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孩子的社交活动,父母如何引导? 不善社交的父母如何带孩子
有位妈妈留言说,四岁多的儿子总能从别的小伙伴那里要来玩具,比如小汽车什么的,儿子想要就会问别的孩子能不能给他,别的孩子虽然会有些不情愿,但还是会给他。整个过程,成年人没有任何干涉。另外,儿子自己的玩具又好像很少能送给别的小朋友,也很少有孩子能想起来找他要。
虽然感觉孩子们好像玩得还很开心,但是这位妈妈总有些担心,自己家孩子会不会侵犯了其他孩子的边界?是否要告诉他不能这么做?
这其实是低龄孩子在社交活动中,大人应该如何看待及予以引导的问题。
那么,首先,我们需要觉察自己。
比如,这位妈妈提及的要玩具会不会侵犯边界,这个我们还得根据孩子的状态来判断。比如,你自己家的孩子当时可能就是简单的想要去玩一下玩具,甚至是迫不及待的想玩到玩具,他并没有入侵对方边界的意思。
同时,别的孩子会有些不情愿,还是会给他。这里的不情愿,是对方孩子的感受,还是说是我们成年人的投射?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
孩子大概在两岁左右,就开始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孩子的边界和物权意识背后的心理动机是独立的需求。独立,就是想要把自己和父母区分开,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确立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孩子的自我意识的诞生。
这个过程需要反复确认,孩子常常就会在他们的社交活动之间完成这个过程。
我的一位朋友,他家的孩子大概5岁,父母都很宠爱孩子,就给孩子买了很多的玩具。但是,他们家孩子到了别人家玩,也几乎是会把小伙伴家里所有的玩具都翻出来玩个遍,甚至离开的时候还想带走几样玩具回家。哪怕那个玩具他自己也有,又或是父母答应他给他也买一个,但是他仍然想把玩具带回去。
对于低幼的孩子来说,对玩具的探索和好奇,是吸引孩子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可能就是他和同伴在玩耍的过程中,玩具承接了他们的情感,他想带走玩具,其实是想保留和同伴玩耍过程的的开心。
还有位网友分享说:她家三岁多的孩子,跟着爸爸空手出门下小区玩,然后在小区里头和大一点点的几个孩子玩。先是找小朋友借了一辆小车玩,接着又用这辆小车成功的换到了另一个孩子的超人玩具。后来他又拿着超人玩具,跟另外的一个小男孩换了个声控机器人玩具。
最后是因为要回家吃饭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当时孩子爸爸也很吃惊,后来又从小区的便利店买了点零食,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就是这群孩子玩得都特别开心,还舍不得分开。这其实就是孩子在社交活动中,他们自发发展出来的社交能力。
所以,幼儿在社交活动中的自主权,尽量还是交给孩子自己来主导,成年人更多的是通过观察和关注孩子的情绪来陪伴孩子,不要过早地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随意的干扰孩子的能力发展。
如果说,父母觉得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去做点什么的话,可以考虑为孩子的社交行为提前做些准备和善后的工作。
比如,在带孩子出门的时候,也带一些孩子们爱吃的小食品,可以跟其他小朋友分享的玩具等。当你的孩子和小伙伴互动需要交换玩具的时候,那么他的后方就有了支持。即使是交换不成被拒绝了,他也还有属于自己的东西玩或吃。
另外,如果别的孩子因为你孩子暂时拿走了他的玩具,表现出沮丧或者不高兴的时候,你还可以问问孩子是否在带出来的玩具当中也挑选个和对方交换来玩,这也是成年人为孩子起了一个榜样的作用。
如果觉得有必要的话,还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规则意识的教育。例如,在事后跟孩子一起回忆他向别人要玩具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肯定他的开心和社交的能力,同时,也引导他也站在对方孩子的角度来感受一下。如果自己心爱的玩具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拿走,会是什么样的心情。然后看看自己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在自己得到想玩的玩具的同时,又让别的小朋友也乐意。
相关文章
- 孩子总是“落单”,难以融入集体活动?父母应教娃正确的社交心理
- 孩子“人来疯”,有客来就闲不住?父母正向引导,让孩子乖乖配合
- 孩子“人来疯、自来熟”?别急着纠正,适当引导能培养出社交高手
- 孩子“嫌家贫”,因攀比心太强,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别太较真
- 孩子“爱逞强”不是坏事,但有时让父母很头痛,4个方法正确引导
- 孩子“认生”有哪些原因?父母这样做,能让孩子远离社交恐惧症
- 孩子上大学总要钱,父母纵容与拒绝都不好,正确引导是关键
- 孩子不守时该怎么办?父母应该正确的引导,学会时间管理很重要
- 孩子做错事推卸责任,可能是“受害者心理”作祟,父母要正确引导
- 孩子和你不亲近,还在强行伪沟通?父母的“情感引导”是关键
- 孩子处处争第一不好吗?对于孩子的“猴王心理”,父母要善于引导
- 孩子害怕失败不肯尝试,父母除了着急,引导孩子正确归因是关键
- 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父母的正确引导是关键,让孩子建立格局
- 孩子并没有“天生性格”,大多是父母引导,你知道正确方式吗?
- 孩子开始“臭美”时,“审美敏感期”到来,父母需正确引导啥是美
- 孩子总犯错不听话,父母该如何利用“情绪引导”来促使孩子优秀?
- 孩子总犯错不听话,父母该如何利用“情绪引导”来促使孩子优秀?
- 孩子成长有无限可能,父母正确引导,孩子的破坏力就会变成创造力
- 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家长应该如何引导?聪明的父母让孩子体验
- 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家长应该如何引导?聪明的父母让孩子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