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玩游戏输了就发火,父母该如何避免孩子养成“玻璃心”?

2020-01-30 17:00:04孕产
三个家庭一起聚会,孩子们都在玩抢凳子游戏,有一个五岁的孩子两轮都没有赢,于是就很生气,他一边喊“我不玩了!我要回家!”一边拉住妈妈就要回家。妈妈连忙安慰他,说这游戏没什么了不起的,玩不好就玩不好,又给了孩子好多零食孩子才平静下来。这位妈妈一边给其他人道歉,一边说,这孩子就是要强。

三个家庭一起聚会,孩子们都在玩抢凳子游戏,有一个五岁的孩子两轮都没有赢,于是就很生气,他一边喊“我不玩了!我要回家!”一边拉住妈妈就要回家。

妈妈连忙安慰他,说这游戏没什么了不起的,玩不好就玩不好,又给了孩子好多零食孩子才平静下来。

这位妈妈一边给其他人道歉,一边说,这孩子就是要强。

一位高一的女孩数学没考好,平时都是90多,这次考了70多,哭得特别伤心,妈妈不知道怎么安慰,于是上网求助。

这样的家长、这样的孩子、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无论发生了什么,父母一看孩子受到点委屈、不如意,就想尽一切办法弥补和安慰孩子,于是,造就了孩子的“玻璃心”和零抗压能力。

这些孩子如果事事如意就表现得温和可亲,一旦受挫,就有可能情绪崩溃。

但是,我们都知道,孩子这一生会遇到大大小小无数的挫折,父母不可能一直保护孩子免受挫败感的伤害。

一位妈妈说,以前为了让孩子晚点接受现实的打击,少受点挫折,花费了很大力气,结果后来发现根本不可能,反而是让孩子自己应对效果更好,孩子变得更冷静、更开心也更坚定了。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教会孩子正确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处理好因此产生的挫败感、沮丧等负面情绪,就是帮助他们get一项很重要的生活技能,帮助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儿童心理学家维迪亚·拉古说,学会应对挫折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的技能。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们需要学会应对挫折的技巧,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帮助他们。

理解和支持

当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父母首先要摆正心态,明确自己的定位。

父母这时候最应该做的不是立马安慰孩子的情绪,让孩子避免感受到挫败或者沮丧等等,而是应该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理解和支持,这样孩子才能有勇气去正视这次挫折和失败,并通过努力克服它。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理解和支持?

首先一点,父母必须要做到——倾听。

当一个垂头丧气、充满挫败感的孩子跟你沟通的时候,他需要的不是建议,也不需要有人来告诉他怎么做是对,怎么做是错。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倾听,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要打断孩子,也不要不以为然地给出建议。孩子意识到你在专注地听他说话,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了。

等孩子情绪平复了,再和孩子一起讨论整件事情,帮助孩子理解整件事情发生的原因,找到应对的方法。

要让孩子感受到支持和理解,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共情。

注意,是共情不是同情,很多时候大家都容易把二者混淆。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因为没考好就崩溃大哭的女孩儿,当她说,“我没戏了,我真的学不好数学!”这个时候,父母一般都会立即鼓励孩子说,“没有啊,我觉得你很棒!”这样的反馈其实就是基于同情的心理,而且对孩子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如果父母能够做到共情,那么应该跟上孩子的节奏,这么回应,“你觉得自己很差劲吗?那你觉得是哪方面做的不够好才让你有这种感觉呢?”

每当孩子感受到挫败的时候,他都会倾向于给自己贴个标签,心理上觉得自己就是不擅长这方面。

这时候父母的反应至关重要,如果能够用心聆听孩子的真正需求,引导孩子客观地看待遇到的挫折,就能够帮助他们更理性地应对这些负面情绪。

父母当然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孩子的支持,简单的摸摸头、一个拥抱,或者只是静静地陪他坐着,这些都能够让孩子感受到你随时都在陪伴和支持着他,这对于挫败的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

引导孩子积极看待挫折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和支持,他可能会更愿意沟通,这个时候父母可以选择通过自己相似的经历,来和孩子产生共鸣。

朋友家孩子小元最近一直闷闷不乐,因为他所在的篮球队已经连输三场比赛了。

但是他爸爸并没有选择立即去安慰他,也没有就比赛失败直接给出建议,而是和小元分享了自己曾经输过比赛的经历。

小元虽然仍不开心,但是听到爸爸也输了比赛,还是很感兴趣,也问了很多问题。

小元爸爸没有浪费这个机会,他告诉小元失败就是机会,这次比赛输了,说明你还有成长的空间;也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再训练提高自己的水平。

之后,他才和小元一起回顾比赛中失分的场景,甚至鼓励小元把它画出来,然后分析哪里还有改进的地方。

这个过程中,小元爸爸一直明确的是,孩子才是主角。

他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了理解(有相同的经历)和支持(一起寻找提高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孩子在面对挫折时全面思考、正确应对的能力。

引导孩子突破思维定势,积极地看待挫折,可以帮助孩子把更多精力放在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上,而不是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挫败感中,止步不前。

给孩子体验受挫的机会

丽丽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康康5岁,女儿娜娜3岁。

上周末一位朋友从国外给康康买了一个恐龙模型,考虑娜娜是女孩就没买。结果平时都是有求必应的娜娜闹翻了天,非要一个一模一样的。

丽丽没办法,只能带着娜娜逛遍所有的玩具店,但是最终也没找到一模一样的。娜娜回来的路上声嘶力竭地哭了一路,直到累睡着。丽丽也已经筋疲力尽。

心理学研究表明,很多孩子之所以心理上很脆弱,在受挫的时候表现得很激烈,是因为他们习惯于被“即时满足”。

即时满足是指,孩子一旦想要什么,父母就立即帮助他达成心愿。

比如,孩子要个玩具,就立马去买;孩子要吃饺子,哪怕已经做好了饭也要立马重新做等等。

哪个做父母的忍心让孩子哭的撕心裂肺呢?

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即时满足造就了孩子的玻璃心。

据调查,目前我国有46%的孩子在家庭和学校里表现出脆弱的倾向。

小时候稍不顺心,就大吵大闹,严重的可能哭到喉咙发炎;长大了遇到挫折就逃避,甚至抑郁;工作中受了批评就甩手不干,宅在家里啃老。

这些都是因为父母从未让他们体验过受挫的感觉,以至于小小的挫折就可以让他们一败涂地。

父母习惯性的即时满足会让孩子认为这个世界都是这样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早一点让孩子体验到受挫的感觉,对他们百利而无一害。

父母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就有意识地克制自己即时满足的习惯,给孩子机会适当体验受挫的感觉,这样就可以帮助他们避免玻璃心,更健康地成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如意,当孩子感到挫败的时候,陪伴在他身边,帮助他找到战胜挫折、走出困境的办法,才是父母最应该做的。

我是森兰姐姐,持续学习和分享教育知识、育儿经验,欢迎关注,接收更多精彩!

觉得有用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