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面对孩子逆反心理,这几招很管用,用过的都说好

2022-02-03 13:37:44孕产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父母们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叫他往东,他却往西;自己在厨房做饭,叫他帮拿张纸巾,他却不拿;外出游玩,买这件衣服给他,他不要,偏要自己选的;再有,孩子上课,捣乱课堂纪律。孩子出现这样的现象,父母们都觉得自己孩子造反了,叛逆了。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父母们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叫他往东,他却往西;自己在厨房做饭,叫他帮拿张纸巾,他却不拿;外出游玩,买这件衣服给他,他不要,偏要自己选的;再有,孩子上课,捣乱课堂纪律。孩子出现这样的现象,父母们都觉得自己孩子造反了,叛逆了。其实,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在0-12岁的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0-12岁的儿童,还处于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低,所以极易因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特点。

那么什么是逆反心理?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去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

什么是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一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这三部分构成。

1,认知

在对态度的作用中,认知主要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这是因为,人在认识某一现象或问题时,在心理上都具有较为稳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些稳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构成的认知,支配人们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将要采取怎样的做法,是拥护、支持,还是对、逆行。

2,情感

情感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内容的一种情绪体验,即喜悦、愉快或烦忧、反感,具体地说,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理解、掌握了某一信息或观念时,一般会感到满足、充实和愉悦;而对不理解的信息和观点,一般会感到疑惑、焦虑和烦忧。

3,行为意向

将这些对观念、信息与原有的认知加以比较,如果确认和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当不良情绪不能被有效地克服和剔除时,不良情绪就会逐渐增强,导致人们产生抵制有关教育管理的内容和信息的行为意向。这种倾向如果越来越严重,逆反心理就会逐渐转化为一种逆反行为。

知道了什么是逆反心理,那么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什么

1,主观原因,也就是儿童自身原因。儿童逆反心理的产生是和儿童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联系的。

(1)儿童时期由于脑的发育逐渐趋于成熟、健全,脑功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和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越来越丰富,其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其思维方式和思维视角都已经超越儿童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发展较为明显。正是儿童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

(2)儿童在性方面开始发育开逐渐趋于成熟,性的发育又导致性别意识、性方面开始发育开逐渐趋于成熟,性的发育又导致性别意识、性意识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使其形成渐趋强烈的自我意识。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会认为自己已经长成大人,应该自己管理自己, 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所以会对父母的教育有意无意地采取回避,甚至背离的态度。

(3)儿童尽管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很大的发展,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主要表现为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经验和阅历的缺乏,造成了儿童心理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看待问题还是比较片面、单一的,很容易把父母的教育看成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的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对立面上。

2,客观原因

儿童产生逆反心理的客观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父年不良教育方式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最先按受教育的地方。有研究表,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家庭的温暖和理解会使孩子产生安全感,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学习习惯;而父母的惩界、否认、拒绝和干涉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自卑感,对学习厌恶、抵触和缺乏信心等。可见,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儿童逆反心理的形成。

(2)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

学校是儿童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是儿童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素。学校不良因素对儿童逆反心理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的不当;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儿童,忽视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有的教师不能客观地评价儿童的性格、能力等方面,而且过于注重他们的学习成绩。此外,学校施教内容和教育方式也是造成儿童产生逆反心理的因素。

(3)同一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

同一群体是指同龄或年龄相近的儿童组成的群体。儿童受同一群体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同一群体的依赖。因为同龄或年龄相近的儿童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类似的爱好和共同的行为倾向,他们之间容易相互认同,最容易相互转化与感染。因此,同一群体中的儿童的一些不良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势必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知道了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那么如何正确引导逆反心理?

如何正确引导逆反心理。

父母在面对逆反的孩子时,如果实施高压政策强行让孩子屈服,其结果司能不尽如入意,孩子不仅不服,而且以后父母也不容易管教,甚至也会被弄得筋疲力尽;但如果父母直接顺从孩子,有可能导致孩子越来越任性。因此,正确引导孩子的逆反心理, 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用心倾听孩子的心里话

如果孩子跟父母说心里话,父母一定要耐心倾听,不要急着反驳,否则,就有可能听不到他内心真实的声音,也有可能加深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当父母耐心倾听时,孩子有可能会说一些抱怨父母的话,这时父母要解释并告诉他自己这样做的原因,还要告诉他父母很爱他。其实,孩子叛逆大多是因为他感受不到爱。

2,多用选择法

选择法是在孩了可父母发生对抗冲定时,可假设孩子已经同意、然后给他一个选择的机会。它的优点是在不把父母的意愿强肌给孩子、避免莉孩子发生正面种突的同时、能让孩下享受自已命主意、自己败决定的过程。比如,孩子不愿穿衣服,可先假设他喜欢穿,之后说"是自己穿衣服、还是妈妈帮你穿"、成"穿绿色的、还是炼色称"等。

3,必要时进行冷处理

当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时常会以哭闹、耍赖的方式来和父母对着干。这时,父母要先学会怨视,不到孩子的哭质为、等孩子的情绪慢慢平静下米,再尝试与其沟通。

4,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

对待孩子的叛逆,父母不要味要求孩子不要做某事、不能做某事。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告诉孩子可以做的事情,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明白自己的做事方向。告诉孩子正确的做往比一味地制止孩子要好得多。

5,融入孩子的生活

父母要想让孩子与自己交流,最好的方法就是试着看看他平时喜欢干什么,想想为什么他喜欢。父母也样他会觉得父母更像他的朋友,他也就会向父母就可以给他正确的指导。

6,用幽默与孩子沟通

比如,一些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可以说:"别的小朋友都是大口吃饭,他们都会长成'高朋友' ,你如果不吃饭,就会变成故事里的"矮朋友' ,天天仰着脖子看别人,多累啊!咱们快大口吃饭!"这种以幽默的语言与孩子沟通,比用强硬的方法更能让孩子接受。

7,设置底线

如果孩子的逆反心理和行为不涉及人身安全,而是自主地表达愿望,那么父母要予以理解和鼓励,让孩子做主。对于孩子自己洗碗、穿鞋、穿衣服等行为,父母要鼓励并给予方向性指导。当孩子的人身安全时,父母必须第一时间阻止,并讲清道理。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天生俱来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育儿观,这样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