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心理学:叛逆也会遗传吗?面对不同的孩子,我信还是不信

2019-11-21 13:26:05孕产
大家好,今天我给各位带来的心理学故事是《一个家庭里的两种孩子》。说的是一位父亲的情绪困扰:他育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点都不让他操心,但一个儿子却让他操碎了心。同样的家庭环境,同样的学校教育,可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差距呢?

大家好,今天我给各位带来的心理学故事是《一个家庭里的两种孩子》。说的是一位父亲的情绪困扰:他育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点都不让他操心,但一个儿子却让他操碎了心。同样的家庭环境,同样的学校教育,可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差距呢?本文试图剖析或者揭开这个隐藏在人性深处的神秘面纱,帮助那些更多的家长明白真相。若能起到60%的作用,我就心满意足了。

01、忆往事,半喜半忧

哈森木今年64岁了,他虽然已经超过了退休的年龄,但现在却仍在一个小区当保安。“为什么超龄了还要打工呢?”哈森木自嘲地说,这可能是年轻时候留下的后遗症吧。随后,他介绍起了过去所经历的往事:1972年,他18岁,正上高一,因为活泼、好动、顽皮,还经常逃课到外面去玩耍,所以,他成了班里那个“最难剃的头”。同学不敢管,老师管不了,父母说了也不听,这就是他给别人留下的不好印象。他的校外朋友也很多,常常被那些人邀请去享受那美好的时光。

那时,他最喜欢鸽子,可是家里条件不允许,他就经常跑到邻居家看鸽子。而有个不上学的小伙伴儿恰好也喂了一群。他那时对鸽子特别的喜欢,喜欢到上瘾。他可以一上午、一下午地去朋友的鸽棚里看鸽子,给鸽子喂食,看鸽子嬉戏,看鸽子飞舞、翻跟头、各种旋转。那种痴迷的神情,几乎到了忘我的地步。

兴趣来的时候,哈森木连考试都会忘记。因为他经常缺课,家里也少了温馨的氛围。母亲哭劝、父亲责骂、老师批评、学校处罚,这些事情都让他心情格外不爽。但只要一看到鸽子,这些心中不愉快的情绪全都烟消云散了。最后,他拒绝了所有人的挽留,选择了辍学。

那时他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所以父母只好让他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让弟弟妹妹好好上学。失学后的那段时间,哈森木既兴奋又失落。兴奋的是,从此不用再去啃那枯燥的书本了,也不用再听老师的批评了。失落的是,因为没有钱养鸽子,看了几天别人的成果后,被别人那嫌弃的眼神所刺伤了。

哈森木开始寻找自己的兴趣,在还没有发现有什么能够吸引他的时候,生产队的劳动任务已经不断加大了。哈森木干过的农活很多,从春种到秋收,农田里的事情没有哪一样能难住他。他还参加过劳动会战,挖大渠,修水库,建库房等等。每次劳动总结会上,他都被评为模范和标兵。他之所以这么能干,是因为生产队里的有一位自己喜欢的姑娘。父亲说,可能这孩子天生就是一块劳动的好材料。孰不知,哈森木是做给那个心仪的人看的。

回忆起这段往事,哈森木有些遗憾的说:当了农民后我突然对养鸽子失去了兴趣;有人还说,你这么聪明能干的年轻人,如果再有文凭那就更好了。可是这一切都已经不可能了,因为他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青春期遇上了叛逆期,这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平稳度过,对孩子的发展会起到很好的积极效应。兴趣一旦被点燃,它将发挥巨大的能量。甚至是,就是不计后果也要为之奋斗一回。

02、谈孩子,喜忧参半

“对于自己的高中辍学,是否感到遗憾和后悔呢?”这个问题,哈森木已经在心里问过自己无数遍了。“事情都已经无法挽回了,与其后悔过去,不如好好把握未来。”有人问,你的未来是什么?他回答说,“孩子,孩子就是我的未来。”说这话的时候,这位壮实的维吾尔族汉子还是有点微微的脸红。

原来,哈森木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这三个孩子后来的表现,真让他心里有些说不出的苦衷。因为,他两个女儿表现的非常优秀,从小学到大学,一点儿都不让他操心。除了门门功课都是名列前茅以外,女儿们在品德上更是无可挑剔。同学的赞誉、老师的表扬、无数的喜报,都让他的脸上挂满的喜色。最终,姐妹俩先后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师范学院校,现 在已经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了。说起孩子,哈森木只说女儿,因为女儿给带来了数不尽的荣耀和自豪。

但是他唯一的儿子,却让他格外的头疼。他始终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多提一句关于儿子的任何话题。因为这个儿子,哈森木遭遇了当年母亲所承受那种的不幸和屈辱。这孩子不仅学业上半途而废,还经常在外面惹是生非。儿子甚至还以“当年你也没上完学,现在还不是生活的很好吗?”这样的话来回怼自己。看着经常不着家的儿子,哈森木选择了退让。

而此时,老师对他已经失去了信心,这也正符合他的心愿。“儿子辍学了,现在在外面打工养活自己。”哈森姆无奈地说,“难道辍学也会遗传吗,为什么我的辍学没有遗传给女儿,却传给了儿子呢?”

无数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和自己一样,甚至比自己更好,他们想在孩子身上复制一个成功的自己。但实际上,这种美好的愿望,往往会成为他们人生中的最大遗憾。当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形成以后,他就开始了自己的独自探索。这是规律,是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相信规律,尊重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已成为志士仁人发自内心的深情呼唤。只是听懂的人还不是很多。

03、论教育,困扰更多

哈森木遇到的问题也不是个案,其实,这并非是心理学上的遗传。但父辈们的成长经历,对孩子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在父亲为孩子们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时,孩子也会有一定的“批判的继承”的权利和能力。“向父辈学习”,这一课题并非由他人强行给出的特定选项,而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进行“择优”选取。

哈森木的两个女儿在听到父亲由于“年幼无知、不听劝告、执意辍学,并在体力劳动中付出巨大代价”的时候,她们认为,这是父亲自己的“咎由自取”,女儿们选择了“抛弃”;而对父亲因顽皮而失学,后来又“感到后悔”,女儿们则选择了“继承”,即先“后悔”。所以,两姐妹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发份努力,一路猛攻,最后现实了当初的愿望,过上了满意的生活,也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

但是,他的儿子也同样是父亲一手培养起来的,却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和父亲当年一样的性格----顽皮。只是忽视了父亲“因失学而感到后悔”的忠告。他继承了父亲的“辍学”,却没能继承父亲的坚强。令哈森木不解的是,同吃一锅饭长大的孩子,家长的教育也是同一种声音,“可他们结果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呢?”哈森木心里非常不解。

两个女儿成了他最大的骄傲,但一个儿子却让他常常蒙羞。

对于哈森木的这种情绪困扰,在心理学上可以这样解释:对于孩子的心理关注应该是持续的、是长期的,除了对孩子进行语言上的说教以外,还应注意对其进行行为上的引导;让孩子平稳度过几个关键阶段(8—11岁;14—17岁),不仅是父母的责任,社会支持系统更应发挥必要的积极的辅助作用;不要把孩子的成长看成是一幅简单的连环画,而是要读出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判断其所潜在的种种变化和可能,协助孩子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家长关心的不只是孩子健康的体魄,更要注重他的灵魂;把孩子的“变坏”,完全归咎于复杂的外部环境的家长,那是他们忘记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即精心培育那颗埋在孩子心灵深处的善良的种子。

我的故事讲完了,但哈森木的心事还没有完全了结。他还要继续面对他那个“不懂事”的儿子,还要为儿子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道义上的“谴责”。希望哈森木大哥能够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解决好生活和命运交给的残缺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