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记忆力差怎么办?如何提高孩子记忆力?我今天教你4种方法 小孩子记忆力差怎么办有什么好的方法
孩子记忆力差怎么办?要怎样提高孩子记忆力?我今天教你4种方法。@小洁儿老师
经常看到妈妈群里有家长在抱怨孩子记性差:
一首20个字的古诗,背了1个小时还没背出来;今天白天刚学的知识,晚上做作业就已经忘记了;前两天做错过的题目,讲过、订正过,第二遍做还是错。相信辅导过孩子写作业的家长都碰到过类似的情况:要求背诵的课文/古诗明明不难,可孩子花了很多时间还是记不住;明明是刚学过的知识,回家就忘了。
今天,我把记忆的几个关键给大家理一理。
这几个关键是什么呢?来自中医的“望闻问切”。我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根据日常的经验和思考,逐步把它归纳为“学习中的望闻问切”。这里我说的“学习”主要是指学习中要求记忆的内容。
什么是学习中的望闻问切呢?
拿辅导孩子做个比喻,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就是「望」,倾听孩子学习时的困惑与烦恼就是「闻」,学会提问就是「问」,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切」。
这四个环节是缺一不可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层层递进。下面一一说明:
01、学习中的「望」学习中的望,是学习的基础。我根据「望」的对象不同,将学习中的「望」归为两个方面。
①学会观察孩子记忆时的状态
在孩子学习(记忆)时,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孩子是否理解了要记忆的内容。孩子认为记忆的内容有趣孩子枯燥?阅读记忆材料时专注还是注意力分散?孩子在背诵时情绪如何?是否排斥抵抗?孩子在记忆时只靠阅读还是口、手、脑等多器官并用?在中医上,医生通过「望」就能对患者的病情有个估计。同样,通过学习中的「望」,父母能对孩子整个学习状态有个大致的了解,以便之后对症下药。
②引导孩子学会阅读材料
除了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学习中的「望诊」,面对一段新的记忆材料、一个要记住的知识内容,孩子也要对记忆材料或学习内容进行「望诊」,也就是学会阅读材料。
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先理解,再记忆,磨刀不误砍柴工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了材料,孩子才能更好地记住,否则就是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不仅过程枯燥,降低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记忆的效果不好。死记硬背是很多孩子“背得慢,忘得快”的原因。
先分类,再记忆,分类是加深理解的过程在阅读记忆材料时,我们要引导孩子对记忆材料进行分类,通过分类来加深孩子对材料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记忆。
比如二、三年级的孩子在学完“厘米、分米、米、千米、克、千克、吨、时、分、秒”等内容之后,经常会混淆单位。题目问“小明的身高约为135( )”,结果孩子填了千克。
如果运用分类的方法,就能把“厘米、分米、米、千米”归为长度单位,“克、千克、吨”归为重量单位,“时、分、秒”贵为时间单位。这样孩子记忆的时候就容易分清,做题目时也只要看清楚题目中的关键词和要求就不会做错了。
「望」是「望闻问切」这四个环节中的基础,只有做好「望」,才能更好地进展其它三个环节。
02、学习中的「闻」「闻诊」本意是指医生听声音和闻气味,从而判断患者的病情。学习中的「闻」主要是指父母要善于倾听孩子在记忆时遇到的问题,了解孩子,并进一步与孩子沟通。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在“学习的三位一体论”中提出:学习是由三种对话实践——同客观世界的对话、同伙伴的对话、同自己的对话构成的。
我之前碰到过一个孩子(一年级下册),她数学成绩不好,我本以为是她不懂解题步骤。经过几次私下聊天,我发现课堂上数学老师教过的步骤她全都记得,成绩差是因为她怕数学老师,觉得老师很凶,有问题不敢问,结果不懂得的内容越来越多。
前几天我又碰到这个孩子的妈妈,家长告诉我这次数学单元考,孩子考了98.5,进步很大。原来是家长后来跟数学老师讲了原因,数学老师课后常跟孩子聊天,让孩子不再害怕数学老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上面这个孩子,如果我们不跟她交流、不听听她的感受,就无法找到孩子数学不好的真实原因,更无法快速地帮孩子解决这个苦恼。
所以,在「闻」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让孩子畅所欲言,把自己在学习、记忆时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孩子一起找到问题所在。
03、学习中的「问」善于提问:发现孩子的记忆漏洞,抓住记忆重点。
课堂上,在教授重点和难点时,老师总会多设几个问题,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寻找答案。通过设问和提问的方式,能增强孩子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加强记忆。在家里,我们也可以学习和借鉴老师的方法。
设问和提问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好处:
一方面,设问和提问能引起孩子对重难点的重视,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有助于记忆;另一方面,通过孩子对问题的回答,我们能快速地发现孩子在思考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比如对知识缺少全面的理解。根据孩子存在的漏洞,我们再进一步引导孩子查漏补缺。
那做好设问和提问有这4个步骤:
首先,对于孩子要记忆的材料,家长要先通读一遍以便充分理解材料,并准确把握重难点。
其次,根据对于孩子难以理解或是总是记不住的内容,家长要引起重视,并设置相应的问题,围绕着重难点及设置的问题,对孩子进行提问;
最后,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让他进行思考,从而加深印象。根据孩子的回答,判断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下面我举个例子来说明:
我侄女暑假学英语,有一个单元是讲人物器官的,包括头、脸、手、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腿、身体、脚、手臂等单词。对于一个刚学英语的孩子来说,要记住这些不容易。于是我就运用到了上述方法。
首先,我先自己通读了单词表,了解一共有几个单词、这些单词是什么意思,并对这些单词进行了归类。
其次,根据记忆的任务,我向我侄女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单词;二是如果要把这些单词分成两类,你怎么分?
最后,我让我侄女先边读单词边用手指指出相应的器官,并且想一想可以怎么分类,每个类别里有几个单词,根据分类去记忆。
我侄女把上述单词分为脸上器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和身体部位(头、手臂、手、身体、腿、脚)。通过设问和提问,我引导我侄女自己思考,加深了她对单词的记忆。而且她还把身体部位从上往下进行了排序,以免自己漏记。
设问和提问是帮助孩子加强记忆效果的一个好方法。在运用之初,需要家长一步一步进行引导孩子。久而久之,孩子自己也能自觉运用这个方法来帮助自己记忆。
04、学习中的「切」中医中讲究“切”其脉,对症下药。在孩子学习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孩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
根据我日常辅导孩子做作业的经验,我将孩子记忆时常犯的毛病归为一下三个:一是把记忆当任务,被动记忆令孩子反感和排斥;二是孩子看而不想、听而不想;三是一背就犯困,记忆效率低下。
那么,根据这些毛病,我们一一来对症下药。
①引导孩子主动记忆,让记忆过程不再痛苦
主动记忆与被动记忆是相对而言的,主动记忆指的是孩子因为兴趣爱好而主动地去记忆,而不是把记忆当做一项任务,被迫地记忆。
用鼓励引导孩子主动记忆有时候,我们以为孩子学过的东西很快就忘了,但其实,孩子不是真的一点都不记得了,只是一下子大脑“提取”不出信息了。这时,作为父母,我们要引导孩子进行主动记忆。
举例来说,孩子做作业时想不起来白天学过的知识,我们可以跟孩子说:“这个刚学过,你再仔细想想看,再想3分钟。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就去看下书本。”这样鼓励性的话语能鼓励孩子进行主动思考,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用兴趣引导孩子主动记忆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兴趣能增强孩子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兴趣,采取不同的记忆方法。
以同一段要记忆的材料为例,有的孩子喜欢画画,那么可以让他们用画图的方式把关键信息表示出来,从而加深记忆;有的孩子喜欢唱歌,那么可以让孩子把记忆材料编为歌曲/童谣,以说唱的方式去记忆。
总之,我们要通过鼓励、兴趣等方式,让孩子主动记忆。否则,不仅记得慢,还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②调动孩子多种感官记忆的能力,多管齐下更有效
很多孩子在看记忆材料的时候,只做到了眼到,所以看过的内容很快就忘了。记忆的过程需要调动多方面的器官。做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脑到才能记得快、记得久。
心理学关于识记的经验表明,对于同样的记忆材料,如果利用听觉来记忆,能记住60%;用视觉来记忆,能记住70%;用视觉+听觉+朗读来记忆,能记住86.3%。
由此可见,在记忆时调动多种器官,能有效地提高孩子记忆的效果。此外,对于记单词、记古诗等内容时,如果能动手写一写,记忆的效果将更明显。
③寻找最佳记忆时间,提高记忆效率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孩子一首古诗看3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可有时候看了半个小时还是一句都背不出来。这其实跟孩子记忆的时间有关系,在精力、状态好的时候,记忆的效率高,在精神萎靡、大脑疲惫的情况下,记忆效果大打折扣。
生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人在一天中,有4个最佳记忆时间,分别是:早上6-7点、8-10点、晚上6-8点、晚上9点。
一般来说,早上6-7点、8-10点这两个时间段孩子要起床、上学,晚上9点之后又要上床睡觉了。所以,我们要抓住6-8点这个时间段,让孩子在这个最佳记忆时间进行学习和记忆。
当然,这个时间并不是定死的。每个孩子具体的情况不同、每天的学习状态不同,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且,不能为了充分利用时间而让孩子在这两个小时里不间断地学习。
一般来说,大脑集中精力的时间在25分钟左右,孩子在学习20-30分钟之后,需要10分钟左右的时间休息。这样才能学得更快、记得更久。
提高孩子记忆力,最重要的是发现孩子记忆时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学习中的「望闻问切」是如何互相影响的?学习中的「望闻问切」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层层递进的。「望」和「闻」是「问」和「切」的基础,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学习状态我们才能更好地找到解决对策;孩子只有充分理解了记忆材料,才能更快更好地记忆。
「望闻问切」四者统一起来,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识记知识、提高记忆能力。
最后总结一下全文:
我从「望闻问切」这四个环节,把孩子学习和记忆中出现的毛病、家长需要注意的方面进行了整理。作为家长,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了解孩子在学习时遇到的困惑,采取合适的方法引导孩子记忆。
作为孩子,我们要让他们学会阅读材料,在最佳的记忆时间进行主动记忆。只有多种器官配合记忆,孩子才能记得快、记得久。
这是我对孩子记忆的一些思考,希望对你引导孩子提高记忆力有所帮助。如果你有好的记忆方法,欢迎一起来交流和探讨!
参考书籍:《培养孩子记忆力的36种方法》
相关文章
- 提高孩子记忆力的方法
- 3岁娃过目不忘:培养孩子的记忆力,你需要知道这几种方法
- 孩子上二年级,记忆力非常差,前几秒刚教过他,过会再问他就忘了
- 孩子记忆力差怎么办,让孩子记忆力出众的10种方
- 孩子记忆力的巅峰阶段别错过,三个训练方法让你的孩子学习无忧
- 可以提高宝宝记忆力的4个方法
- 增强孩子记忆力,这4个方法开发右脑,孩子学习会更好
- 学习播音主持,能锻炼孩子胆量,还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和记忆力
- 家长所不知4大方法,快速开发孩子右脑,提升孩子记忆力
- 幼儿园孩子记不住弟子规,家长掌握记忆方法和过程,提升孩子记忆力
- 想要提高孩子记忆力?从小游戏锻炼,培养好记性宝宝
- 提升孩子记忆力,关键在于“潜意识训练”,家长要掌握这3个方法
- 孩子学英语忘的快?把握3种诀窍记忆力加倍
- 孩子有“背书恐惧症”?不是“记忆力”问题,原因在这种情绪上
- 孩子记忆力培养得好,学习肯定差不了
- 孩子记忆力差,学习的知识本来是记住了,可是过几天就忘记了,怎么回事啊?
- 孩子记忆力差,要不要报记忆培训班?先弄懂这几点再来做决定
- 如何培养宝宝记忆力?教你正确引导方法
- 常给孩子吃这几种食物,会收获智力高记忆力强的孩子,家长早了解
- 有助于增强宝宝记忆力的胎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