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孩子们行走的课堂 研学旅行――行走中的课堂
什么是研学旅行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是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结合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教育理念与西方探究式的先进学习模式。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帮助指导下,从自然科学、社会和生活实践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动手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集体学习活动。
研学旅行有什么好处呢?
培养独立意识:一次成功的研学旅行,孩子们会暂时脱离父母的怀抱,不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研学途中必须自己照顾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洗漱、洗衣物等。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让孩子们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认识集体的重要性:研学旅行是一场集体的学习实践活动。研学途中,每个人必须严格遵守作息安排。比如起床、睡觉、吃饭等。最重要的是在完成某个共同研究目标项目时,每个孩子需要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共同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一起完成任务!能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树立集体荣誉感!
户外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就学生而言,很多时候传统教学是根据教学大纲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属于被动学习,孩子的兴趣不大。而研学让课本上的知识“鲜活”了,将课堂搬到了大自然、博物馆等更有趣味性、更有意义的地方,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精心准备的环境中,进行视觉、听觉、感觉的充分体验激发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
思维可以改变世界:孩子们的思维不应固定在书本的世界,而应让世界成为孩子们的。学生所学知识来源于书本,即使是通过实验来获得知识、技能,也是在学校为背景的实验室条件下,以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为主,接地气的感性知识始终欠缺,在如今信息化时代依然如此。研学旅行让孩子们,走向世界,拥抱世界,它能拓展学生视野,夯实知识的纹理,增强思考探索能力
行走的课堂
研学旅行,孩子们没有功课;没有压力,没有父母、老师的唠叨,是一场完全放松的研学之旅。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有亲密无间的同伴;有开心的活动、严谨的研究主题。过程中,会引导孩子提升独立自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精神。
研学旅行不是单纯的一次旅行,也不是一场假期,它是一次发现,一次自我认知的体验。研学旅行会去最美的的地方,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会去历史古迹,感受不同时代的生活轨迹,从中读到历史的庄重和生命的价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来自心灵的成长,也就在一次次游历与实践中,逐步壮大与坚强。
兴趣促使着孩子去学习,在课堂外的学习小到怎么洗手,大到怎么做人,孩子们都将会在研学旅行中慢慢接触。 传统教育强调“知道”,研学旅行更重视“做到”。知行合一,知道并且可以做到,并非“纸上谈兵”。
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如一次精心准备的研学之旅。
相关文章
- 孩子专挑高低不平的路走,管教也不听,别愁,行走敏感期来了
- 孩子喜欢走高低不平的路?是到了“行走敏感期”,家长要这样引导
- 孩子在课堂上尿裤子,自己“有苦难言”,胆小只是原因之一
- 孩子多大才适合带出去旅行?答案其实并不在孩子身上
- 孩子总是完成不了自己的课堂作业,你和我该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 孩子被老师从课堂拽出来了老师这样做是不是不可以,我要怎么办?
- 孩子被老师从课堂拽出来了老师这样做是不是不可以,我要怎么办?
- 孩子课堂上不停抖腿,老师正要教育,随后一看眼泪不争气了
- 孩子越小,越要教会他如何旅行:一位“暖爸”的亲子教育笔记
- 研学旅行,我们怎么设计才合理?
- 课堂上不遵守纪律,传纸条被老师“截胡”,孩子新入学有多调皮?
- 课堂上为啥孩子一听就懂,一做作业就错?别急,父母先用这招试试
- GANOR户外研学--与孩子共享童年好时光
- GMCC户外课:甩开书本,逃离课堂,让孩子开心快乐地玩英语
-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现今教育孩子的当务之急,是生态教育
- 《旅行,是给孩子最好的教养》但是,在中国又有几个父母知道
- 《青春期课堂》第八期:孩子叛逆不愿上学,家长怎样才能帮助孩子重新爱上学习?
- 「七田真小课堂」伤孩子最深的,永远是“为你好”这3个字
- 「七田真小课堂」你不教孩子如何正确“争”与“让”他真的会吃亏
- 「七田真小课堂」如何通过乐高收纳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