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同学间常玩小游戏,13岁女孩瞬间耳聋:孩子耳朵脆弱要当心

2020-02-02 17:26:04孕产
耳朵是是身体上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但有些时候,它也十分脆弱,家长们可要当心孩子的耳朵健康。最近,海宁市一个13岁的女孩欣欣(化名),因为同学的一场小玩笑,瞬间耳聋。课间休息的时候,坐在欣欣后面的同学掏出一袋面包,袋子鼓鼓的,密封得很好。

耳朵是是身体上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但有些时候,它也十分脆弱,家长们可要当心孩子的耳朵健康。

最近,海宁市一个13岁的女孩欣欣(化名),因为同学的一场小玩笑,瞬间耳聋。

课间休息的时候,坐在欣欣后面的同学掏出一袋面包,袋子鼓鼓的,密封得很好。

同学用力一拍,把袋子给挤破了,发出了“嘭”的一声,声音很大,响彻了整个教室。

这是一种同学们都爱玩的游戏,大家觉得这巨大的声音很酷。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意外发生了。坐在前排的欣欣突然觉得右耳产生疼痛,痛感剧烈,还有一阵一阵的耳鸣声,到后来甚至连声音也听不见了!

欣欣马上被送往医院的急诊科,医生经过检查后发现,欣欣是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又经过仔细询问,医生了解到,欣欣的之前的听力一直没有问题,造成耳聋的罪魁祸首就是拍破袋子时的巨大声音!

医生解释道,这是一种震爆性耳聋,一声巨响后,产生了一阵冲击波,它沿着欣欣的耳道传递到鼓膜,最终伤害了内耳神经,导致听力受损。

医生还遗憾地表示,欣欣右耳恢复完好的概率只有50%,可能将来再也听不到声音了……

家长们可能很难相信,仅仅是拍破袋子的声音就能让一个孩子耳聋?那教室里的其他孩子呢?日常生活中的放鞭炮之类的情况呢?

其实,儿童的耳部结构发育还不完善,比不上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而发生震爆性耳聋,和声源的距离、方向,个人的身体情况都有关系。

因为,虽然不是每个人在听到巨响时都会产生震爆性耳聋,但每个人都存在这种可能性,特别是年幼的孩子!

所以,在将要遇到巨大声音时,家长们一定要让孩子做好保护措施,捂住双耳,张开嘴巴,减小冲击波的伤害,可不能去赌运气。


这些行为,可能伤害孩子耳朵

除了巨大的声音会对孩子的耳朵造成伤害以外,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行为也可能产生风险,家长可要注意了。

1. 给孩子掏耳朵

很多家长都爱用棉棒给孩子掏耳朵,但这可能会对耳朵造成伤害。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平均每年有1.3万名儿童因为使用棉棒导致耳朵受伤,而被送进医院。

其中有16%都是父母造成的,还有77%是孩子自己给自己掏耳朵时受伤了。

用棉棒掏耳朵,很容易造成鼓膜穿孔,还会将一部分分泌物推向鼓膜,更容易产生耳垢来堵塞耳道,这样可能影响听力,损伤耳道等。

之前宁波有个年过五旬的男性,30年来每天都要掏耳朵,结果耳朵聋了。

一般来说,耳道会自然清洁,但如果真的有必要人工清洁,可以使用专门清洁耳道的滴液产品。

2. 噪声性耳聋

提到噪声,人们总想到工地生产等,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身边的噪声绝对不少,可能会影响到听力。

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买一些有声音的玩具,而且是声音越大越好,比如说某些玩具手机,发出的嘈杂音乐可以说是震耳欲聋。

让孩子暴露在这样的噪声下,只会损伤他们的听力。

还有的家长,喜欢用电子产品“打发”孩子,顺手连耳机也一起给了,只图自己清净。

但欧盟的调查显示,孩子如果带着耳机听声音乐,声音超过85分贝,时间超过30分钟,就能引起暂时性的听力下降;

如果每天听90分贝的音乐超过1小时,长时间后就会导致听力永久丧失!

3. 用药不当

之前,央视播出过一则公益广告,其中一位5岁的小朋友诺诺对着镜头说道:

3年前我发高烧用药不当后,我的听力越来越弱,我知道声音都在我身边,我很努力听,不过就是听不到。

对体质弱或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有些药物对他们的耳部的听觉神经有很强的毒害作用,有时乱用抗生素,也可能会导致耳聋。

根据《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因为用药不当,我国每年有3万名儿童因此耳聋。

4. 被打耳光

很多家长在教训孩子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个耳光扇过去,有时候生气,下手重一些,孩子的脸色马上就出现了红红的掌印。

但这样的行为,也可能导致孩子耳聋。

当家长打孩子耳光的时候,手指要是打到了耳眼,就会瞬间产生一股气流,冲击到耳道深处,甚至击穿鼓膜!

之前河北有个初中学生,因为撞到了一名同学,被对方扇了30多个耳光,之后耳朵一直嗡嗡作响,医生诊断是轻度耳聋!

如果失去了听力,对孩子的伤害是极大的,家长们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耳朵,避免这些可能产生危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