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超过约定时间,还闹着要玩,你会怎么做?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
昨天芽芽妈的闺蜜打电话倾诉,说是自己把手机摔了,理由是孩子一天到晚玩个没玩,彼此都约定过了,结果整整玩一个下午,闺蜜把手机抢过来,孩子还生气,最后两人冲突升级,闺蜜一怒之下,把屏幕都给摔裂了。
这样的场景在当今社会一点也不稀有,每个家庭多少都有着孩子与父母讨价还价的现象:明明约定好只能打20分钟游戏,过了时间孩子还要玩20分钟。
在孩子沉迷手机这个普遍性的难题面前,有两种家长:
一种是强硬的家长。就像芽芽妈的闺蜜一样,将手机没收或者摔了,总之坚决不让孩子再玩。一种是软弱的家长。奈何不了孩子的哭闹和胡搅蛮缠,只好举白旗投降,听之任之。
这两种做法,都危害巨大。
第一种,爸爸妈妈看似赢了,但付出的代价很大。孩子会为此对爸爸妈妈产生怨恨,然后有了叛逆期心理,越不让干什么偏偏就干什么。将来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极为不利,很容易走向极端。第二种,这样无原则、无底线的爱,只会让孩子更加任性。孩子会为所欲为,并学会怎样用发脾气来控制父母,怎样让父母感到内疚,怎样对父母表示抗议。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也会让他们肆无忌惮想干嘛干嘛。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爱看电视玩手机,约定的时间到了总是不愿遵守约定怎么办?
01
爸爸妈妈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身为家长,不要有“因为我是大人,我是你爸妈,就不用遵守这个规定”的念头,在什么时候不能玩,父母也不要玩,要求孩子写作业、看课外书的时候,你却在那里看电视、玩手机,在孩子心里可是会相当不服的。
所以芽芽妈建议各位爸爸妈妈趁这个机会和孩子一起读读书、看看绘本,在陪孩子的同时,又能和孩子培养感情,多好。
02
要有具体的约定内容
要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和没有完成约定将失去什么。
在此过程中,要少说“不”,多说“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约定,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而不要说“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就不能看电影”。两个说法意思虽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
03
由孩子制定约定内容
很多家庭在制定规则时,几乎都是由爸爸妈妈提出要求,孩子遵守,如果孩子做到了,才有相应奖励。然而这种方法经常无法持久,因为规则通常都是在满足家长的需求,所以当孩子无法做到时,他会随时毁约!
真正的约定,是需要“双赢”的,即能满足家长需求,也能满足孩子需求。而孩子的需求里除了他本身的物质需求外,还有一个隐形的,又非常重要的心理需求——尊重!
所以有效的约定,前提是由孩子自己制定的!
04
爸爸妈妈一定要坚持原则
在培养孩子习惯的过程中,面对孩子的哭闹和无理要求时,父母要坚持。
很多父母会因为孩子的长时间哭闹变得心烦意燥,为了尽快结束孩子的哭闹,很多父母会选择勉强顺从孩子的想法,不遵守事先的约定。孩子发现只要哭闹以后,和父母的约定是可以调整的,以后孩子就会使用哭闹的方法逼迫父母同意自己的要求。
05
要相信和信任孩子
这个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约法三章”的 “约”字。
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
任何时候,我们的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就,都必须建立在无条件的爱孩子、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的基础上。
否则,无论我们的教育方法或教育内容是多么的正确,对孩子的未来是多么的有价值,都难以最后实现我们教育的期望,对我们的孩子成长构成真正的意义。
你家孩子玩手机会和你们约法三章吗?违约了你们怎么处理呢?留言和芽芽妈一起探讨!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
相关文章
- 孩子平时特喜欢玩手机游戏,怎么控制他玩手机的时间?
- 孩子不买玩具就撒泼哭闹,妈妈这做法让人点赞,这办法我咋没想到
- 孩子不守时该怎么办?父母应该正确的引导,学会时间管理很重要
- 孩子不应该娇生惯养,时间长了就会养成一种任性心理
- 孩子为什么会无理取闹?家长该怎么做?
- 孩子会玩才能更会学!家长陪孩子做游戏也有大学问
- 孩子做作业拖拉磨蹭、缺乏创造力,可能都是因为留白时间不够
- 孩子哭闹买玩具时,学会这三招,孩子不哭,大人不气。
- 孩子在外面玩了几个小时,还哭闹着不愿回家,家长的做法很重要
- 孩子有很多兴趣爱好,家长该如何为其做选择,怎样安排时间呢?
- 孩子的玩具不要超过5个?心理学家说出的3点危害,值得家长深思
- 孩子见到昂贵玩具不肯走,你会怎么做?不同做法影响孩子性格
- 孩子说,他们都不和我玩,怎么办?做自己,才会获得真正的友谊
- 孩子这三个时间段内不能喝水,否则会影响孩子身高,还会影响脾胃
- 超过30岁想要孩子,这几件事是一定要更用心做好
- 手机不仅消耗孩子的时间,还会损伤他们的大脑
- 与孩子约定做什么,他却违约,怎么惩罚?
- 不买玩具孩子就哭闹?高智商的家长这样做,有效且让孩子长记性
- 不给孩子买玩具就哭,你的做法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 不要用超过本身的标准要求孩子,那样会适得其反,最终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