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挫力
堂姐11岁的孩子昨天离家出走了。
孩子放学对堂姐说有作业要用到电脑,堂姐就把电脑打开给孩子,然后开始忙家务,等堂姐忙完发现孩子一个作业都没做,竟然一直在玩游戏,堂姐一怒之下狠狠地责骂了孩子。
随后,孩子趁堂姐不注意离家出走了,一个家族的人心急如焚地到处寻找,最后在公园的湖边找到了孩子,把堂姐吓得够呛。
近几年,孩子因家人责备而离家出走,甚至做出伤害自己生命的举动的新闻案例层出不穷:
不久前,赣州市一12岁小女孩因考试没考好,怕家里人打骂选择离家出走;
7月份,沈阳的一个小孩子因写暑假作业的事,被妈妈说了几句后离家出走;
去年8月份,网红杀鱼弟因和家人起争执,一气之下竟服下剧毒农药百草枯,所幸抢救及时;
去年一月份,广西一名17岁的高中生小王不幸坠楼身亡,起因是因为他沉迷于游戏,他母亲没收了他的手机,并批评了他;
开学初,一13岁少在年级摸底测试中考得不太好,父母说了他几句后跳楼身亡......
这些孩子做出这些让家长痛心的举动,家长自身有需要反省和改进的地方,而主要原因是孩子的耐挫力太差,家长责骂几句就受不了,要是他们面对的是更大的挫折,他们的反应会更加过激。
什么是耐挫力?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
01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耐挫力美国的《成功》杂志,每年都会报道当年最伟大的东山再起者和创业者,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遇到巨大的困难和逆境时,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从不轻言放弃。
一个能实现人生目标的人必定具有高耐挫力。
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很多家里只有一个、两个小孩,身为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给孩子报早教班,各种兴趣班,给孩子最好的吃食住行。几乎什么都关注到了,唯独孩子的耐挫力是经常被疏忽的。
孩子的世界并不是大人认为的那么美好,没有任何烦恼。他们也有他们困惑。例如,心爱的玩具被抢了,他们会很难过;在学校里,有同学不和他玩,被孤立,他会自卑;考试考不好,有可能被家长和老师批评,还有同学的嘲笑,他会感到恐惧……
这些在大人看来无足轻重的烦恼,在耐挫力不好的孩子心里可能重如泰山。如果孩子无法应对这些烦恼,长期下去,会对他们的性格造成消极的影响,容易形成自卑、耐挫力差、偏激的性格。
这样的性格在他们成长道路上遇到更大的挫折时,让孩子容易剑走偏锋。家长骂一句就离家出走,对象要分手就要死要活,老板批评一句,就愤世嫉俗……
人的一生总是避免不了和各种各样的挫折狭路相逢,只有不断地培养和提升孩子的逆商,才能让他正确面对挫折,笑对生活。
耐挫力如此重要,那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地去面对生活中的考验和困难,提升他们的耐挫力呢?
02从小培养有些父母,孩子小的时候,怕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会被欺负,就不让孩子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孩子不小心摔倒了,皮都没擦破就急忙忙地扶起来,有的甚至跺地,骂地让孩子摔倒;学校组织去春游,他们怕孩子在游玩的时候会受伤,会借故和老师请假,不让孩子去;孩子在学校和同学闹了一点矛盾,急着为孩子出头,气冲冲地找老师……
这些父母像母鸡护小鸡一样护着孩子,保护孩子没有错,但过度的保护孩子,不给他们面对困难和考验的机会,这对孩子的成长和耐挫力的养成都不是好事。
德国著名教育专家舒马赫认为“给孩子多多提供尝试机会也是实施挫折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孩子一旦被剥夺了尝试的机会,也就等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也不可能迈向成功之路。”
所以,不要觉得孩子小,他们不懂,就剥夺他们尝试去探索世界的机会。
孩子摔了,不严重,可以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孩子和同学闹矛盾了,情绪不好,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找闹矛盾的原因,然后去解决矛盾。家长可以适当指导,不要大包大揽。
从小就从这些小事中,去培养孩子的耐挫力。
03给孩子创造提升耐挫力的机会现在很多国家和父母都逐渐意识到培养孩子的耐挫力的重要性。
日本许多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荒岛”生存实验,锻炼他们的吃苦精神,磨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印度则设立“饥饿日”,让孩子们增强忍耐饥寒的能力。在我们国家,很多学校也经常举办“户外拓展”,让学生外出训练,磨练他们的意志力,培养他们抗压能力。
姜文也曾创造机会锻炼孩子的耐挫力,他在发现自己两个孩子在家动不动就哇哇哭,软得像个豆芽菜后,曾特意给自己放长假,对两个孩子进行耐挫教育。
他把两个孩子带到新疆阿克苏,住在光秃秃的土房里,只有老旧的木头家具,电器也仅有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和一台电视机。
在这里,姜文对两个孩子展开了为期半年的耐挫训练,包括了耐寒训练、体能训练、原生态饮食结构调整。刚开始时孩子们哇哇大哭,后来能跟着姜文完成阿尔金山无人区穿越之旅,旅途中他们精力充沛,拎着小弓箭追着野兔射,完全没有一般成年人都会出现的气喘吁吁、头疼如裂、食不下咽的迹象。
半年后,两个孩子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从“豆芽菜”变成了“红豆杉”。
04利用生活中的机会去引导当发现孩子情绪不对时,及时和孩子沟通,疏导孩子的情绪。例如,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心情很失落,可以趁机告诉孩子,没有谁可以永远都顺心顺意,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要用平常心来对待生活中的得失。
平时,很多家长遇到糟心事时,宁愿在孩子面前强颜欢笑,也不想让孩子知道,认为告诉孩子,孩子也帮不上忙,还影响孩子的情绪。
其实有时候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遇到了困难,让孩子学着和自己分担困难,一起面对困难,这样一来,通过和家长共同面对困难,无形中孩子得到了锻炼,也能从家长身上知道该怎么面对挫折。
除此之外,家长有条件的话可以带孩子出去不同的地方走一走。一个见识过社会百态的孩子,更容易明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不容易后,他会明白,生活不仅仅有欢乐,偶尔也有挫折,这就和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平常。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在他遇到挫折时,能减轻他对自己所处的困境的压力,他会知道比他的处境难的人大有人在。
05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宽松、温馨的家庭氛围,容易养成性格开朗的孩子,一个性格开朗的孩子,遇到事情不容易钻牛角尖,会恰当地处理自己的情绪,自己处理不了时,懂得求助。
美国作家布莱克曾说过“水果不仅需要阳光,也需要凉夜。寒冷的雨水能使其成熟。人的性格陶冶不仅需要欢乐,也需要考验和困难”。
孩子的成长路上,需要爱的供养,也需要良好的耐挫力来面对生活的不如意,两者相辅相成,孩子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完)
文/静妤 一个生活在北方的南方宝妈,爱文字,爱独处,喜欢在静谧的时光里发呆!
相关文章
- 孩子发脾气离家出走,到成为“金牌调解员”,究竟经历了什么?
- 孩子离家出走10多次“抗议”父母玩手机:三招教你高质量陪伴孩子
- 孩子离家出走怎么办?
- 孩子离家出走,暴露了育儿路上最大的矛盾:越想控制越控制不了
- 熊孩子要离家出走:月考复习拼时间or拼方法,家长的选择很重要
- 孩子动不动就暴躁?培养孩子的“加法思维”,成为情绪控制者
- 12岁的女孩离家出走:最好的家庭关系,是遇事不责备
- 3岁孙女离家出走,奶奶在家却十分淡定:她顶撞我,我才不找
- 4岁哥哥带弟弟离家出走,只给妈妈留下一张纸条,背后的原因暖哭
- 6岁宝宝说要离家出走还要自杀,我该怎么样引导他?
- 6岁宝宝说要离家出走还要自杀,我该怎么样引导他?
- 两岁半糖宝被妈妈打屁股,拎着小书包就要离家出走,结局笑翻
- 妈妈因辅导作业崩溃大哭,离家出走!聪明家长早在用这3招了
- 动不动就朝孩子发火的父母 最应该明白这三件事
- 动不动就请假的孩子,和同龄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别再给孩子请假了
- 孩子上幼儿园大班了心理脆弱动不动就哭我该怎么引导?
- 孩子动不动就大哭大闹?这不是小事,得改!两招教你缓解孩子哭闹
- 孩子动不动就气馁、自残?孩子之所以这么脆弱,多是缺乏心理弹性
- 孩子眼泪多动不动哭,难道是“玻璃心”?错!是一种性格气质问题
- 4岁孩子动不动爱生气,离不开这3个原因,最后一个解决方法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