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宝宝哭闹发脾气,先别急着哄!试试这样做

2019-12-13 13:26:04孕产
转载于年糕妈妈辅食前些日子,胡可儿子安吉的一段视频刷爆了朋友圈:安吉在练钢琴的时候,一首“小星星”怎么都弹不好,急的直抹眼泪,老妈以为肯定练不下去了,可是下一秒,他就用他的小肉手揉着眼睛,泪眼婆娑的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弹好!

转载于年糕妈妈辅食

前些日子,胡可儿子安吉的一段视频刷爆了朋友圈:



安吉在练钢琴的时候,一首“小星星”怎么都弹不好,急的直抹眼泪,老妈以为肯定练不下去了,可是下一秒,他就用他的小肉手揉着眼睛,泪眼婆娑的下定决心:

我一定要弹好!

老妈胡可感动的发了微博:



你说,别人也是哭,但是哭完接着学啊……

谁不想要这样的娃!

回头看看自家那位:

搭积木搭一半倒了,哭;

想要的玩具没买到,哭;

玩游戏输了,还是哭……

重点是哭完就结束了,直接放弃。

怎么别人家的娃就知道坚持,

自家娃就总放弃呢?

娃太小?性格问题?

没那么简单,这些都和一项重要能力有关。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 30 年的研究发现,

面对挫折与困难,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在于人的心理弹性能力,俗称抗挫力(Resilience)。

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人应对挫折的能力。

世界知名的 TED(环游会议)演讲中,美国“天才奖”亚裔女科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 AngelaLee Duckwort 特别强调:



经过了长期研究和大量的案例分析得出,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长相,应对挫折的能力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

简单来说:

一个孩子是否知道 3+2=5 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是否愿意在第一遍回答成 3+2=4 之后重新尝试,直到得出正确答案为止,这面对困难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一位从教多年的小学老师告诉我:根据他们的经验,那些遇到难题容易放弃的孩子,其实在入学、甚至更早的时候就有了苗头:

你看,

小时候搭积木、玩拼图,一遇到困难就不玩;

上学后,遇到不会的题目就放弃;

工作后,遇到挑战就退缩;

生活中,遇到挫折就崩溃。

发现相通的地方了吗?

是不是都在遇到挑战时选择退缩、放弃?

也许背后的思维模式都是相似的:“我不行,太难了,放弃吧”,变换的只是遇到的问题而已。



而一个从小遇到挫折就能很快平复心情、分析原因、再次尝试的孩子,

当积木换成应用题,

游戏变成难搞的项目,

那个每次助他战胜难关的能力会一直在,那个能力会替你守护孩子,伴其一生。

所以,抗挫力,是每个父母都要早点重视培养的关键能力!

抗挫力这么重要,怎么培养?

说到抗挫力的培养,前段时间听到著名情商教育专家张怡筠博士的一场讲座,听下来让我惊讶的是,原来我们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抗挫力时,做的都是错的,甚至看似当下有用,其实错得更深!

01

挫折教育≠制造挫折

读懂孩子受挫心理+搞清支持策略才是王道

有的家长担心:是不是孩子生活太顺利而变得娇气,于是故意在生活中给孩子制造一些困难。

结果呢?当孩子发现自己总是“做不到”时,就会对自身产生怀疑,甚至变得更加无助、自卑。

张博士说:

抗挫力培养的关键不是刻意给孩子制造挫折,而是父母怎么陪孩子一起面对挫折。



孩子的生活里不缺挫折,你需要的是:有人带你一起读懂孩子受挫时的具体心理、清晰具体支持的策略是什么。

02

抗挫力强的孩子受挫不可以崩盘?

No,反弹复原力最重要!

有的爸妈说,遇到困难就哭鼻子,怎么锻炼抗挫力?不许哭!

张博士却说,根据她们团队的研究,抗挫力强的孩子往往不是遇到困难死扛不哭,相反,恰恰是懂得如何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能事后很快“反弹复原”,然后再次尝试的那一波。



这个失败——受挫——崩溃——反弹——再尝试的过程,越小龄的孩子,父母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就越重要,尤其是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愤怒管理”,以及帮助孩子愿意再尝试的方法。

03

遇到挑战,拼命鼓励,推他一把?

“自我效能感”强的孩子会自带加油泵!

看到有文章说:成人不能一味打击,要多鼓励孩子,很多老父亲老母亲开始加戏:

孩子遇到挫折束手无措时,只知道在旁边拼命呐喊:“孩子,加油,我们相信你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的!”



换作你是孩子,这时候父母“空洞”的鼓励,会不会反而徒增更大的压力?担心自己解决不好辜负了父母的期待,而变得更加焦虑?

张博士告诉我们:鼓励要看时机和方式,宝贝在克服困难时的“自我效能感”,即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的信念,如何帮他形成,往往比空洞的鼓励更重要。

毕竟孩子一生的路还很长,你不可能永远陪伴左右,做他的啦啦队!

看到这里,忍不住感叹:做父母好难。

又想磨练他,又怕伤到他。

稍不注意,就会做错,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