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母亲如何把欧阳修培养成一个人才的?家长应该多看看
现代社会,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越来越难了,在这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时代,很多孩子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很多家长对孩子那可真是“捧在手上怕碎了,顶在头上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教育下,“慈母多败儿”,即使是现在,很多父母却依然还是溺爱自己的孩子,这样做对孩子无疑是一种伤害!
我国古代有很多的名人事迹,其中,母亲教育儿子的事迹也是非常的多,很值得我们当代人的学习;
而现在很多家庭都丧失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真的很让人痛惜,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熊孩子”的缘故吧!
01
司马光教育观
大家对司马光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吧!其实司马光特别重视爱和教的相结合。
他说到:“自古知爱子不知教,使至于危辱乱亡者,可胜数哉!夫爱之,当教之使成人。爱之而使陷于危辱乱亡,乌在其能爱子也?”针对某些家长以孩子小不懂事、长大后再教不迟为由迁就孩子的错误观点,他用一些生动的比喻尖锐地批评道:这种说法“犹养恶木之萌芽,曰‘俟其抱合而伐之’,其用力顾不多哉?又如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易也!”
而且在“慈爱”和“严教”的问题上,他鉴于“慈母多败儿”的教训,司马光尤其强调了母亲教育的重要性!
在对母道的要求上,他鲜明的指出:“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而古人也有言“慈母多败儿”,“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
所以说,慈而不教就是溺爱。
02
欧阳修教育观
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家庭,虽然她读过几天的是,但是却是一个非常有毅力、有见识有肯吃苦的母亲!
她不断的给年幼的欧阳修讲如何做人做事,每次讲完故事都会把这个故事做一个总结,让欧阳修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
她教导孩子最多的就是不要随声附和,更不要随波逐流。
等到欧阳修大了些,就教他认字写字,从唐代诗人周朴,郑谷以及当时的九僧诗,尽管欧阳修对这些诗还是一知半解,但是还是增加的他读书的兴趣!
眼看着欧阳修就要到了上学的年纪了,郑氏虽然想让孩子读书,但是却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纸和笔。
又一次看到屋前池塘边长的荻草,突发奇想,用荻草杆在地上写字不也是很好吗?
于是她就用荻草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写字,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也一笔一划的练习写字!
反反复复的练,错了再写,直到字写工整的为止,一丝不苟的,这也就是后人传为的佳话“画荻教子”!
因为在母亲的教育下,欧阳修很快的就爱上了读书,每天的写读也让他积累了很多的知识,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过目成诵。
因为欧阳修母亲的教导,所以才让欧阳修参加进士,连考三场都是第一名,而当欧阳修20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很有名的人物了!
对孩子真正的爱,是从小言传身教,教育孩子怎样做人,怎样爱别人,能分辨是非对错!
在这里我希望天下的父母不要再溺爱孩子了,要给孩子正确的教育态度!
相关文章
- 家长商学堂乔帮主:如何培养一个脑袋灵活的孩子
- 家长要舍得要狠心才能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尤其这两点
- 如何培养一个有礼貌又人见人爱的孩子,看看聪明家长都怎么做
- “他看一遍就会,我不行”,孩子成绩提升,全靠家长培养这几点
- 一位母亲独自把13个孩子全培养成博士,教子方针只有15个字
- 你这辈子最大的成功,也许是有能力培养一个拥有幸福感的孩子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努力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孩子成功的关键
- 养出一个“听话”的娃很成功!?醒悟后的家长告诉我:后悔不已
- 如何培养乐观的孩子?看性格养成好书《皮特猫》,家长会得到答案
- 如果你能做一个有趣的家长,那么你的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 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兴趣特长,你的孩子也能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
- 很多名人都是出自单亲家庭,睿智的母亲,培养出的男孩更容易成功
- 怀孕之后需要经历多少磨难才能成为一个母亲
- 您若想要给孩子一个成功的人生,可以从培养他的这五种品质开始
- 想要使儿童长大成人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就要看教育和培养
- 愿我们的爱都能成就一个孩子的美好:一位优秀家长的教育手记
- 父母焦虑是掉入了家长陷阱,为成绩着急,不如培养孩子的核心能力
- 父母适当的扮弱,让孩子成为一个“小大人”,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 睡前的一个小时,决定了孩子长大是否成才,家长需抓住黄金时段
- 陪伴孩子成长,要比看着孩子一个人成长更放心,家长不妨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