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对这些,孩子不再疏远你!
我们做父母的都期盼着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可孩子长大了,却与父母疏远了,尤其是初中时代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说不到两句话就开始顶嘴或者干脆冷战不说(除了要钱)!让一些家长很苦恼,经常和我抱怨孩子不懂事,难道父母与孩子真的没有共同语言吗?其实在缺乏有效的语言沟通的背后,是父母无法探知孩子内心世界的苦恼。
在我自己经历的近30年的一线教育教学中 ,发现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包办孩子的一切
父母认为孩子小,不能决策自己的一些事情,没有感觉这是不尊重孩子的思考和想法。我在班级调查有谁不会洗衣服,做饭等,孩子们就会不满的说:他们也不让我做啊!说了,我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做父母的以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正是这个“为孩子好”,让孩子吃尽了苦头。
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他们对我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也不让我干,但是我真正想要的、想干的,他们并不了解,也不感兴趣,他们只是希望我好好念书,除了念书什么也不让做,假如我的书没有读好,那是不是一个废人了。”
以我的经验,一个班级40人,所谓优秀成绩的也就不到四分之一,那其他四分之三的孩子是不是也需要自信,有自我价值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由生理需求上升为自己价值的实现需求,那这种价值的实现大多数来自日常的参与生活,大家应该读过一篇文章《做家务孩子更优秀》,比如孩子整理衣物和整理有形的资料无形的知识都是相通的,现在上课中你观察经常忘记这个那个的孩子,成绩不会这么好!思维也是越来越懒惰的。
我小时候不仅要给几头猪割草挖野菜,还要带弟弟妹妹,也没有影响学习,反而脑子越来越灵活,独立性很强,大了也会安排自己井井有条的生活和工作。
那现在大部分父母的这种做法恰恰伤害了孩子,因为孩子已经长大了,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渴望,而父母对孩子的想法、做法每每得不到尊重、轻视甚至呵斥,这很容易刺伤那些正在长大、渴望成熟的心。
二、无视孩子学业之外的需求。
在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父母深感学习、学历的重要性,所以一味地要求孩子考好大学、选好专业,这一点是没有错的。而对孩子学习之外的生活与情感需要,则采取忽视、漠然态度。这种态度渐渐造就了父辈与子辈之间不可填补的鸿沟。
在学生中,很少有不受友情,爱好受阻影响情绪的孩子,压力越大越需要释放,我们班就有一个女孩,她的闺蜜和她的成绩落差很大,父母极力反对来往,我看到孩子的脸起了很多脓包,也没有精神,闷闷不乐的,找她谈话,就哭这对我说:我们从小学就是好朋友,现在不让我们来往了,我也没有什么朋友了,很痛苦!最后我和家长沟通才不再阻挠,交朋好友只要人品好都是有优点可以学习的。
还有一个男孩,就喜欢打篮球,他父亲下命令考不进前十名不能玩球,下课你看到孩子那种可怜巴巴的样子,很是心疼的,再说了,玩球只能是在课下或者体育课,这是鼓励孩子的一个爱好,他就是听话了,整天郁闷着,能学习好吗?
所以说,我们大人没事刷个朋友圈,看个抖音,放松一下,何况孩子呢?尤其现在的孩子没有几个有兄弟姐妹的,就是有年龄相差也很大,更需要情绪的宣泄了!
三、父母没有时代感
不上网的父母当然听不懂什么是“美眉、木有、吃鸡、给力”之类的词,却只觉得都是些贫嘴呱舌,对其不屑一顾。而孩子们呢?则觉得父母索然无味,只会唠叨瞎操心被时代OUT了。
这就说明在某些方面,孩子在成长,父母却落后了;对新的语汇、新的兴趣、新的焦点话题、孩子谈话的兴奋点,父母都很茫然,却仍然每天絮絮叨叨,这必然导致父子、母女之间无话可谈。久而久之,再想坐到一处聊聊天,就变得不可能了。孩子宁可与网友聊得火热,也不愿对自己的至亲父母送上一个笑脸。
我是初中班主任里年龄最大的,我经常看一下孩子们喜欢的事物,不用去钻研,了解是什么就行,记得有一次一个孩子困了,我说:你昨天穿越火线了,还是看罗西了?孩子们都开心的笑了,我能读懂笑里的接纳认可,拉近了我和他们的距离,其实我的家长基本都比我小,有很多都是我的学生,那你说是代沟,就解释不通,因为孩子们和我无话不谈,应该是知识沟,与年龄无关的!
如何消除父母与孩子之间隔膜呢?
首先,父母要给孩子留出心理空间,要了解新媒体,关注新事物。
其次,要主动和孩子说心理话,与孩子建立一种朋友般的关系。
第三,尽量养成家庭聊天的习惯。家人聊天不仅可以引导孩子养成倾听与倾诉的习惯,还可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使每个家庭成员都更善于倾听,彼此关心,父母就不会再觉得与孩子沟通是一件很难的事了。
记住:孩子永远无条件的爱父母,信任父母,不听从父母的,说明父母应该与时俱进跟上孩子的脚步,打开各自的心门,互相融入!
相关文章
- 3点学会描述性赞赏,让孩子不再怀疑家长的称赞,做自信的孩子
- 一个二胎妈妈的愧疚:“努力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不再打孩子”
- 作为父母 你都做了什么?让孩子开始疏远你
- 如何让孩子一个人睡?父母做到这几点,孩子分房睡不再是难题
- 很多家长为孩子内向担忧,做到以下几点,家长不再纠结内向外向
- 既想满足孩子又怕把他宠坏,到底该怎么做?了解这点让你不再纠结
- 爸爸很少陪孩子?妈妈这样做,让父爱不再缺失
- 麻省理工教育实验 | 父母这样做,孩子遇到困难不再轻言放弃
- 孩子三餐都在幼儿园吃,回家不再吃饭,这样孩子营养可以保证吗?
- 孩子不再亲近妈妈,心理学家表示这是孩子成长的正常现象
- 孩子不再哭闹,不代表已度过入园焦虑,这5种情况家长也不能忽视
- 孩子不吃饭,吃饭慢?这6个建议让吃饭不再作难
- 孩子吃饭难?问题其实在于家长,这几招学会吃饭不再愁
- 孩子成为“低头族”怎么办?打骂没有用,这3招让孩子不再低头
- 孩子生病不肯吃药怎么办?这5个方法,让你不再为哄孩子吃药困扰
- 孩子谈到作业立马变色,有规划就等于节省时间,让孩子学会不再累
- 孩子越大,就和父母越疏远!家长要了解“熵增定律”,改变现状
- 孩子越陪越疏远?教你 4 招增进亲子关系
- 11岁男孩突然不再长高!医生发现,孩子从来没有啃完过一整个苹果
- 8首最好听的晚安英文儿歌,爸妈哄孩子睡觉不再愁(附音频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