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分离焦虑”,相比于孩子的分离焦虑,更值得被重视
文/创小萱妈妈
根据百度百科的释义,“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
分离焦虑对象一般是指婴幼儿,但其实分离焦虑症不是孩子的专利,妈妈也有分离焦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我们总是在解决孩子的“分离焦虑”,但其实比起孩子的分离焦虑,妈妈的分离焦虑更值得我们关注。
分离焦虑不只有孩子,父母也有。妈妈的焦虑比爸爸严重,主要体现有:
1. 全职妈妈,整天围绕孩子转。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孩子出生后,妈妈选择辞职,全职在家照顾孩子,导致妈妈的生活里只有孩子,当有一天突然从繁忙的养育工作中抽离,妈妈会觉得无所适从,而这份无所适从,就是焦虑。
2. 总担心别人照顾不好孩子。
大多数当妈独有的自信:“谁比我能更好地照顾宝宝”! 但同时也反映了,妈妈对其他照顾者的不信任。妈妈虽然是对孩子最好的人,但是你要相信,你的家庭成员在爱孩子这件事上跟你的立场是一致的。
试着让家人参与进来,多给家人或保姆一些信任。
3. 对孩子的不信任。
妈妈总以为孩子还小,无法面对没有妈妈的生活,其实妈妈欠孩子一份信任。当信任孩子可以面对的时候,会发现孩子成长得飞快。
妈妈们如何缓解分离焦虑?
(1)妈妈要知道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孩子终归要长大的,他们自己的路得自己走,家长得放手!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分离是常态,母子关系也好,婚姻关系也好,我们都有可能面临分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必要为未来的事情而担忧,而应该活在当下。
(2)高质量的陪伴,胜过“朝夕相处”。
口口声声喊着不想跟孩子分开,但是当跟孩子相处的时候,却总是抱着手机,看着电视。我相信这样的场景特别常见,就连我自己,有时候也无法避免。
但是只要想到曾经一位长者说过的一句话,就会果断地放下手机,关掉电视。
“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就只有从出生到初中的10几年,不好好陪伴怎么行呢?”
如果可以活到80岁,陪伴孩子的时间就只有1/8,如何让陪伴的1/8 时间里过得有意义?高质量的陪伴给出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陪伴不在于时间多少,而在于陪伴的质量,珍惜每一次跟孩子在一起的机会,让每一次陪伴都成为快乐的回忆。
对于分离焦虑,我们总是习惯拿孩子说事,其实父母的分离焦虑也不容忽视。
着眼于眼前,珍惜现在在一起的时间,不再纠结于陪伴的时间,而是更看重陪伴的质量。
宝妈们还有哪些分离焦虑吗?欢迎评论并转发。
-----------------
学无止境,有关备孕、怀孕、育儿知识,小萱妈妈在这里随时聆听、并解决各位家长的问题。关注小萱妈妈科学育儿没烦恼。
相关文章
- 孩子4岁比1岁时更离不开妈妈?分离焦虑和年龄有关,家长要注意
- 孩子入园一周了,面对分离焦虑,妈妈再想哭也要忍住
- 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症,妈妈离开就哭,是孩子还不懂“客体永恒性”
- 孩子看不到妈妈就哭?了解孩子的视觉发育期,帮孩子摆脱分离焦虑
- 娃上幼儿园第一天,妈妈趴窗上抹眼泪:你跟孩子还在分离焦虑吗
- 科学育儿:面对孩子“分离式焦虑”,这4种方法值得父母借鉴
- 孩子的玩具被抢走,妈妈的这三个做法,比抢回来更值得人点赞
- 妈妈买菜的功夫,人贩子就对孩子下手了,宝妈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
- 妈妈如何教育孩子:重视孩子的提问,不要亲手消灭孩子的求知欲
- 妈妈越懒,孩子就越勤,学会放手,值得参考
- 孩子上幼儿园为什么会哭?可能是分离焦虑
- 孩子上课走神不专心,发火也没有用,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借鉴
- 孩子太平凡怎么办?妈妈们一定要读的深度美文!值得收藏
- 孩子总是流口水,爸爸妈妈要重视
- 孩子沉迷手机,这位妈妈定的14条手机使用家规,值得所有家长借鉴
- 孩子沉迷手机?这位妈妈的15条手机家规,值得所有家长借鉴!
- 孩子的分离焦虑,不能单从孩子入手,家长请设置“分离缓冲期”
- 孩子被欺负能还手吗?这位妈妈的处理方式,值得大家借鉴
- 孩子趁妈妈不注意,在超市吃了个香蕉,妈妈的做法值得称赞
- 孩子逻辑思维的“被动成长”,与父母一举一动息息相关,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