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和不同年龄的孩子交谈 怎样和不同年龄的孩子交谈
9~18个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刚刚学会用手,便迫不及待地到处尝试,眼前的任何东西都想碰一碰,但这并不是有意捣乱,只是对身边的一切都十分新奇而已。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因此特别需要有人看管,以免受到意外的伤害。此时父母的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瞪眼睛或皱眉头就可以让小孩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没有必要给他们做更多的解释,只需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明确的答复(可以或不可以)就行。这个时候,你一定要耐住性子,有时一个信息需要重复几遍甚至几十遍,他们才能记住。完全没有必要为此发脾气,因为孩子还没有更多的理解能力。一般来说,能够较早度过这个阶段的孩子,到3~4岁时就会比较听话。
18个月~2岁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喜欢展示自己的“威力”,开始学会顶嘴,并且具有攻击性。如果说9~18个月时他们还是“冒险家”的话,现在可就成了“入侵者”和“灭绝者”。你会发现他经常打甚至咬其他小朋友,为了好玩而揪小狗的鼻子或尾巴。这时孩子的心智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不是哭就是闹,令人头疼。不妨时不时让他们碰点钉子,让他明白花瓶掉在地上会摔碎,小狗不是玩具,咬人会使别人受伤等等。为了摆脱纠缠,你还可以试图向他说明,规矩并不是爸爸、妈妈定的,它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无论什么人,都不能伤害别人。同时他自己也受这些规矩的保护,比他大的人也不能随便欺负他等等。这个时期是对父母耐心的一次考验,千万不要动不动就大发脾气,这样做非但于事无补,还会将暴躁的性格传染给孩子。平息怒火,耐心地向他解释原因,效果会好得多,这样还能让孩子学会自我克制。
2岁半~5岁。这是个问题成堆的年龄,几乎每句话里都有个“为什么”。此时,在教育孩子时应比以往更注重方式、方法,要使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孩子开始向外界,尤其是身边的人模仿学习的时期,因此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及孩子在和什么人接触。从这个时期开始,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正常活动,比如当他正在画画时,你可以先提醒他,不久就要吃饭了,而不是要他立即放下手中的画笔。在家庭生活中也应给予他们一席之地,暗示他们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管理自己。但注意不要模糊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界限,要使他们明白,父母在家里具有绝对的权威。
相关文章
- 学会“体验式育儿”,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会收获更多
- 学会了考试作弊?我的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
- 学会保护自己,四种情况下,告诉孩子不要善良
-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 学会倾听,鼓励帮助孩子成长
- 学会分析儿童核心能力,让孩子发展更全面
- 学会把孩子当成客人一样对待
- 学会播音主持,让孩子成为最闪亮的舞台明星
- 学会正确爱孩子
- 学会给孩子贴优势标签
- 学会自我反省,孩子才会不断进步,但这4个动作,需要家长协助
- 学会让孩子参与家庭会议,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获得更多的成就
- 学会让孩子感受到爱
- 学会这3招,变成孩子喜欢的好父母
- 学会这些急救方法,关键时候可以救孩子一命!(系列三)
- 学会这几点,不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 学会这招,再不听话的孩子也会乖乖吃饭睡觉
- 学会这道菜之后,孩子隔三差五让我做,味美下饭,做法简单,太赞
- 孩子13个月学会做家务,我估计生了个“假”女儿
- 孩子4岁比1岁时更离不开妈妈?分离焦虑和年龄有关,家长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