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小心得:比较式教育的省思
教育的目的不是模仿他人,是内化正确的价值观
中国父母“隔壁的哥哥都吃饭,你怎么都不乖?”
旭日家教真心话“孩子也许可以做到模仿,但他是否能理解这个行为是好还是坏呢?”
Case 隔壁桌的哥哥都乖乖地吃饭,你怎么一直都不乖呢?
有一天,我们全家出门去餐厅吃饭,隔壁桌也坐了一个小家庭,爸爸、妈妈跟孩子都安静地享受晚餐,但我们家的状况却很不一样。
那天女儿可能因为没睡饱,向来像个小天使的她,完全变成了愤怒的小恶魔,平时我们只要用一些小东西就可以转移她的注意力,不过那天这招完全失效,玩具被摔到地上、喂的饭全都吐出来,也不愿意让大人抱着,怎么做都不对。
最后,我们真的没招了,太太就说出了我一直以来觉得很恐怖的话:“隔壁桌的哥哥都乖乖地吃饭,你怎么一直都不乖呢?”
旭日家教的小想法
找到正确的价值观比找到模仿对象更重要
其实,这种比较式口吻在中国台湾地区还满常见的。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听到这样的比较式句型:“你看,xx都这么乖(棒),你怎么都不会?!”我可以理解家长使用这样的句子,目的是希望提供一个值得模仿的对象,不过拿这个对象跟你的孩子比较真的适当吗?
隔壁桌的小朋友比我女儿大三四岁,已经学会自己坐好并用筷子吃饭,但女儿还不到两岁,发展阶段完全不一样,要求孩子去做她做不到的事情,只会让孩子感到挫败。
即使是同龄的孩子,发展的速度也会有一些差异,有的孩子比较快地学会走路,有的孩子比较快地学会说话,有的孩子个性比较安静,有的孩子比较好动。这些因素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且不同的个体,要求这些独一无二的个体去模仿父母指定的对象,真的合适吗?
孩子也许可以做到模仿,但他们是否能理解这个行为是好还是坏呢?一味地让孩子模仿,却没有建立“好行为”背后的正确价值观是不妥当的,当他们遇到新的状况时可能就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因为没有人可以模仿了,甚至可能选错模仿对象而走上歧途。
旭日家教的小想法
比较式教育让父母错失与孩子沟通的好机会
比较式教育是通过模仿来教育孩子,父母并没有跟孩子沟通清楚怎么做才是“乖”,也没让孩子知道“不好”的行为是什么。太太跟女儿说“隔壁桌的哥哥乖乖地吃饭”,女儿看到哥哥真的就能归纳出“乖乖地吃饭”到底是什么意思吗?同时,听到妈妈说自己“不乖”,女儿真能理解自己的行为为什么不乖吗?
父母拿孩子做比较时,经常说出“你怎么都不会?”这种伤人的话,大人只指出了孩子做错事情,却没跟孩子说明他的行为错在哪里,也没讲明白“好行为”的原则,因此会错过关键的教育机会。
父母追求“清楚”以及“有道理”的规矩,重点在于让孩子明白好与不好的行为是什么,理由在哪里。相反地,前述比较式教育使中国父母在沟通规矩时充满模糊地带,只有相对,没有绝对,只指出模仿对象的做法,却没向孩子解释规矩背后的道理。父母自己都讲得不清不楚、标准模糊,又怎能要求孩子懂得规矩呢?
比较式教育会让孩子觉得“人格”被否定,变得没自信
比较式教育除了让父母无法清楚传达规矩的内容之外,采用这种教育方式的父母也对孩子下了一个判断,觉得孩子“一直都不乖”,其实这样的判断背后隐含了对孩子的人格批判。
孩子违反规矩时,是他的“行为”不对,却不代表孩子的“人格”有问题。当父母对孩子说另外一个孩子“很棒”,而他却“一直都不乖”并没有清楚地区分“行为”与“人格”。孩子经常被拿来做比较的话,很可能会开始认为自己的人格或个性的确“有问题”,长久下来,他会对自己全否定,变成一个没自信的人。
父母之所以设立“清楚”与“有道理”的规矩,在于这么做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来判断孩子行为的对错,可以跟孩子清楚说明他的行为什么时候违反规矩,什么时候算是“乖”,也避免将行为与人格混为一谈。
由此可知,比较式教育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及自我认识,世上应该没有父母希望否定自己孩子的人格吧。
比较式教育背后的用意其实是“鼓励性规矩”
比较式教育表面上听起来像“禁止性规矩”,父母是希望孩子停止不好的行为,就像我太太说隔壁桌哥哥比较乖,要求孩子“不要”再当“不乖”的宝宝。问题是,比较式教育真的像“禁止性规矩”一样,希望禁止孩子不好的行为吗?
我不这么认为。
在我看来,比较式教育并不像“禁止性规矩”,反而比较像“鼓励性规矩”!
中国爸妈比较两个孩子的行为时,其实是希望“不乖”的孩子可以模仿比较“乖”的孩子的行为,因此父母使用比较式教育并不是要禁止孩子的行为,而是想鼓励孩子展现好的行为!
像我太太要女儿以隔壁桌的哥哥为榜样,虽然说口头上要求女儿“别再不乖”,其实是希望女儿可以表现得更好,想鼓励女儿安静地坐下来,把自己的饭一口一口吃完。
要鼓励孩子展现好的行为,光靠批评是没用的,必须让孩子明白什么行为是不对的,更重要的是,当孩子表现良好时给予肯定。教育也是要棍子与胡萝卜并用,只用棍子不给胡萝卜的比较式教育,效果当然不好。
在我们家,“比较式句型”算是迫不得已的招数了,通常是情急之下才会采取这种缺乏沟通跟鼓励的教育方式,结果当然是以失败收场。那天晚上在餐厅,我们只能硬着头皮赶快吃完落荒而逃,回到家后才慢慢地向女儿说明下次该怎么做才算是“乖”。
碰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先带孩子离开现场,让孩子情绪冷静下来,等孩子心情平复可以沟通时,再好好说明刚才他的行为哪里“不乖”,并试着了解孩子为何表现不乖,向他说明下次该怎么做才算是一个“乖宝宝”。
从这个小故事可以得知,教养孩子对家长来说也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过程,大人必须通过时时刻刻的自省,了解当天的育儿方法错在哪里,从而修正并改善自己对教养孩子的想法。也希望经过这样的学习与成长,身为父母的我们可以创造一个保护与支持孩子的环境,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进而成为一个有原则且正直的人。
旭日家教的教养小提醒
在小孩子的阶段,父母可以为孩子设立两种规矩:确保孩子安全的“禁止性规矩”与帮助孩子建立好行为的“鼓励性规矩”。
家长设立规矩的三个原则:“清楚”“有道理”与“少而美”。
可以鼓励就不要禁止:虽然用“禁止性规矩”确保孩子的安全很重要,但是可以用“鼓励性规矩”时,就不要用“禁止性规矩”。
沟通第一:设立规矩时,要跟孩子清楚地沟通父母的要求跟期待,也跟孩子说明规矩背后的道理。
惩罚与鼓励双管齐下:清楚而有原则的惩罚有助于孩子理解规矩的重要性,同时孩子遵守规矩时也要多称赞他。
相关文章
- 家教育儿篇:以何种正确的方式,去鼓励孩子?
- 小心你的“打击式教育”,让孩子变得“习惯性愚蠢”……
- 3-6岁幼儿的学习方式,学会了回家教育孩子
- 家教育儿篇:给孩子以充分的信任!
- 小心孩子“自信”变“自负”!家长这样做,走出“赏识教育”误区
- 教育孩子靠吼?小心陷入“超限效应”,孩子正面管教这4点是关键
- 教育心理学家提醒,小学第一年至关重要,小心孩子的“气馁情绪”
- 8岁儿子不小心打碎花瓶,妈妈的教育,差点和儿子永别
-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中国3-6岁儿童阅读发展指南,你家孩子达标了吗
- 孩子爱顶嘴,家长不是骂就是打,家庭教育不当小心毁终身
- 最好的教育是家教,最优的气质是教养,最美的爱是学会感恩
- 爸爸出门喝酒回来晚了,儿子竟“教育”起了爸爸,网友:家教真严
-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最好的家教就是夫妻恩爱
- 教育孩子学问大,你了解DISC行为模式学吗?原来“牛娃”这样培养
- 教育方式千万种,这些千万不能碰
- 教育方式的差异所造成孩子的差异
- 教育模式,“旧”的教育观的也是值得借鉴的
- #聊中国式家庭教育#穷人家的孩子长大后变成了什么样子?
- "同学都有了,我也要":不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有了虚荣心
- 12种“文盲式”教育法,你家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