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因辅导作业崩溃大哭,离家出走!聪明家长早在用这3招了 妈妈因辅导孩子作业崩溃大哭
点个关注,跟我一起,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学习心理干货。
美国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实验——静止脸实验。
实验刚开始,妈妈对着宝宝笑,和他互动,孩子表现得很开心。
接下来,妈妈收敛笑容,变得面无表情,孩子发现不对劲。
他想引起母亲注意,先是做些搞怪表情逗妈妈笑,可妈妈没有表情。
紧接着,他又用手指了指旁边,试图通过互动,引妈妈的注意,可妈妈还是没有表情。
终于,孩子最终崩溃大哭。
这个实验让我很震撼,因为我仿佛看见了,辅导孩子作业时,自己发脾气的冷漠模样,以及小宝恐惧不安、试图讨好我的可怜样子。
陪宝宝们写作业的痛苦,相信每个父母都深有体会。
“催孩子写作业,从提醒到警告,忍了三个小时,还是把手机给摔了。”
“自己是母亲,也是老师,从来没教过,比儿子还蠢的学生。最后,没有办法,她把儿子揍了一顿。”
甚至网上讲这些辅导作业的过程做成了笑话集锦,惹得众人捧腹,却不曾想过,这些行为对孩子来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父母到底该怎么辅导孩子的作业?
01为什么辅导孩子写作业让父母崩溃?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到写作业,鸡飞狗跳,乌嗷喊叫。而让父母崩溃的原因无非四点:
①孩子也作业不主动,不催着骂着不行;
②东张西望扣指甲,磨磨蹭蹭;
③不会独立思考,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教不会;
④作业凑合应付,错误一堆,越看越来气
我以前认识一个家长,他每天陪孩子写作业时,各种抓狂暴躁。
从孩子写第一个字开始,他就开始念叨:
“腰挺直,离桌子一拳”
“这一撇咋就这么难看?”
“你怎么握笔的,错了!”
“用橡皮别那么大劲”
“头抬起来……”
孩子题做错了,张口就是:
“脑子去哪了,都不想的?”
“这么简单地题,你怎么也错”
“刚才怎么跟你讲的,你到底想干嘛”
“你到底有没有认真在做题!”
“现在几点啦,你想拖到什么时候……”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开车的时候,副驾驶的人一刻不停地帮你操心:“并线并线”,“打灯啊,你怎么又忘了”,“超车,超过它,哎真笨呀!”,“你不会不会开车……”
你会有什么想法?你会不会有扭头冲他喊“闭嘴”的冲动?你还能专心开车吗?
这样的指导者无疑会加剧我们的路怒症,同样,这样的作业辅导不仅会增加孩子们的心理压力,致使容易对学习失去信心,而且会打断孩子的思维。学习是一种思维过程,不注意引导孩子的思维能力,才是最致命的。
当然,这样的唠叨责骂都是比较理性的,还有动手撕本子、扔书包、体罚小孩等等情况。
最近就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喂,110吗,我爸妈因为辅导作业打起来了”!
当警察赶到现场,只见妈妈在马路边哭个不停,爸爸则在旁边劝说,男孩手足无措,不停劝道:“妈妈不要哭了。”
小男孩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妈妈除了工作还要辅导作业,非常不容易。当晚男孩做作业时玩手机被妈妈发现,妈妈火冒三丈,忍不住打了他一下。爸爸看见后,责怪妈妈不该打孩子,说妈妈应该控制情绪……没想到妈妈一点就炸,随手拿起东西向爸爸摔去,还委屈地冲出家门。
男孩被妈妈的反应吓到了,知道自己闯了祸,赶忙搬来警察叔叔来充当和事佬。
先不说妈妈不稳定的情绪,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极易变得胆小内向。爸爸妈妈们,孩子偷玩手机子,你打一顿他以后就不偷看了吗?不见的吧!
这种情况下,孩子自知理亏其实已经有羞愧和害怕了。家长应该心情气和的跟孩子沟通,为什么作业还没做完就偷偷玩手机?是不是有什么感兴趣的新闻、聚集要追?又或者跟同学约好了要打一局游戏?
父母完全可以彼此达成一个协议,你完成多少任务后,可以玩手机,或者只有周末某个时间段可以玩手机。再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这么做不是专制而是为了孩子好。
02父母该如何辅导孩子的作业呢?比如,告诉孩子“这样做,一个是为了保护你的视力,一个是为了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这才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对吗?再一个,爸妈不完全剥夺你的兴趣和自由,只是凡事要分清主次,对吗?”
看到这里,可能不少家长有疑惑了,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我该做啥?
提问之前,我们应该明确辅导孩子写作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完成这次作业,完成一次考核,还是孩子养成自我检查、独立思考的能力。
家长难,就难在这三点:怎么让孩子对辅导不抵触?怎么才能做到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怎么降火,保持愉悦的心情去辅导?
1、提前告诉娃辅导的时间和内容,降低孩子抵触心。
首先,家长不要忽略,孩子也是有好胜心和自尊心的。当孩子需要大人辅导时,就已经是一种较为落后的状态了,对于自己不擅长的事,任谁都会本能的想逃避。
这时候,家长还想一出是一出,说辅导就辅导,马上就得教,孩子自然是不乐意的。家长应该提前告知孩子辅导的时间和内容。
比如,“儿子,吃完饭休息十五分钟我们就得开始辅导语文哦。”
“孩子,我8点会来给你检查作业,和辅导你订正哦。”
“这次考试成绩,拼音不行哦,这个星期六,下午我们花2个小时来着重补习拼音!”
让孩子提前做好学习预期,自然也就少了突然辅导的抵触情绪。
道理很简单,突然有人要拉你去跑步和实现约好了今天要去跑步,你更能接受哪个?
内容是帮他弄清楚混淆的bpqj,让他下次考试少丢分。让孩子提前做好学习预期,少了突然辅导的抵触情绪。
2、示弱+夸赞,既能摸清孩子的薄弱点,又不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比如,辅导孩子的拼音,一开始她弱弱地说,“妈妈好久不学拼音了,也有点忘了,你先教教我这26个字母是怎么读的?”
孩子心情大好,当起小老师来。教的过程中,你会发现bdpq总是弄混,弄清楚孩子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再逐个击破,才能让宝贝们下次考试少丢分。
在辅导过程中,对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要把彩虹屁吹起来。
比如,宝贝的mn读的特别好,有自己一套区分的方法,你可以说“这个方法想得很好啊,妈妈都没想到呢”。再比如同类型的题目孩子做对了,你可以说“你刚刚仔细看了题目,所以就答对了,真棒!”
3、主动掌握时间和节奏,学习+游戏,让双方都能心情愉快
家长牢记学习得劳逸结合,当辅导过半,发现孩子的专注力明显下降时,很多家长就喜欢开骂“你磨磨蹭蹭,还想不想睡觉了!”其实你错怪了宝贝,他们也不是故意走神的。
这时候,爸妈和宝贝都可以歇个5-10分钟,吃吃水果,上个厕所,动一动,做个小游戏等等,然后再继续完成功课。
另外,家长们有没有发现,有的时候孩子学习起来特别配合、特别认真,有时候又总是不在状态?
其实这就跟孩子今天的心情有关,心情好了自然学的专注轻松。同样,如果父母带着一整天的焦虑压力来教孩子,也会变得特别暴躁而影响辅导质量。
开始辅导前,一定要摈弃彼此不开心的情绪,调节好再进入学习哦~比如,孩子刚刚才被骂了一顿,你就让他立马投入学习?他注意力不集中也不甘心。可以让他调整好,再来学习。爸妈教的脾气上来了,也可以先去喝口水、抽根烟再重新回来。
辅导孩子的过程,就是一场“天人大战”啊!
那么,各位爸爸妈妈们,你们有什么辅导心得呢?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最劲爆文为何孩子一看动画片就安静?动画片究竟影响孩子什么?
孩子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不该打?家长必看的分析文
孩子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不该打?家长必看的分析文
换个洗发水,女友就发现我出轨了!第六感其实都来自罗卡定律
点个关注,跟我一起,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学习心理干货。
相关文章
- 4岁哥哥带弟弟离家出走,只给妈妈留下一张纸条,背后的原因暖哭
- 两岁半糖宝被妈妈打屁股,拎着小书包就要离家出走,结局笑翻
- 熊孩子要离家出走:月考复习拼时间or拼方法,家长的选择很重要
- 孩子离家出走10多次“抗议”父母玩手机:三招教你高质量陪伴孩子
- 12岁的女孩离家出走:最好的家庭关系,是遇事不责备
- 3岁孙女离家出走,奶奶在家却十分淡定:她顶撞我,我才不找
- 6岁宝宝说要离家出走还要自杀,我该怎么样引导他?
- 6岁宝宝说要离家出走还要自杀,我该怎么样引导他?
- 孩子不爱写作业,因家长“崩溃式辅导”?家长要学会克制自己
- 孩子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挫力
- 孩子发脾气离家出走,到成为“金牌调解员”,究竟经历了什么?
- 孩子离家出走怎么办?
- 孩子离家出走,暴露了育儿路上最大的矛盾:越想控制越控制不了
- 作业拖拉写不完?孩子的问题?错!聪明的妈妈会这样帮孩子立规矩
- 妈妈买了一个"孩子"陪宝宝,结果宝宝崩溃大哭,想要二胎得这么做
- 妈妈夸孩子“你真棒”,孩子却崩溃大哭,你真的会鼓励孩子吗?
- 妈妈辅导儿子作业咆哮完开门,发现爷爷贴在门口哭……
- 妈妈通宵画绘本,一夜只完成3页:家长是怎么被亲子作业逼疯的
- 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写作业,5点辅导关键让孩子成长道路轻松起来
- 家长该如何辅导一年级孩子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