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孩子低龄留学现象中的特殊剪影
正在美国波特兰市做为期半年小交换生的上海男孩孙涵阳,正和他的美国寄宿家庭闹脾气。
才10岁的他,已经能用清晰流畅的英文表达自己的感受,虽然这些感受多半是愤怒、不安与无力。“我不要不同!不同对我来讲就是坏事!”
孙涵阳所指的“不同”,是到美国留学后课堂变得崩塌式的简单,以及课后作业、各类培训大幅度减少。他一下子变得有太多空余时间,可以睡觉,可以玩耍,可以发呆,这和他在国内的生活截然不同。
可以想象,在上海,孙涵阳也是如汤笑嫣一般被全方位培养的孩子,被兴趣班包围是常态。
但有所不同的是,孙涵阳早已习惯甚至接纳了这种紧锣密鼓的安排,因为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他需要这些东西让自己强大。
“我要求上更多的课,做更多的作业。” 孙涵阳静静地提出抗议,他的美国寄宿妈妈一脸无奈。
在“冷战”期间,美国妈妈找来了闺蜜一起商量对策,她谈道,孙涵阳的家庭始终在围着这一个孩子转,所有的安排都以孩子的教育为中心,这反而造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变得过于自我为中心。
在汤笑嫣的故事中,汤爸爸也提出过类似担忧。
转变为全职妈妈后的妻子,将一切的重心都放在培养女儿成材,在孩子不堪重负的同时,大人也悄悄丢掉了自己。
孙涵阳一直与美国寄宿家庭僵持着,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此次交换留学项目的中方工作人员出动了,他们联系上了孩子在国内的父母,想通过父母的劝说来缓解局面。
“儿子,你记住,你将来是要出国留学的。留学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感受不同的文化,接纳各种不同......”
隔着屏幕,孙涵阳的父母你一句我一句地劝着。对于儿子的“叛逆”,他们也显得有些无奈。
不逼孩子学吧,孙涵阳压根儿不会有如今的英文流利、成绩优异;但逼孩子学,谁都没料到会出现物极必反的情况,按照父母的期望出了国,反而倒变得不适应。
据纪录片中提及的数据,近年来,出国留学已日益在中产家庭中成为常态,而小小年纪就被父母往国外送的“降落伞一代”,更在十几年间增长了60多倍。
孙涵阳在短期交换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可能只是新时代孩子低龄留学现象中一个特殊的剪影。
在这股无法逆转的浪潮中,原生家庭教养模式带来的影响,竟会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无限放大。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教育特色盘点,低龄留学有哪些优势
- 别再让“孔融让梨”毁了孩子,新时代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竞争意识
- 当“中国式父母焦虑”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孩子来说是福还是祸?
- 打开留学新视角,新加坡幼儿园让您的孩子赢在起步线
- 低龄儿童学英语的黄金优势!为什么越小的孩子越应该学英语启蒙?
- 低龄孩子的社交活动,父母如何引导?
- 孩子一不如意就打人踢人惹事成性?说下每个娃必经的暴力时代?
- 孩子上大学并坚持要留学,工薪家庭,经济上已捉襟见肘,应该让孩子知道家里的真实的经济状况,不让他去留学吗?
- 孩子不再亲近妈妈,心理学家表示这是孩子成长的正常现象
- 孩子不经夸?每次夸赞孩子后成绩就下滑,这种现象你有吗?
- 孩子们需要哪种能力?时代变化,教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
- 孩子出国留学时,作为父母心里是怎样的感受?
- 孩子出现这三种现象,家长必须强硬介入,积极纠正
- 孩子到底要不要出国留学?别再盲目了,你的孩子真的适合留学吗
- 孩子又乖又懂事?家长要开始警惕了,小心“儿童亲职化”现象
- 孩子成绩止步不前?是“高原现象”到了,要及时给孩子“充氧”
- 孩子成绩骤降,究竟何为“三年级现象”?
- 孩子成长关键期,阅读中游戏穿插培养孩子逆向思维及创新力
- 孩子爱啃指甲,本以为是正常现象,了解真相后给我上了一课
- 孩子考试不是第一,父母别责怪,懂得“第十名现象”孩子发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