生,一个人才会快乐。活出别人的人生,一定是痛苦的人生,病态的人生。
三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催眠师,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老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心中,没有谁是不正常的,没有谁是病的,心变世界就变。三清老师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欢老师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私信我。
t
相关文章
- 孩子进幼儿园仿佛生离死别,一哭到底!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
- “喃喃自语”并不是心理疾病,是孩子的认知工具,家长要正确引导
- 自恋会困在幻想的世界患上心理疾病,认清这3点,不要认为很正常
- 孩子5个月了,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心理有什么影响?
- 孩子不听话,或许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这些心理
- 孩子做错事推卸责任,可能是“受害者心理”作祟,父母要正确引导
- 孩子做错事父母别急着否定!做到这几点,坏事或许也能变好事
- 孩子太胆小,遇到事就往父母身后躲?别担心,做到这几点可以纠正
- 孩子容易情绪化怎么办?心理学:建议父母试试这2招
- 孩子总说“我不会”,2岁是重要时期,父母用这几点让宝贝更自信
- 孩子有心理问题,父母要注意这些
- 孩子特别难带,警惕过度养育,父母做到这几点轻松带好娃
- 孩子的一生中,藏着父母的教养,你做到了几点?父母必读
- 孩子的叛逆期,是为了走向独立的自己,作为父母的你该知道这几点
- 孩子的逆反心理,大多源自父母的否定,不如因势利导“顺着”孩子
- 孩子要摆脱"网瘾少年"的称号,父母需行动,做好孩子心理辅导
- 孩子说话晚怎么办?教宝宝学说话,这几点语言技巧父母要了解
- 孩子都是亲生的,为何父母还会偏心?美国心理学家给出这样的解释
- 孩子陷入破窗效应?心理学:父母堵住第一次“破窗”是关键
- 心理学家:焦虑是扰乱孩子成长节奏的最大杀手,父母别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