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直面亲子冲突:巧用P.E.T.效能训练第三法改变“非此即彼”式思维 pet父母效能训练第12章

2022-03-14 18:28:56孕产
8岁男孩辰辰,经常会因为琐事与妈妈陷入混战。动辄恶语相向的母子俩,冲突起来就像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妈妈会对辰辰说“弄死你!我养你还不如养一条狗!你把我气死你就能享福了!”而辰辰也毫不示弱:“有没有毒药喝啊!”对辰辰和妈妈来说,这样的冲突几乎是家常便饭。

8岁男孩辰辰,经常会因为琐事与妈妈陷入混战。

动辄恶语相向的母子俩,冲突起来就像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妈妈会对辰辰说“弄死你!我养你还不如养一条狗!你把我气死你就能享福了!”

而辰辰也毫不示弱:“有没有毒药喝啊!”

直面亲子冲突:巧用P.E.T.效能训练第三法改变“非此即彼”式思维

对辰辰和妈妈来说,这样的冲突几乎是家常便饭。

妈妈不管如何管教辰辰,他永远是一副不耐烦又不服气的样子。如果妈妈多说几句,他就会摔东西,还会对妈妈挥拳头。

一次,辰辰坐在电脑面前玩游戏,妈妈过来催促他写作业,辰辰不悦。

妈妈问:“你打算玩到什么时候才去写作业。”

辰辰回答:“玩到你死!”

我想,哪个父母听到这样的话都会悲愤交加,心痛难耐。

妈妈生气地说:“我死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辰辰便开始攻击妈妈,随即,母子俩厮打在一起。被激怒的妈妈情绪终于再一次失控,她疯狂的拉扯着儿子的衣领,发泄愤怒。

几分钟后,妈妈累了,坐在一边掩面哭泣,辰辰却“意犹未尽”,无法遏制怒意的他,不仅骂妈妈是“王八蛋”,还拔下床头上的一块木头,挥向妈妈……

整个过程,辰辰那扭曲的表情,仇恨的眼神,让人看了不禁唏嘘,一个8岁的孩子,发起狂来竟然像野兽一般。

最后,妈妈妥协了,8岁的辰辰终于“赢得了战争”。

辛辛苦苦一手带大的孩子,对待自己就像对待仇人。辰辰之所以会变成这样,都是因为他的妈妈没有正确接纳自己的同时,更没有接纳孩子。

亲子沟通,需要有效的方式。

有人说,绝大多数中国的家庭=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

虽然这不能代表所有的家庭,但至少说明,很多妈妈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常常都会感到“焦虑”。

比如,我的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我儿子总是难以专注的完成作业;孩子犯了错,训他两句,他反驳起来比父母还厉害,诸如此类。

对于如何高效养育孩子的问题,1962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开发了一套叫做“父母效能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简称P.E.T.)的理论”。

这套理论曾提出,冲突,根源上其实是一个关于“接纳”的问题。

1、接纳与虚假接纳

父母也是凡人,她们对孩子也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感觉,那就是接纳与不接纳。

真实的父母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有时候可以接纳,而有时候则不能。

这种行为,指的是孩子所做的或者所说的,而不是父母对这个行为的评价。简单讲,行为是指“孩子在地上爬”这件事,而不是父母认为的“爬很邋遢”。

首先,父母的接纳程度视其个性而定。有的父母天生容忍能力比较强,他们更容易对孩子产生包容和接纳的感情,这样的人也被叫做“善于接纳的人”。

而有些父母则喜欢鸡蛋里挑骨头,对他们来说,很多事都会令其感到难以接受。不仅是针对孩子,而是针对每一个人。

pet父母效能训练第12章

其次,除了性格影响,父母的接纳标准也容易受到精力、体力或者心情的影响。当父母感到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的时候,也更容易接纳孩子的大部分行为;反之,当父母疲惫不堪或者心情急躁的时候,孩子的许多行为就会让父母感到心烦。

第三,父母是否接纳也会随着环境的不同而与所变动。比如当我们带着孩子去朋友家做客的时候,对孩子行为的接纳程度就会明显降低。在家里的时候,我们也许能容忍孩子把玩具丢的到处都是,但是在朋友家里,我们就不能接受孩子把玩具随手丢弃。

没有一位父母能够完全接受孩子的一切行为。

有些父母,为了让自己能够扮演好一个监护人的角色,“勉强要求”自己去接纳孩子的绝大部分行为,而这种隐瞒自己真实情绪的接纳,就叫做“虚假接纳”。

举个例子,莉莉的老师告诉莉莉妈妈,女儿可能在学校里谈了“男朋友”,最近他们走的非常近。

立马变得敏感的妈妈晚上跟女儿诚恳地进行了一次谈话。她说:“希望你能诚恳的告诉我究竟是怎么回事,妈妈会无条件接纳,不会惩罚你。”

莉莉很快相信了妈妈的话,承认的确有个男生最近跟自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然而事后,妈妈却越想越不妥,第二天还是去了学校“警告”了那个男孩。

莉莉妈妈的行为就是典型的虚假接纳。

也许她是真的想接纳女儿交朋友这件事,但是她的“接纳标准”最后还是战胜了想要理解女儿的心情。

这样的虚假接纳,会给亲子关系造成严重的伤害。孩子会对父母的真诚感到怀疑,导致信任感越来越低。

2、编码与解码

无论何时,当孩子决定与父母沟通的时候,他就会开口诉说自己的需求。比如他内心产生了某种想法;她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者他因何事产生了某些情绪。

比如,孩子肚子饿了。

当孩子成为“饥饿这个状态”的信息“发送者”,想传达告诉别人他需要食物时,这个传达信号的过程就被称作“编码”。

假如这个孩子选择的编码是:“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吃晚饭?”这时,妈妈就是这个编码信息的“接受者”,收到信息之后,接受者需要了解发送者是什么意思,也就是孩子内心正在发生什么,这个过程就是解码过程。

如果妈妈能够正确解码,她就能明白,孩子饿了。

可如果妈妈的解码过程错误,理解为孩子是想要吃其他零食来“充饥”,其实他是馋了,那解码就变成了“孩子馋零食了”。

很多冲突之所以会产生,就是因为发送者没有把编码信息表达清楚,而接受者又选择了错误的解码过程。

“拥有问题”和“积极倾听”

P.E.T.效能训练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问题归属原则。

也就是说,当孩子不被接纳的行为,干扰到了父母的权利,影响了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就是父母拥有了问题。

当孩子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经历了问题,这些问题又独立于父母的生活之外,这就是孩子拥有了问题。

当孩子拥有问题想要与父母沟通时,就是打开了一扇沟通的大门。父母想要保持这扇门一直敞开着,就需要学会“积极倾听”。

举例来说。

例子一:

孩子:今天隔壁班的小明借走了我的漫画书,看完了也不还给我。我猜他是想要据为己有!

爸爸:你肯定特别生气,因为你还没有看完。

孩子:是的!我明天应该去找他要回来。

pet父母效能训练第12章

例子二:

孩子:妈妈,我今天被选进了足球队!

妈妈:进入足球队你一定感到很自豪。

孩子:是的!我以后要更努力地踢足球了!

在上面的案例中,孩子是拥有问题的人,而父母就是需要积极倾听的。

在运用积极倾听的时候,信息接受者(倾听者)试图了解发送者的情绪或者信息的含义,然后把他们自己的理解转化为他的语言(解码),反馈给发送者进行求证。

这是个倾听和求证的过程,而不是接受者自己的评价、建议、分析或者质疑。

比如,爸爸说的是“你特别生气”,妈妈说的是“你感到自豪”。

注意,这里的反馈都是以“你”开头的。通过这种倾听,让孩子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甚至要他们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积极倾听有什么作用呢?

积极倾听,能够鼓励孩子敞开胸怀说出困扰他们的情绪,使情绪得到释放。这是一个心理宣泄的过程。往往当这些情绪被正确表达出来以后,这些情绪反而会自己消失。

另外,积极倾听还能帮助孩子减少对负面情绪的恐惧。当父母通过倾听表现出他接纳孩子的情绪时,孩子也就更容易接纳这些情绪。

第三,积极倾听能够促进父母与孩子关系的亲密度。当孩子被父母认真倾听的时候,这种经历会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感。诉说的人会感到倾听者的温暖情谊,这时,他们就会回报倾听者以充满爱意的感受和态度。这种情感是互相的。

第四,积极倾听还能鼓励孩子自己分析问题,并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当孩子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的时候,会在心中再思考一遍,从而得出更加通透和理智的解决方法。而父母在倾听的时候,也能够引导孩子找到这种方法。这个过程,能够是孩子变得更加自主、有责任感。

第五,积极倾听会影响孩子更原因倾听父母的想法。简单来说,当孩子感受到你愿意倾听他的观点时,他自然也愿意倾听父母的观点。

父母应该怎样“积极倾听”呢?

三个步骤:认清事实、表达情绪、接纳情绪。

有时候,积极倾听能帮助孩子接纳一个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产生令孩子产生的情绪,会通过表达释放出来。最后,在与父母的交谈中逐渐接纳。

举个简单的例子。

孩子:妈妈,我们班最近新来了一个数学老师,他戴着眼镜,对我们十分严厉,我特别不喜欢他。(认清事实)

妈妈:真的吗?那的确是很容易让人感到不舒服。

孩子:他总是没完没了的让我们做题,做错了就让我们不停地练习。简直是厌烦至极!(表达情绪)

妈妈:你这么不喜欢他?

孩子:其他人也跟我一样,我们都在讨论该怎样才能避免他的惩罚。(接纳情绪)

妈妈:你是不是不明白,“不停地练习”究竟对学习有什么帮助?

孩子:是的。所以我要向同桌请教一下,怎么才能提高正确率。

在这个积极倾听的过程中,孩子认清了“老师是不可能轻易被更换的,哪怕你不喜欢”这样一个事实,又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厌恶之情”,最后,他在“被迫接纳”这个老师的基础上,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我一直在讲倾听的问题,当然很多父母也会觉得:孩子不能只听他的啊,当我需要对他表达我的态度时,他如果不肯听该怎么办呢?

我们继续回到“谁拥有问题”的地方。

pet父母效能训练第12章

很多父母总是习惯于用“问题孩子”这个词进行思考。她们把问题锁定在孩子身上,而恰恰忽略了,也许问题出在了父母身上。

例如:

孩子沉迷上网玩游戏,经常晚回家;

孩子没有完成老师的作业;

孩子把刚刚盛好的饭菜撒满了桌子;

诸如此类。

孩子的这些行为都正在或者潜在的威胁了父母合理满足自我的要求,对父母造成了影响。

往往这个时候,父母会斥责孩子,或者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

但实际上,面对这些行为,父母应该用某种方法来帮助自己,而不是孩子。

当父母用有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通常会使用以下这三种方法。

1、试着直接改变孩子:

通常,大多数孩子都不喜欢别人改变自己,所以,当父母想要直接改变孩子行为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反抗。

这里,我要插入两个概念:“你——信息”和“我——信息”。

什么是“你——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我前面讲过的,多数以“你”开头或者包含“你”的词语。比如:你必须停止这样做!

我不许你再这样了!

你为什么这么淘气!

你怎么就不能做事认真一点!

什么是“我——信息”?相反的,当父母告诉孩子的,是孩子那些不可接纳行为带给父母的直接感受,信息的主体就会从“你”换成“我”。

比如:我有点累了,我们可以回家了吗?

我刚打扫完卫生,被你弄乱了,我觉得很辛苦。

我一直在等你回家,我真的很担心你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回来。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你——信息”是无法传达父母感受的,那么一个完整的“我——信息”,有多包含哪些要素呢?

A、对不可接纳行为的描述

B、父母的感受

C、这个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实际影响

例如:你离开学校,没有按时回家也也没有告知我(行为),这让我感到非常担心(感受),甚至于我立刻停止了手中的工作跑出来找你(影响)。

这些“我——信息”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孩子的抵抗和叛逆,还有助于是亲子关系更健康。孩子不再以为自己是在“受控”,而是跟父母一样平等存在的独立个体。

除此之外,“我——信息”还能让孩子担负起改变自己行为的责任,从而培养责任感。

“我——信息”是坦诚的,没有任何的虚假接纳,更没有任何不公平的权威可言,在这个沟通过程中的父母和孩子双方已经完全成为两个真实的人,这样,他们才更愿意去了解真实的对方。

2、试着改变环境:

针对低龄儿童,很多父母总是因孩子无法听懂父母的语言,而选择主动去改变环境。

例如,父母会感觉,告诉不足一岁的婴幼儿“你不要爬桌子,当心会打碎桌子上的水杯”,倒不如直接走过去,主动把水杯拿开。

这就是放弃改变孩子,选择改变环境。

改变环境的常见方法有这样几种:

A、减少环境刺激。比如孩子要准备睡觉了,这时父母会尽量减少过度刺激,比如降低电视声音。

B、丰富环境内容。比如父母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主动给孩子买很多画面色彩鲜艳的绘本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C、用另外一种活动来代替。孩子就喜欢看电视,这时你可以给他买一些益智类的玩具来锻炼他的动手能力,改变孩子对电视的兴趣。

D、与孩子一起做好事先规划。例如,孩子花钱无节制,大手大脚。这时父母就可以给孩子一个“账本”,每天记录花掉的零用钱,并约定每天最多不能超过几元,如果超了,就从下一天的“额度”里面扣除。

类似的方法其实还有很多,这些改变环境的方法,其实也是父母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

3、试着改变自己:

通过调整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可以避免父母与孩子之间很多冲突的产生。

首先,父母在接纳孩子之前,要先学会接纳自己。

俗话说得好:“想要成为更好的父母,先学会成为更好的自己。”父母如果可以有效的满足自己的需要,不仅可以接纳自己本身,也不需要从他们的孩子的行为中寻求对自我需求的满足。

其次,父母需要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而不是我们的附属或者延伸。孩子跟父母一样,也是一个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权利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人,无论父母对他们的要求是什么,这都是他不可剥夺的权利。

第三,不要希望孩子成为我们期望中的样子。

当父母有了这样的态度,他们就能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对孩子的接纳,并且他们成长的过程,会带给父母更多的惊喜,而不是失望。

pet父母效能训练第12章

P.E.T.训练中的第一法与第二法

在这套P.E.T.效能训练理论中,把解决冲突的方法归为了三种。

第一法和第二法,就是我们常见的“输”和“赢”。

回到文章最初的案例中,辰辰最终“战胜了”妈妈,辰辰赢了,那么这就是第二法,以父母对孩子妥协的结果结束冲突。

可如果我们假设,辰辰被妈妈“制服”,妈妈赢了,那么这就是第一法,以孩子服从父母

的结果结束冲突。

这两个方法的虽然相似,但是造成的结果却不同。

第一法会造成父母不体谅孩子,不尊重孩子需求,并让孩子逐渐失去独立的能力;第二法会造成孩子越来越自私,不尊重父母的需求并让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

pet父母效能训练第12章

而不管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都会造成迁怒于对方的结果。

P.E.T.训练中的第三法

介于这种状况,我们需要一种“第三法”,来解决这种“非输既赢”的困顿局面。

所谓P.E.T.效能训练的第三法,就是父母请孩子一起来寻找某种能令双方接受的解决方案。当然,这个寻找的过程也可以是父母给建议,经双方评估最终商定。

为什么说“第三法”可以有效避免亲子冲突呢?

举个例子。

小旭和小轩是两兄弟,但是他们经常会因为争抢玩具而打架。

有一次,他们俩又因为争夺一辆小汽车打了起来,于是,没有抢到小汽车的小轩哭着来找妈妈。

小轩:妈妈,小旭又抢我的小汽车?

妈妈:小汽车是你一个人的吗?

小轩:那也不是小旭的呀,凭什么他可以玩,我却玩不了!

妈妈:那么你很生气喽?

小轩:是的!我怎么样才能也能玩那辆小汽车呢?

妈妈:你们可以商量一下怎么一起玩。

小轩:那我去找小旭商量一下。

于是,小轩和妈妈来找小旭。

小轩:小旭,我们可不可以一起玩?

小旭:不要!这是我找到的!

小轩:但是它是妈妈买给我们两个人的啊!

妈妈:小旭,你这样弟弟会感到很难过的,毕竟他那么喜欢跟你一起玩。

小旭:那我让给你,我怎么玩呢?

小轩:我们可不可以一起玩拉积木的游戏,或者我们一个负责“拉车”,一个负责“装货”。

小旭:这是个好办法。那我们快开始吧。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只是起到一个倾听和建议的作用。而小轩和小旭就自己把问题解决了。

可见,第三法能够锻炼孩子执行解决方案的动机。也就是说,第三法的让孩子有了更大的动力,因为它使用了“参与原则”。

整个矛盾都是小旭和小轩自己解决和商议的,所以他们执行起来动力更足。

除此之外,第三法能发展孩子的思考能力,从而找到一个高品质的解决方案。

小轩通过思考,得出一个“共同使用”的提议,经过小旭的同意,达成和解。这个过程锻炼了孩子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三,第三法还让沟通的双方或者三方的敌意大大降低。

起初,小轩因为得不到玩具而对小旭充满敌意,而后来两人共同合作的结果不仅消除了这种负面情绪,还让兄弟俩的感情更好了。

第三法的六步骤

既然第三法能够有效解决冲突,那父母应该怎么使用这个方法呢?

1、确认并界定冲突。

通过倾听需求和感受,清楚地了解冲突,让父母和孩子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达成共识。

例如,达达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被老师点名批评,还因为几次打瞌睡而叫家长。这时,达达父母希望他能够纠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是达达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也就是说,孩子是“拥有问题”的人。

这时,父母需要积极倾听,发出准确的“你——信息”。

例如:你是不是对这堂课不感兴趣?你感到困倦吗?

2、找出可能的备选解决方案

这里需要建议父母的是,先试着听取孩子的解决方案,父母再提出自己的。但是不管方案是什么,都不能批判、贬低孩子。

而且,在这个方案中,尽量不要以任何方式表示哪一个方案父母更喜欢,或者哪一个直接无法接受。

通过达达的叙述得知,他最近迷上了一部小说,就连上课的时候也在想小说中的情节。而且经常看到深夜,所以第二天就感觉精力不集中。

那么我们开始搜寻解决方案:

比如,我们可不可以把小说留着等到假期在看;或者我们干脆把小说送给别人,结束这种状态;或者我们约定每天只看一个章节,或者约定看到8点钟必须上床睡觉。

3、评估备选解决方案

通常,父母可以通过排除那些父母和孩子都无法接受的解决方案,把选择范围缩小至1—2个。这时,父母就可以坦诚地告诉孩子,自己有些无法接受哪一个方案。

比如,排除掉达达最不喜欢的“把书送人”,然后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继续每天看一章节的话,第二天上课,可能还会继续沉浸在情节里无法自拔。

4、确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通过上面的分析,达达为了不再被老师批评,也会同意第一种方法:把小说留在假期看。

这个方案,是双方经过评估都满意的,也就都乐于执行,所以才称它是“最合适解决方案”。

5、执行解决方案

当这个方案被确定以后,父母和孩子就需要详细说明如何执行这个方案。比如: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需要做什么,孩子需要做什么。

比如父母负责把书收起来,暂时替达达行使保管的权利,而达达则要遵守约定。

6、对解决方案的效果进行追踪评估

其实,所有通过第三法得到的方案都不一定能完全解决问题。父母需要查看孩子的反馈,问他是否对这个决定感到满意。并且通过效果,决定需不需要更改方案,或者继续鼓励和督促孩子坚持执行。

一段时间以后,达达既读完了小说,又没有再出现上课走神和打瞌睡的现象了,说明问题被解决了。

其实,这套效能训练的理论,更多的是寻找一种能够高效解决亲子矛盾的方法。

无论孩子还是父母,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特的需求。当他们试图满足自己的需求时,都应该试着由衷地接纳自己的行为。

尊重,才能倾听,而倾听,才能让一段关系更健康。

关于作者:

我是@曼青育儿说 :家有三个孩子的80后宝妈,专注于孩子成长和教育的深度思考。感谢关注我,一起聆听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