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好的教育就是:不让孩子学会看大人脸色 好的教育不是让孩子学会什么
从小就会看大人脸色的孩子,
网上有个问答:孩子太会看脸色,是好事还是坏事?
个人感觉是坏事,这个社会上不缺少勇于发言者,缺少的是那个会处事的人。
孩子如果太会看脸色的话,这样也不太好,她们会无缘诺诺的。
会察言观色本身一件好事儿,但如果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很会这样了的话。就说明了一些问题,大人某些时候说话做事可能无意中伤害过孩子。
是坏事吧,因为孩子如果从小就这么势利的话,长大会吃很多亏的。
大家对孩子很小就会看人脸色表示担忧,童年纯净的时光,天真烂漫,是谁让孩子过早学会察言观色的本领呢?
但是孩子过分观察别人的脸上,就好会压抑自己的感情,害怕家长生气脸色难看,就会做出讨好别人的举动。
孩子会察言观色,不能说孩子懂事,听话,还要注意以下情况。
01
不哭不闹乖懂事的孩子没有安全感
《请回答1988》中,有一句台词: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只是适应了应该表现得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
赵芳的女儿小丽今年四岁了,由于上班忙经常出差,是爷爷奶奶带孩子的。
有一次带小丽去游乐场玩,发现女儿想去玩具的时候,总会瞪大眼睛看着别的小朋友,如果别的小朋友不玩,她才敢去玩,如果有人玩,她就会躲得远远的。
刚开始赵芳觉得自己的女儿可能是怕生,怕跟小朋友抢,鼓励她去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但是女儿还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赵芳感觉很难受,
婆婆公公看着小丽,还看着小丽姑姑家的儿子,因为婆婆公公喜欢男孩,所以这个小男孩就宠得无法无天,家里所有的好吃的好玩的都紧着他玩儿。
小丽想玩什么玩具,都是等着哥哥不玩儿了,才能有机会玩儿,吃东西也是等着哥哥不爱吃了她才能吃。
如果小丽和哥哥抢玩具,爷爷奶奶总会说她,你怎么敢跟哥哥争,再敢就回你妈家。
小丽知道妈妈没空经常出差,害怕一个人在家,所以总是非常乖巧的安静地呆着。
以前赵芳没有察觉,现在发现女儿的问题真的是挺严重的。
女儿说不听话,爷爷奶奶就会把她关进小黑屋,不让吃饭。
赵芳听到以后心如刀绞,泪如雨下,自己拼事业,却没想到把女儿成了现在这样,如果只生不养,自己也不是一个好母亲,后来赵芳终于下定决心为了孩子,换了一份比较安稳的工作。
把女儿接回家,每天都陪着孩子,买她喜欢的玩具,做她喜欢吃的饭,讲她喜欢听的故事,每天都会给孩子说好几遍妈妈爱你。
小丽在妈妈陪下终于开朗活泼起来。
其实孩子能够表现出比同龄人的成熟,就是因为他有一种安全感的缺乏,他害怕不去迎合别人的需求和期待,就会没有人爱自己,不喜欢自己,甚至于抛弃自己。
《少年说》16岁女孩,当她独自站在高台上,当众说出自己的心声时,大家都呆了!
“因为懂事,我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因为懂事,把自己的小情绪、小任性都藏了起来。”
台下的妈妈泪流满面:你不用取悦所有人,坚持做你自己。
缺爱的孩子总会把别人的情绪放在首要,会去讨好别人,压抑自己的感情,不敢向别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害怕别人讨厌自己。
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家长关注,被家长认真对待,还有无条件的去爱。
廖一梅:我反对人忽视自己的任何一个状态,不要用“不正常”三个字忽略和抹杀自己的任何一个特质,人不能用忽略来解决问题,也不能用忘掉来解决问题。
做父母的应该经常反思自己对孩子的言行,是不是让孩子感觉到充分的爱?孩子感觉到家长对自己的爱,孩子才会有安全感。
即便孩子犯了什么小错误,也要多给孩子一些宽容和包容给孩子,讲出自己想法的机会,而并不是严厉的训斥和惩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不安,从而封闭自己的感情世界。
02
有一种脸色叫让孩子站队
佚名:世界上最不开心的人,就是那些最在意别人看法的人。
一家人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各执一词。
老人的教育观念和年轻人的父母的观念又不一样,所以就会出现很多偏差。
有的老人经常问孩子,奶奶好还是妈妈好?当孩子面对这种两难的选择的时候,内心是无比的恐惧,害怕得罪家里的每一个人。
孩子身处在夹缝中,是家里面最弱势的一个群体,他要得到别人的关怀和帮助只能去迎合别人。
小强今年5岁,由于奶奶和妈妈两个人不和。
所以小强被经常面对的问题就是,妈妈对你非常好,你一定要站在妈妈这边,而奶奶总会说我从小把你养大,对你付出很多,你一定要向着奶奶。
每当奶奶问,妈妈好还是奶奶好,小强总会甜甜的回答,奶奶好,如果妈妈问的时候,他就回答说是妈妈好。
长此以往孩子就学会爱钻空子,还会去撒谎欺骗别人,讨好别人,长大了这样长大了也会成为会投机取巧的人。
其实不论大人之间怎么样,但是在要求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一定要一致对待孩子,如果观念不一样,我们可以去给孩子写一个家规。
第一,不吃别人的东西,不许打人。
第二,见人要问好,对人有礼貌。
第三,晚上8:30上床睡觉,每天看20分钟的游戏
第四,睡前读书,昨晚作业。
第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错了要勇敢承认!
让孩子在家规面前做到言行一致,给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让孩子不用去看别人的脸色,就能知道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
李开复曾说:“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我希望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不要用“你要听话才是好孩子”来管束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
孩子即使是犯了错误,也要告诉孩子,不管怎么样你都是妈妈的宝贝,是妈妈最爱的孩子,给孩子安慰和鼓励!
做错事情了,我们一起承担后果,一起想办法如何弥补,一起面对苦难!
没有责骂唠叨和抱怨,只有父母的爱和理解,鼓励孩子去探索这个世界!让孩子感受的父母的爱和信任!
在孩子最快乐最甜,最天真烂漫的童年,就应该去做它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早早的学会,看家长的脸色来讨好家长。
蔡康永说:爸爸妈妈对小孩来讲最珍贵的是给他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在无忧无虑的年龄愉快的玩耍!
海桑《给孩子的诗》: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
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
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
那梦里,不必有我
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
却仍不准备献给你我的一生
这是我的固执
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
我爱你,仅此而已
相关文章
- 不让孩子“必须优秀”,聪明的家长,学会正视孩子的平庸
- 大人的教育让孩子藏起了自己的羞耻心?
- 孩子哭闹买玩具时,学会这三招,孩子不哭,大人不气。
- 孩子没礼貌,大人说话他插嘴?父母要让他端正态度,学会倾听
- 孩子的生命教育课:学会这三招,再普通的父母也能成为优秀的老师
- 孩子耍小脾气性格怪,爸妈要学会跟孩子多撒娇,避免服侍型教育
- 教育学者称:做到这几点,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会与同伴相处
- 教育孩子就是要“夸”?家长别盲目听从,育儿要学会对症下药才行
- 教育孩子总忍不住发火怎么办?学会从两个层面控制情绪,分四步走
- 教育孩子,我们一定要学会做一个懒妈妈
-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
- 3-6岁幼儿的学习方式,学会了回家教育孩子
- “指读”教育法造成孩子“阅读困难症”,培养孩子学会自主阅读
- 《家庭教育》之5招让你学会正确的鼓励孩子
- 亲子教育|对孩子赞美要学会把握尺度,过度赞美不利于孩子成长
- 什么也不让孩子干,又要求孩子什么都会干,大人们,你们讲理吗?
- 你教育孩子要学会分享,当他向别人借玩具遭拒时,你该如何处理?
- 别让“超限效应”破坏教育效果,学会4招和孩子有效沟通
-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做母亲的一定要学会退位
-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分享?新手妈妈们都学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