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那些“哭时不抱,不哭才抱”的孩子们长大后都怎么样了? 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抱是谁提出的

2022-03-07 06:10:03孕产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

芽芽妈十一期间带芽芽去公园玩,遇到邻居家的宝宝正躺在婴儿车里大声地哭闹,邻居宝妈刚要去抱宝宝竟被公园的阿姨拦住说,孩子哭闹家长不要马上抱,否则以后会形成依赖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另一位阿姨却说,孩子这么小,哭闹肯定是哪里不舒服,赶快抱起来哄哄吧,两位阿姨各说各的理,一时间却难住了宝妈,宝宝哭闹到底要不要马上抱呢?

面对宝宝的哭闹表现,相信身边的宝妈可能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

那些“哭时不抱,不哭才抱”的孩子们长大后都怎么样了?

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抱是谁提出的

针对这一现象,美国的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曾提出一套教育方式:“娃哭不抱,不哭就抱”。这种育儿方式虽然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训练孩子不依赖于父母,但是每个孩子的个性,成长环境,都不一样,所以固定的教育方式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可能有的父母实行后效果不错,但也有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就像约翰·华生自己的两个孩子,居然多次有过自杀的行为,究其原因竟然是缺少爱。

难道这种教育方式真是错误吗?其实并不是,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时候采用这种教育方式才是重点。否则许多孩子在这种过程中会逐渐形成缺失感,甚至影响他们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最终酿成悲剧...

在这之前我们还应弄清,孩子到底为什么哭?

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抱是谁提出的

美国儿科学会(AAP)的一篇《Crying and Your Baby: How to Calm a Fussy or Colicky Baby》报告中指出,宝宝的哭泣是有目的的:当感到饥饿和不舒服时用以寻求帮助。哭泣还可以避开太强烈的视觉刺激、声音和其他不舒适的感觉,有助于缓解紧张。

在中国,我们会经常见到几个月大的宝宝,特别能哭。

有时候可以看得出来宝宝确实是伤心的,满脸通红,眼泪噼里啪啦一串串落下。

有时候宝宝却是演技派,看起来哭得很伤心,实际上一滴眼泪也没有。

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抱是谁提出的

听着宝宝撕心裂肺的哭声,我们都会感到心如刀割,最后妥协把宝宝抱起来。

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孩子一哭,家长就马上抱起来,这样才能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在婴儿时期,孩子只会通过哭闹方法表达自己内在的需求。在他不会翻身、不会说话的阶段,哭就是他与外界沟通的唯一方法。

如果父母经常不抱孩子,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

芽芽妈的一位朋友从小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在一次聊天中,他说,

“从我记事起,我父母就从没抱过我,没亲过我,其实也没有虐待我打我,给我吃穿用度都挺好的,但我就是和他们不亲,大学毕业后我就去了远方,很少联系,有时候也想打个电话,但实在没什么话聊。一年也就过年回去几天,和他们呆着觉得很尴尬,很孤独。就是那种明明有父母有家,却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没有归宿感,周围都很热闹,我却从心里觉得寂寞,怎么填都填不满。”

心理学家指出:从小得不到父母积极关注和回应的孩子,内心很难建立安全感,也没有勇气去尝试新的环境。

成年后甚至极有可能会成为低信任者和低安全感者,容易感到自我挫败,在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时会存在困难,也不容易给予别人真正的爱。

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抱是谁提出的

美国一项学前智力研究曾对几百名2岁的孩子进行跟踪测试,结果发现,以三年为期限,有些孩子的智力数据和正向性格上升很快,有的孩子却下降了。

研究者非常好奇,对数据上升很快和下降很大的孩子,进行家访后,惊奇地发现:

“孩子智力发育的快慢,正向性格的养成,主要取决于父母与孩子的交流频率和准确性。另外还发现,经常被父母抱着或背着的孩子,与父母交流的频率和准确性是最高的。”

换句话就是,在孩子的心里,抱就是及时回应就是爱。

他们从父母的怀抱里吸取并衍生所有的正能量,包括爱,温暖和力量。

那到底什么时候采用“娃哭不抱,不哭就抱”教育方式好呢?

答案是三岁以后

孩子在三岁前都是在怀抱中长大的,这个时期的宝宝心里非常的脆弱与敏感,这个时候,哭就是他们的本能。而三岁以后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减少,这是自我识别得到强化和安全的表象。他们更愿意和别的小伙伴一起合作玩耍。

芽芽妈写在最后

0-1岁是宝宝形成安全感,懂得爱的最为核心的关键阶段!婴幼儿时期经常得到父母爱抚、拥抱的孩子,长大后不但不会过度依赖父母,反而会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强的社交能力。

大家是怎么看待哭就不抱,不哭才抱的言论呢?欢迎留言讨论呦~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