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爱偷懒的妈妈,孩子才能更独立
每个妈妈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子方法。但这些方法在她自己看来是顺其自然的、理所应当的。可在别人看来,很多是不可理解的。在我家,虽然和长辈住在同一个屋檐底下,我的教子方法在他们看来也是不可理喻的。
首先,我主张减少唠叨,减少吼叫、减少长篇大论。但他们觉得,我放任孩子、宠着孩子、溺爱孩子。其实要减少唠叨、吼叫、长篇大论,还让孩子做好所有的事情很简单的,就是给孩子立规矩。
我建议3岁给孩子立规矩,告诉孩子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不要觉得孩子小还“不懂事”,其实孩子聪明着呢。
立好的规矩,父母首先要自己树立“好榜样”。因为孩子非常善于“模仿”,他们喜欢模仿身边亲近人的言行举止。所以在生活当中,很多细节的事情千万不要忽略,父母应该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言行来教导孩子,这样孩子也会耳濡目染,变得更懂事。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有些规矩不能父母一意孤行自己来立了,一定要与孩子一起坐下来商量着来。但一旦立好的规矩不能随意改变,很多家长在管孩子的时候,比如孩子一天只能看20分钟动画片,但是孩子多央求几下,就开始动摇,最终把又给孩子看了。这种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切记因为小孩的哭闹而动摇自己的规矩和要求,这样不仅让孩子无法理解到底哪种做法是对的,孩子也很容易犯迷糊。
立了规矩也一定要有“惩罚”的,这样才会让孩子知道规矩的重要性。比如,说了看20分钟动画片,孩子还在看怎么办?父母可以果断关了,然后告诉孩子:“时间已经到了,今天不能在看了。”如果孩子在这个时候哭闹不止,那你就可以跟他说:“你如果闹的太厉害了,明天就暂停一天。”相信我,孩子基本上都会停止哭闹的,因为他们明天还想继续看呢。这样孩子以后会牢记于心,父母的威信也树立了。
然后,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他们觉得,我是一个"爱偷懒的妈妈",什么都让孩子自己做。
我觉得,孩子一定要学会独立性,而且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也很喜欢说“我能”、“我自己来”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想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别一天24小时两眼都盯着他,这个深怕有危险,那个深怕他做不来。有时候我会“睁只眼闭只眼”,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对孩子的尝试与求助装作“看不见”,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锻炼。如果当孩子做不好来向我求救时,我也会看事情,如果耐心教一下孩子,孩子就能独立完成的,尽量花些时间耐心的教导他。
美国教育权威詹姆斯博士也一再强调:“依赖本身滋生懒惰、精神松懈,不屑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处处为孩子包办代替,是个获满分的家长,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他们的“爱”就像一面双刃刀,疼了孩子也害了孩子!”
——————————
我是丸子妈,一个6岁宝宝的妈妈,每天分享育儿知识,教子也可以很轻松。
妈咪育儿有良方,关注我了解育儿小知识,互动留言不要停,轻松带娃不费劲。
相关文章
- 一个二胎妈妈的愧疚:“努力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不再打孩子”
- 做个“偷懒”的父母,孩子反而很有独立思维
- 妈妈买了一个"孩子"陪宝宝,结果宝宝崩溃大哭,想要二胎得这么做
- 5岁孩子“不哭不闹不纠缠”的独立入睡经历,妈妈做对了什么?
- “妈妈,我不要做一个很棒的孩子”,来自多少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
- 在教育孩子方面,如何做一个“高情商”的妈妈?
- 好妈妈正面教育孩子的60个细节:让孩子独立,他才能更好成长
- 彩虹之家!美国妈妈亲手为孩子打造了一个梦幻世界,母爱真伟大
- 清华大学教授:一个优秀的孩子,妈妈都有这四个特征,你做到了吗
- 一个北京妈妈的深度思考:为什么我让孩子上这些课程
- 一个单亲妈妈独自带孩子,如何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 一个妈妈的自述:事业上再成功,也无法弥补孩子教育上的失败
- 一个清华妈妈的教育方法:如果你的孩子处在3~15岁,(家长看看)
- 妈妈们,“上帝为每个笨鸟都准备了一个矮树枝”,接受孩子的平庸
- 妈妈的“经济独立”能够带给孩子什么?这些理由很现实
- 孩子上学起床拖拉磨蹭,妈妈想到了一个主意,网友:好办法
- 孩子出生后,妈妈坚持记账6年,得出一个结论:孩子就是台碎钞机
- 孩子的心独立而完整,家长爱的教育需要更多理解和宽容 文/王珉
- 孩子离不开人,缺乏安全感,家长们这样做,让孩子更独立
- 孩子胆小、敏感,不愿尝试......是因为有一个过度紧张型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