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学问大,你了解DISC行为模式学吗?原来“牛娃”这样培养
文|小歆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们真可谓操碎了心,熬白了头。但孩子呢?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很多家长感到无助、彷徨。而这,就催生了一大批“家长课堂”的诞生,各路教育大神们赚得盆满钵满。再反观孩子,依然不能旧貌换新颜。为啥?就是家长没有抓住关键点,按照同一种模式去培养“牛娃”怎可能成功?
现在,连做个蛋糕,都需要烘焙师证,为人父母,难道就能无师自通吗?所以,要教育好儿女,父母不可不学习。世间大多数的失败,都是因为自我定位的错误造成的。孩子教不好,其实是家长的认知定位有问题。
遥远的古希腊,有个超牛的大师人物,名叫希波克拉底,他提出用火,空气,水和土来诠释人类的四种性情,分别为易怒,乐观,冷静和忧郁。据这个理论,美国作家查尔斯·博伊德在《按天性培育孩子》里提出了一个简单实用的DISC行为模式。
这套认知系统,把人格分为了四类。
“我是孩子王”典型人物:小俊。他是幼儿园最具破坏力的男孩。不仅自己调皮捣蛋,还带着一帮小朋友“造反”。有一次,趁着生活老师不注意,带着8个男孩跑到操场上玩滑梯,惊呆了不少人。后来,老师干脆任命他做了班长,负责维护班级的纪律。既发挥了他的领导才能,又迅速让他从一个破坏者变成了维护者。
D型人格(Dominance支配型)
这种人格又被称为支配型人格或领导型人格。他们是人群中天生的王者,喜欢指挥别人,有特别强的组织能力。
我们看一群小孩玩耍时,就会发现总有一个孩子王。这个孩子,能协调好所有人的关系,让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很多学生干部,意见领袖等多属于此类性格。
如果孩子是D型人格,家长该怎么教育呢?和他沟通要简洁,千万不能啰啰嗦嗦,唠唠叨叨。给他更多的自主权,要他主动去选择。如果他错了,不要讲太多的道理,直接让他承担一定的处罚。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要给他立下不可逾越的规矩,并要求他严格遵守。这就意味着为他的品行操守划了一条底线。
“我是交际花”典型人物:小美。她是班上的文艺委员,虽然只读二年级,却比同龄女孩成熟了不少。她爱美,喜欢漂亮衣服,大家都喜欢她。在同学之间,和每一个人关系都很好,嘴巴也特别甜。父母因材施教,给她报了播音主持第二课堂,她在里边如鱼得水,拿了好几次大奖。
I型人格(Influence影响性)
这种性格的人善于沟通,表达能力强。很多社交能力强的人,多属于此类性格。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魅力四射,人缘通常特别好。一件难办的事,到他们手里就会轻松化解。
我家楼下的萌萌,就属于这种性格。虽然才6岁,却特别善于交际。在幼儿园里,很多小朋友都争着和她一起玩。而她呢?爱说爱笑,会唱会跳,是一个特别讨人喜欢的宝宝。对待这样的孩子,父母不要太严苛,而是要多采取温情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出他们的天性。
“我是无名草”典型人物:小明。在班里,小明同学坐在右数第三排挨着墙角的位置。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和别人随便聊聊天。每次作业都清楚工整,每次值日都踏踏实实。他几乎不与任何同学争执,哪怕被欺负了,也很少向老师告状。成绩呢,中等偏上吧。在班上,他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也让父母和老师最省心。后来,爸爸为了让他变得更优秀,节假日经常带他出门见世面。后来,小明的气质变了许多,面对不合理要求,也学会了委婉拒绝。这样的孩子,潜力也是蛮大的!
S型人格(Steadiness稳健型)
这类性格的人喜欢稳定的状态,不爱冒险,不爱变动。这样的孩子,一般都非常乖,特别听话。对老师,父母的要求严格遵守。
因此,他们往往容易被忽视,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家长对待这类孩子,一定要有很多的耐心,谨慎苛责,免得他们胆子会更小。可以多带他们出门长见识,多参加集体活动表现自己。在他的权益被侵害时,父母要主动维护他。让他们学会拒绝,学会说“不”。
“我是思考者”典型人物:小硕。这孩子很自律,从小守规矩。自己的衣服鞋袜都收拾得井井有条。不管做什么,都特别认真。因此,他考试经常拿满分。对失误,他几乎零容忍,是一个彻底的完美主义者。在班上很低调,不爱说话,甚至连笑容都很吝啬。平时,自己喜欢一个人默默看书,思考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妈妈看到了这一点,带他经常去大型科技馆,博物馆等增长见识。又为他买了不少有深度的书,孩子挺喜欢钻研的。这类孩子一般具有学霸的天分,培养好了,会是某个领域的精英。
C型人格(Compliance服从型)
这类人做事情特别谨慎,在生活上也安排的井井有条,他们几乎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虽然不喜欢出头冒尖,但却非常有洞察力和组织力。肢体语言少,表情比较僵硬。这种孩子喜欢独处,喜欢思考。因此,家长不要硬性地带他出去,那样会适得其反。多赞扬他们,对他们的某些优点真诚赞扬,能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那么,知道了DISC的知识,你可能就消解了不少困惑吧。人际交往中,也会禁不住按这个模型去定性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试想,如果对一个D型的孩子,你用C型的教育方式,肯定会效果很不好。
其实,在教育孩子中,家长的初衷都是好的,错就错在没有“因材施教”。而掌握了DISC,就相当了认清了自家孩子的材质,从而也就找到了最好的教育方法。其实,孩子的人格类型无所谓好坏优劣,只要引导得当,孩子都能长成栋梁之才。
今日互动话题:你如何看DISC人格模型?你家孩子属于哪一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交流。
————————
我是小歆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儿师,每天分享育儿相关知识。
在育儿过程中,大家如果遇到难题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些知识和经验能够给你们有效的建议。
想了解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教育专家:这3种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更容易成长为学霸
- 3岁是孩子阅读的分界点,教育大有学问,父母别当娃的“绊脚石”
- “指读”教育法造成孩子“阅读困难症”,培养孩子学会自主阅读
- 生活处处皆学问之欺骗篇—培养优秀孩子的必备技能之一百三十七
- 生活处处皆学问之爸爸篇—培养优秀孩子的必备技能之八十五
- 生活处处皆学问之蜻蜓篇—培养优秀孩子的必备技能之一百
- 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教育专家给了九个建议
- 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先从自我防范入手---教育漫谈
- 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是对孩子真正的人格教育
- 孩子喜欢乱翻别人的东西!家庭教育,不要忽视培养孩子的界限感
- 孩子拖拉爱磨蹭,试试美国教育的这些招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 孩子的性格,来自“强迫性重复”,潜意识教育能培养好性格的孩子
- 孩子的行为反应父母的教育,培养“羞耻心”,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
- 教育孩子一定要严厉吗?郭德纲培养郭麒麟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
- 教育孩子时坚持以下六点,培养的孩子有礼貌懂规矩
-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一个“没病”的孩子
-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一个“没病”的孩子
- BLW自主进食结合传统喂养模式,培养孩子自主吃饭实战经验
- STEAM教育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 “放养”不是“放羊”,教育孩子要做到3点,释放天性、培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