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尊重孩子,从尊重孩子的心灵做起

2019-12-15 22:00:03孕产
昨天跟孩子聊天,我建议她考一个教师资格证,她依然坚持自己不喜欢老师这个职业,对此我也无可奈何,不能强求是我们娘俩平等交流的基础。社会发展到现在,中国的家庭教育正在从“专制型家教”向“民主型家教”迈进。“尊重孩子”的字眼,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口中。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昨天跟孩子聊天,我建议她考一个教师资格证,她依然坚持自己不喜欢老师这个职业,对此我也无可奈何,不能强求是我们娘俩平等交流的基础。

社会发展到现在,中国的家庭教育正在从“专制型家教”向“民主型家教”迈进。“尊重孩子”的字眼,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口中。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中国,封建伦理的“父为子纲”导致了家庭国家化的家庭人伦关系,家长用主宰一切体现对子女的“关心”,孩子用唯命是从表现对父母的“孝顺”。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传统的家庭人伦关系被慢慢改变。在很多家庭中,传统的正三角家庭模式颠覆性地变为了“倒三角”的家庭模式,孩子处在家庭金字塔的顶端,予取予求,越来越多的“小霸王”“熊孩子”出现在社会生活中。

过犹不及!如果说父为子纲的家庭伦理是封建糟粕,应该予以摒弃。那么,这种反常的孩子主宰家庭走向的模式更应该被抨击。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既尊重孩子的意愿,又不放纵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呢?

笔者认为,尊重孩子,首先要从尊重孩子的心灵开始。

我们以青春期孩子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怎样给予孩子心灵的尊重。

一、保护孩子的个性发展,不要希望孩子成为另一个自己,更不要把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延续到孩子身上。

我曾经看过一档家庭调解节目,在节目中,那位父亲喜欢唱歌,喜欢到即便赚不到钱也要不顾家四处去唱歌,总希望参加唱歌选秀一战成名。

他的儿子上高中后,他忽然发现他的梦想又多了一种实现的可能。于是他不顾妻子反对,执意让儿子学音乐,参加艺术类高考。妻子因为无法负担高昂的学费,无奈提出离婚。

节目的最后,男人同意尊重孩子的意愿,并承诺如果孩子愿意学习音乐,他会承担赚学费的责任。

他的承诺能不能兑现先不说,他的初衷就错了。

遗传基因可能会让孩子身上有许多父母喜欢的品质,但是父母首先要明白孩子不是另一个自己,他是一个独立的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从人才学的角度讲,越有个性的孩子,将来越有可能具有创造性。

二、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甚至“隐私”,不要做讨人嫌的父母,想法设法打探孩子的事情。

我有一个朋友,有一天很苦恼地跟我说:“我女儿跟我冷战一周了,你给我想个办法,看看怎么缓解。”

事情的起因,是有一天朋友看到孩子的手机扔在沙发上,她头脑一热,拿起手机试了几次开机密码,结果就让她试中了。手机开了自然就可以查看内容了,她就控制不住地看了孩子的微信和QQ聊天记录。结果,被孩子发现了,就出现了冷战的状况。

别抱怨孩子不跟你交流,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闭锁性”是他们的心里特征之一,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是他们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在那些不允许“侵犯”的空间里,大多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秘密,他们只是想独享自己的“心灵空间”而已。

退一步讲,如果家长不是粗暴地用各种方式探查,而是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的心灵世界。或许孩子感受到你的真诚,反而会把你当做朋友主动跟你分享。

三、宽容孩子的“逆反心理”,顺应引导,而不是强制干预,我们重点说一下这一点。

其实,逆反心理不独有青春期的孩子有,而是人人都有。

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

对于成长中的青春期孩子来说,“逆反心理”可能在他们身上表现更明显一点。这是因为他们开始有了成人感,不愿意一言一行都听命于家长,总想体现自己思想上甚至行动上的“独立性”,所以在有的家长看来,自己的孩子越来越犟,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而因为他们的世界观并不成熟,所以有时候他们会表现地更为偏激。

对于孩子的逆反,我们不能一味迁就,自然也不要谈虎色变,逆反心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关键是要顺应。

一代催眠大师艾瑞克森,有一个经典的利用逆反心理来引导他的马回马槽的故事。

埃里克森家有很多马,仆人们在牵着马回马圈的时候,有的马会使劲往后退,不肯进马槽。这时候埃里克森所用的方法是:牵着马,让马头向着马槽相反的方向使劲拉,这匹马就使劲地向后退。于是他稍微一松马绳,马就向后退一步,再拉再退,很快的,这马就退回到马槽中了。

这就是艾瑞克森非常出名的利用逆反心理进行合理诱导,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的一个典型案例,或许我们的家长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四、尊重孩子的心灵世界,还要正确地看待孩子对异性的感情。有很多教育学者认为,“早恋”的说法并不正确。

孟子说:“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生理发育成熟的同时心理也在快速发展,他们不但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貌打扮,对异性也有了朦胧的好感和好奇。

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男女交往表示理解,心头却总是悬着一把剑,害怕孩子把握不住尺度,干扰学习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那么,家长要做的,就是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引导,以朋友的态度对孩子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女儿14岁生日那天,专门给女儿写了一封信,用童话般的语言告诉她“什么是爱情”。

他在《爱情的教育》一书中这样写道:“我坚信不疑的是,高尚的爱情种子需要在年轻人产生性欲之前好久的时候,即在他们的童年、少年时期播在他们的心田里……爱情,是人道主义最严峻的考试,我们应当从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起培养他去迎接这场考试。”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在家庭教育中,不但父母之间要人格平等,父母与孩子之间也应该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专横的家庭教育和放纵的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民主型家庭教育,从对孩子心灵真正的尊重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