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懒”孩子反而更独立?关于“懒”的作用,家长知道吗 家长懒孩子会怎怎么样
文 | 朗姐育儿说(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段时间好朋友聚会,当然,有孩子的都把自己的孩子带上了,聚会过程中有两个孩子的行为让我觉得很有对比感,我对他们的印象很深刻。
这两个孩子一个三岁叫乐乐,一个五岁叫涛涛,长得都挺可爱的,只记得那天他们吃饭时候的表现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乐乐年龄小,乐乐妈妈把他放到宝宝椅上,在乐乐专属的可爱小碗里放好他需要吃的午餐,就安心的和我们聊天了。
只见乐乐认真地拿起自己的小勺子,一勺一勺的舀碗中的饭,可能是年龄还太小,吃饭总是会撒一点出来,放一勺在嘴巴里却漏出了一半的模样,还挺可爱的。
乐乐妈妈看到这一幕,并没有立即把宝宝嘴边的饭擦干净,只是由着他自己弄。饭菜啥到处都是,我们还以为乐乐妈妈会受不了孩子把自己弄的脏兮兮的,然后去喂饭了。
可事实是乐乐妈妈从头到尾都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的整理桌面,然后偶尔擦一擦孩子嘴边的饭,递一下东西给孩子罢了。
很少会看见她为乐乐忙上忙下,看起来似乎她很“懒”,她也没有在宝宝遇到难事的时候帮什么忙。有时候乐乐实在做不成一件事情,乐乐妈妈最多就都告诉他该怎么做,就算孩子忙得大汗淋漓,她也由他去折腾。
但是就是这样的“懒”妈妈,却养出来一个自理能力强的孩子。
反观涛涛和涛涛妈的表现,就有些不同,乐乐的自理能力看起来比涛涛明显要强。
为什么在“懒家长”家庭里的孩子反而更独立?涛涛年龄大一些,吃起饭来自然是比乐乐要利索一点,可是幼儿嘛,吃饭难免会有些笨拙。可当涛涛撒了一些饭在衣服上的时候,涛涛妈妈就立刻拿起擦嘴的毛巾给孩子擦干净。
几次撒了饭之后,涛涛干脆不吃了,没办法,涛涛妈妈只好拿着勺子一勺勺喂他吃。涛涛妈妈围着孩子喂,但是孩子时不时扭头不想吃,难道大一些反而需要母亲喂饭?
涛涛妈妈是一个特别能干的女人,家里很多事情都是她来做,照顾孩子方面她更是非常细致,给了孩子很多的爱,基本上孩子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小到大,孩子需要什么,他的妈妈总是会给孩子倒腾过来。
而且涛涛只要不知道自己的东西在哪儿,总会问妈妈,妈妈一定能告诉他,因为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妈妈安排放置的。
对比两个妈妈的做法,为什么适当地做一个“懒家长”反而让孩子更加独立呢?
▲ 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当家长不给孩子布置好一切的时候,孩子没有了帮手,就会自己想办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说穿衣服,吃饭这种小事,明明孩子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可大多数的孩子都会需要妈妈帮忙穿衣服,帮忙喂饭,这就是因为妈妈们太过勤劳了。
而“懒”妈妈就不一样了,这里说的“懒”,并不是说她偷点小懒不愿意做这个事情。而是她把穿衣服这件事情的主动权交到了孩子手上,让孩子自己去研究,去完成这件事,这样孩子自己动手能力就变强了。
当孩子自己独立做多了某些事情的时候,他就会变得不再依赖父母,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也能够处理好自己的小事。
▲ 孩子没有受到溺爱
四五岁的涛涛竟然还没有独立吃饭的能力,这明显是涛涛妈妈太过于溺爱他导致的,而溺爱的本质就是,父母总是帮孩子完成一些孩子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情,让孩子一直处于温室之中。
家长“懒”的话那么孩子就不会受到溺爱,孩子会明白:妈妈不会帮我完成这件事情,我如果想得到我想要的,那么我就得自己来做。当“我必须自己动手来做”这种想法在脑海中形成之后,那么孩子就会自主的去完成一件事了。
“懒家长”更快成就孩子?当家长懒的时候,留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时间就变长了,事情就变多了,孩子虽然会经历一次次的失败,但是他的动手能力会一次比一次强。
孩子的大脑前额叶就是在一次次的失败后,自己动脑总结中不断发育的。
总的来说,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都是需要靠家长“懒”,自己勤奋来提高的。所以从一方面来讲,家长“懒”一些,孩子就长大的快一些,也更独立一些。
“懒”家长未必是件坏事?就像乐乐妈妈一样,当乐乐在吃饭的时候,她只是帮乐乐擦擦嘴,然后自顾自的做自己的事情,不管乐乐撒了多少饭在自己的衣服,桌子上,她都没有去喂饭,而且乐乐也不哭闹,这明显是妈妈的“懒”造成的,可谁说这样不好呢?
乐乐独立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在日后的生活当中也更能独立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不用累到妈妈,这不是很好吗?
父母如果一直太过勤劳帮孩子完成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的话,那么孩子就会逐渐丧失自己动手的想法和能力。
这样他独立的能力也就不会被激发出来,若想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那就得让他独立的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父母不要担心孩子做不好,我们每个人在学一个新技能的时候都会遇到麻烦,但是时间过久了,做的次数多了,我们也就能够掌握那项技能了,孩子也是一样的,而且他比我们学的更快。
想要孩子独立,那不妨家长们“懒”一点,不过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管,放任孩子去做事,父母还是要在旁边观察引导孩子的。
今日话题:家长“懒”一些反而对孩子更好,你是懒的家长还是勤奋的家长呢?你觉得做哪一种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更有利呢?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这里是朗姐育儿说,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
- 孩子的心独立而完整,家长爱的教育需要更多理解和宽容 文/王珉
- 孩子离不开人,缺乏安全感,家长们这样做,让孩子更独立
- 亲子游对孩子成长有重要作用,家长注意3点,亲子游才更有意义
- 孩子在幼儿园很独立,回家就原形毕露,最主要是家长教育方式
- 孩子过度依赖家长怎么办呢?做好以下4点,让宝宝独立起来
- 孩子,比懒惰更可怕的是低质量的勤奋!家长注意到了吗?
- 家长不介入,孩子课后作业很难独立完成,特别是英语,怎么破?
- “棍棒教育”过时了吗?说服教育孩子没作用时,家长应该适当惩戒
- 不爱说话不等于性格孤僻,家长别乱贴标签,孩子可能是在独立思考
- 做一个爱偷懒的妈妈,孩子才能更独立
- 大多数家长都喜欢喂饭?错过孩子独立吃饭黄金期,这些坏处要知道
- 想要培养独立有主见的孩子,懂得倾听是前提,家长早知道早培养
- 机会教育对孩子不起作用?家长应注意这几个问题
- 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可以从做家务入手,家长应该这样做
- 孩子“懒惰成性”多半是这2个原因,家长3步走,孩子越来越自律
- 孩子不懂“啥是劳动课”是他们懒吗?不,家长应该被“打板子”
- 孩子会玩才能更会学!家长陪孩子做游戏也有大学问
- 孩子做事懒散,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家长需要这样做
- 孩子做事拖拉不是懒,也不是缺乏时间观念,真实原因很多家长不懂
- 孩子总丢三落四?想让孩子改掉坏习惯,家长要先学会“犯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