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对孩子过度的担心,等于诅咒

2021-12-09 01:33:17孕产
你可不能再把校服丢了不久前,孩子上学要穿校服,而我们的已经丢了。这个时候,一位非常热心的妈妈借给我一件,我兴高采烈地去拿了回来。鉴于孩子经常丢三落四,我很担心孩子把这件校服弄脏或者弄丢了,再三叮嘱孩子“一定要把校服拿回来,别丢了”。到晚间的时候,孩子的确把校服拿回来了。


你可不能再把校服丢了

不久前,孩子上学要穿校服,而我们的已经丢了。

这个时候,一位非常热心的妈妈借给我一件,我兴高采烈地去拿了回来。

鉴于孩子经常丢三落四,我很担心孩子把这件校服弄脏或者弄丢了,再三叮嘱孩子“一定要把校服拿回来,别丢了”。

到晚间的时候,孩子的确把校服拿回来了。

可是,让我啼笑皆非的是,他把别人的校服拿回来了。好在,他借的别人的校服并没有丢,只不过被其他孩子拿走了。

一般来说,对于他自己的衣服,我是不会担心他弄丢的,丢了就丢了,大不了买一件。

可是此事涉及到第三者利益(我很在意的部分),于是我的担心超过了正常的水平。

我很快地觉知到了,我的担心被应验了。在这件事情上,我表现出了过度的担心,从而在孩子心中强化了“丢了”的部分,让一切成真。

这种事情,在生活中其实是非常常见的,

人常说,你担心什么,什么就会发生。抑或是,怕什么来什么。通过观察,我们往往发现真的是如此。

那么,这个运作机制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越是担忧,越是强化

如果对你说:“现在不许在脑子里想象兔子”。

很显然,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兔子的画面,而并非“不许想兔子”的画面。

明白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就很容易知道为什么越是强化的东西,越容易以你不希望的方式去呈现。

孩子要去参加一场重要的考试,母亲对着孩子说“千万不要紧张,不要粗心”。

于是,本来没多紧张的孩子听到“紧张”、“粗心”两个关键词,马上就紧张起来了。

进了考场,整个人的状态是紧绷的,放松不下来。在这种状态下,做不到认认真真,看题目也显得很粗心。

成绩出了,妈妈可能会说,“叫你别紧张别粗心,你看看,题目都漏了”。如此循环往复。

父母长期在孩子面前忧心忡忡的力量是强大的。

总是出于担忧可能出现的不好的结果,把能量全部积聚到这个不期待的结果上,瞬间就把对事情的关注从一个很大的面聚焦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反而锚定了失败。

在他们的内在,无法对自己做好这件事情充满信心,反而是跟父母一样,各种焦虑和担心,就容易呈现一个不符合预期的结果。


越是担忧,越是不信任

父母对孩子的事情忧心忡忡,还透着一种不信任和隐藏的控制感。只不过,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

我在对你担忧的时候,潜台词是——

“这件事我不相信你能够做好”

“没有我,你什么都干不好”

“你还是回来,乖乖地让我帮你吧”

甚至是,“请继续接受我的控制,可好?”

我担心你的时候,也是我正在自恋的时候。

我不仅对你现在的情况有所判断,还对你未来的情况做出了判断。

不是我不给你自由,是你不值得相信。

然而,对此,孩子会有什么感觉呢?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每当父母对孩子特别不放心,免不了各种担忧和叮嘱的时候,孩子经常会特别的不耐烦,甚至是莫名其妙的生气。

父母有的时候不理解,认为孩子害怕自己唠叨,但态度上让自己难以接受。

“我不就是关心他吗?为什么态度这么差?”

其实,孩子并非仅仅害怕唠叨[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这里暗含着自主权和信任感上的争斗:

“为什么你总是不相信我能干好这件事?”

“这是我自己的事情,请你闭嘴!”

每个个体都是通过一点点做成某些事情获得掌控感和自信心,父母的这种不信任感会大大引发孩子的挫败感,即便是成功完成了某些事情,也深深感到是不被信任和祝福的。


你对孩子的担忧,正演变成一场诅咒

比较常见的是,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全家人都往往会忧心忡忡。

“怎么还不好?怎么还不好?”

孩子最需要的根本不是大人的担忧,他最需要的,其实是安静地养病。

大人的这种担忧,会极大地干扰孩子抗病的场能,反而延缓了孩子康复的速度。

有些家长恨不得治疗方式下去立马见效,病急乱投医,过度干预,遭殃的都是孩子。

所以一旦遇到孩子生病,选好治疗方式之后,千万别太心急,越是急,越是帮倒忙。应该做的就是静下来,给孩子良性的空间去康复。

如果你知道担忧就是诅咒,还愿意担忧吗?

祝福和相信,才是你能给与的最好法宝

前不久,孩子要离开父母去参加一个独立营,因为要到外地去住几天,很多爸爸妈妈都表现出了各种担忧。

还好,这个团队的组织者是有经验的,一一拒绝了家长们提出的跟队要求。

从后来的情况看,父母们的担心的确是多余的,孩子们不仅玩得异常开心,还比平时吃饭更好,团队意识更足。

回程的时候,因为堵车,车程长达八九个小时,孩子们虽然累,但都坚持下来了。看到这些,父母们突然觉得是自己低估了孩子的潜力,过分担忧了。

当然,我们不提倡父母担忧并不是说要盲目乐观,这些都建立在我们已经为“可以为”部分的基础之上。

比方说,你担心孩子把水泼了,

可以说“真棒,端平一点”亦或是“拿稳杯子”,

担心孩子吃冰淇淋生病,

可以说,“我们少吃点更健康一些”。

当然,语言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你要对你说的话或者念头深信不疑,这样,才会真的形成良好的支撑。

带着父母的信任和祝福,孩子能把精力集中在所做的事情上,加上父母有积极的心态和正面的语言,孩子很容易关注美好的事物。

有利于完成这件事情的人和事,也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心态好的人,往往运气好”。

因为他们对于一件事情,沿袭了父母的乐观和积极,除了脚踏实地地做,不把精力浪费在担忧和恐惧上,可以集中精力、信心满满地做眼前的事。

而孩子们在信任和祝福的气氛中达到想要的结果,又会形成良性循环。

知道这个秘密以后,只要是想起来的时候,我都会对我的孩子说以下的语言:

“祝福你体验健康丰盛的人生”。

当然,我的这种祝福会一直持续不断地送给他。您也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