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钱的原因复杂多样,深入了解孩子的行为动为才能对症下药 对于经常偷钱的孩子该怎么办
孩子偷钱后,妈妈的这个做法,拯救了孩子的一生!
金钱和性,一直以来是被忽视的两大教育领域。
爱德华·罗伯特·布尔沃说:管理金钱,很大程度上就是管理自己。
也就是说,金钱极大地参与了孩子的人格塑造。如果孩子从小得不到对金钱的正确认识和良好体验,对心理健康发展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偷钱,就是不少小朋友会犯的错误。而爸妈的处理,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今天,桃子妈想跟大家好好聊聊。
01
先举几个例子:
1.辉辉是个月光族,他最离谱的记录是一天花光了一整个月的工资。
而他会出现报复性消费,是因为小时候偷钱,被爸妈痛打,并坚决不给零花钱,这让辉辉的整个成长生涯都在为钱苦恼,变得内向、自卑、甚至堕落。长大后通过过度消费,他才能让心理达到平衡。
2.嘟嘟10岁被接到了爸妈身边。由于父母一直忙于工作,她常常觉得自己被遗弃,这让她极度渴望交朋友,可是她又没有零钱请同学吃东西。
第一次冲动偷了爸妈的钱,被爸妈口头教育一顿,之后就总忍不住偷东西,虽然她知道会被骂,甚至打,但是她发现自己很享受偷东西时产生的快感,甚至因为钱而受大家欢迎的感觉。
3.晓晓的父母怕孩子虚荣,从小拒绝给她零花钱,这让她感到自卑,看着身边的同学都有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她很羡慕。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她便开始偷钱或借钱。大学的时候,为了有足够的钱买奢侈品,她向银行贷款,欠下了一大笔债。毕业后被追债,父母不得不帮她把债务还清。
以上几个案例中的主人公,都是从小没有得到很好的金钱观塑造,导致出现了一些心理疾病和极端消费行为。
而无一例外,他们在小时候都出现过“钱荒”而产生焦虑的状态,在出现偷钱行为后也没有得到家长很好的指引。
很多家长总认为,给孩子吃得饱、穿得暖、东西够用,不用给孩子零花钱。
他们也不认为给孩子零花钱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甚至觉得孩子有了钱容易学坏。
当孩子提出要钱,他们就拉紧脑子里绷着的弦,一定要知道孩子的钱怎么花,花多少,担心他们拿钱去玩游戏或者干坏事。
而当孩子出现偷钱行为时,他们便对孩子的品行道德产生严重怀疑。轻则指责,重则打骂。
清崎先生曾在《富爸爸,穷爸爸》中说过:只要孩子一开始对钱感兴趣,就该教他们理财。
孩子偷钱就是传递对钱感兴趣的信号,可惜的是,很多家长都没有这种意识,反而因此将孩子“妖魔化”。
02
常常有家长抱怨:孩子偷钱,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明明保证下次不再犯,可是下一次偷更多。
如果用暴行来震慑孩子,胆子比较小的孩子,会从此听话。反之,孩子只会暂时屈服于暴行,之后逐步打怪升级直到去面对国家法律制裁。
这就是俗话说:治标不如治本。
想要终止孩子“偷钱”行为,就应该深入了解孩子偷钱的行为动机,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目前中小学生出现偷钱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无非以下六点:自发行为、引起关注、交际需求、寻求父母信任、被勒索、享受偷窃乐趣。
并且,针对以上六点,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1.自发行为
有些小孩,他们会认为爸妈的钱就是自己的钱,所以当他看到家里的柜子或桌上有钱的时候,他就会自发地去“拿”,根本就没有“偷”的概念。
像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借此机会和孩子普及物品所有权概念,让他知道,哪怕是父母子女之间,也是分你我的。
在不经过物品主人的同意就擅自占有,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数额过大还违法。让孩子懂得“界限”,也有基本的是非观念。
2.引起关注
有些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照顾。孩子偷钱只为了引起父母对自己的关注。
像这种情况,父母要谅解孩子的孤独感,懂得他的空虚和对父母的爱的渴望,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扼制孩子的偷钱行为。最好的方法就是:陪伴孩子,给予关注。
3.交际需要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对钱有需求。这种需求会建立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等。
举个例子:收到了朋友的礼物,也会想给朋友回礼。朋友请吃了好吃的,也希望自己能请朋友吃些东西。
孩子之间也有人情往来,没有零花钱,这样的交际需要被遏制。为了在同伴中寻求认同感,只能想办法得到钱,而孩子能做的就是“偷钱”。
这种情况,其实是最容易解决的,父母应该合理满足孩子的金钱需求。可以和孩子进行沟通,协商每周或每月给多少零花钱,不能完全忽视孩子的需求。
4.寻求父母信任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能让孩子充满自信,激发孩子的决心,给予孩子勇气,让孩子生出责任感和荣誉感。反之,孩子容易迷失自我,无所适从。
举个例子:
辰辰小时候偷过一次钱,被爸妈口头教育。
不久之后,妈妈发现钱包少了一百块,认定是她拿的,不由分说地暴打她。
后来发现是妈妈数错了,可是妈妈却没有向她道歉,还说“又不是你上次当小偷,我怎么会怀疑你?”
辰辰心里委屈。之后她就控制不了自己,总是忍不住偷家里的钱,甚至偷亲戚家的钱。
父母每次打骂她,都会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你这孩子没救了。
她开始收手不再偷钱,是在她读高中住校的时候。
那个时候,爸妈突然一周给她一百五十块,并和她说:钱不够花,就和爸妈拿。
她心里特别感动。之前她一个月的零花钱加起来都不够50块。
一周一百五十块,对她来说是一笔巨款。爸妈居然一下子给这么多,不担心她乱花钱。
那一刻,她感受到了信任,这种信任让她决定不再小偷小摸。
她也突然明白,一直以来,她想偷的其实是父母对自己“失去的信任”。
没有人天生是堕落的。
育儿心理学有句话说:你说孩子是怎样的人,孩子就会成为你所说的那种人。
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去打量他,也不要随意给他下标签。
5.被勒索
有些社会不良青年会在校园附近打劫孩子、勒索孩子。孩子为了应付他们,不得不偷父母的钱。一般孩子会被威胁不准说出去。
家长如果不先客观倾听孩子的声音,及时给予孩子帮助,容易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把孩子逼上绝路。
6.享受偷窃的乐趣
有些孩子反复偷窃,把偷来的东西藏匿、丢弃或物归原主,并感到愉快和满足。
这时,家长千万不要打骂孩子。孩子可能有偷窃癖,他无法控制自己的偷窃行为。
这种情况一般会发生在自幼倔强、好强、比较自私狭隘、交往狭窄的孩子身上,他们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报复心”极强。
家长一旦发现,一定要及时寻求心理医师帮助,让孩子接受心理治疗。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目标所激发的。
孩子偷钱的原因复杂多样,深入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才能真正对症下药。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他所看,想他所想,感受他的感受,对他的难处给予理解、支持、信赖和爱。
你的孩子,其实比你想像中还要正义。
相关文章
- 孩子做作业磨蹭,原来有这么多原因?教你几招对症下药
- 孩子闹夜怎么办?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 孩子怕生需对症下药,怕生也要提前预防,三招让孩子练胆量
- 孩子抄作业,是“不会”做还是“不想”做?家长需对症下药
- 孩子缺乏学习动力?都是“多巴胺”在作怪,对症下药很重要
- 孩子胆小、怕事,可能是“被害人心理”在作祟,父母要对症下药
- 孩子被喊“肥猪”?看高情商父母如何“对症下药”
- 一说去幼儿园就又哭又闹?原因多半这3点,家长应该“对症下药”
- 变心的女人还能挽回吗 揪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 教育孩子就是要“夸”?家长别盲目听从,育儿要学会对症下药才行
- 避免被孩子整崩溃,让孩子高效完成功课应“对症下药”
- 对症下药解决不孕难题
- 7岁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成长永远需要对症下药
- 宝宝便秘症状需区分,要先分清虚实才能对症下药
- 宝宝消化不良需对症下药
- 止住宝宝的哭声需对症下药
- 育儿书单分享,学会了新手爸妈才能对症下药
- 孩子偷钱怎么办?这个办法让孩子说出原因,迅速改正
- 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先别着急骂,找准原因对症解决
- 孩子开始学会偷钱,家长应该了解原因之后,正确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