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打一棍给一颗糖的教育方式,当今孩子已不买账,不如试试先给糖 打一巴掌再给颗糖的教育

2022-03-02 07:16:37孕产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都说孩子不能打,但是有的家长又说:"不打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给她好好说她也不听,被逼无奈只能打。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都说孩子不能打,但是有的家长又说:"不打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给她好好说她也不听,被逼无奈只能打。"确实,孩子毕竟年龄小,很多行为都是带着探究性试探性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注重自我意识,越来越想要去维护自身的权利,表达自身的想法需求,所以有的时候会做出一些任性错误的行为,或者是和家长"唱反调""对着干"。

家长的做法呢,有时候也是看心情的,如果心情好,孩子闹腾,家长还能耐心的去劝说。但如果碰上家长心情不好,或者是一些性格也比较急躁的家长,孩子只要一不听话,或者是好话听不进心里去,家长们就按捺不住怒火了,对着孩子是噼里啪啦一顿收拾。

孩子闹腾不听劝,家长采用暴力型的处理行为,结果导致孩子哭的稀里哗啦的,而家长呢,看到孩子因为自己的训斥而委屈可怜,心里也是后悔万分,直念叨:"冲动是魔鬼、冲动是魔鬼。"所以为了安慰孩子,让孩子从悲伤委屈的情绪里走出来,就选择对孩子进行补偿,满足孩子的需求。

打一棍给一颗糖的教育方式,当今孩子已不买账,不如试试先给糖

打一巴掌再给颗糖的教育

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先打一棍,再给一颗糖"的做法。

还有一些家长,很擅长和热衷于这一方法,来达到对孩子的教育,怎么说呢?就是先采取恐吓威胁的手段让孩子去做某件事,然后再对孩子进行补偿来安慰孩子,以达到目的的视线。

可是父母却不知道,这种做法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

一:"打一棍给一颗糖"的方法,长期使用会有什么结果?

1.做事情没有主动性

家长对孩子采取先打一棍,再给一糖来安慰孩子的方式进行教育,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强迫压制性的教育行为,后面的一颗糖只是家长对孩子的安慰,以达到下一次再对孩子进行压迫,但如果长期使用这种方法,孩子就会变得不再主动去完成任务,因为已经依赖于家长的督促和监督,所以就丧失了做事情的主动性。

打一巴掌再给颗糖的教育

2.过于重视奖励

每次家长给的"一颗糖",目的其实也就是为了达到安慰孩子和奖励孩子,让孩子心理不会这么委屈,同时也可以变相的让孩子觉得这是自己完成任务所达到的回报,从而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家长也正是看到这么一个一箭双雕的作用,才对此方法乐此不疲,殊不知,长期使用这个方法会导致孩子变得过于重视奖励,没有得到奖励的就会使他们不再努力,这是一种依赖心理。

3.养成自卑心理

有的家长以为给孩子一颗糖就可以达到慰孩子的目的,但如果以此为理由而无所拘束的对孩子进行责怪训斥,尤其是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内心感受,就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作出反驳与责怪,孩子就容易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被理解,或者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自己是不被父母所喜爱的。

打一巴掌再给颗糖的教育

4.亲子关系出现裂缝

不论是家长的训斥责备对孩子造成了身心上的伤害,还是孩子逐渐养成了自卑心理,不可置否的是,如果家长长期采取"打一棍再给一颗糖"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对亲子间的关系都是非常不利的,孩子会逐渐对家长产生恐惧感和不信任感,也会对自身的能力差生怀疑,亲子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缝。

5.孩子越来越叛逆

当看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有的家长会忍不住自己的脾气,经常动手打孩子,可是在打了孩子之后父母又会感到后悔,于是赶快跑到孩子面前道歉或者是满足孩子的需求,想让孩子开心。可是每次家长都是这样做的话,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更加叛逆,时常故意的惹父母生气并且故意唱反调来刺激父母,这样就可以得到父母的"奖励"。

邻居家的小孩很调皮,具体在家表现是怎么一种情况,每天下午吃完饭散步时偶尔碰到其家长,家长都会忍不住和我"吐槽"一下他家小孩的顽皮事迹。比如:明明家里有一个玩具汽车了,逛街的时候却哭着闹着还要买一个,说是颜色比家里那个好看;放学了回到家就只知道打开电视看动画片,让他去写作业,说一遍两遍根本就当是耳边风,稳坐如钟的不动一下,真是气的人牙痒痒。

我笑着问那后来都是怎么办的呢?邻居无奈的摇摇头,叹气:"还能怎么办,真是忍住,你说这好话也说了,怎么劝都不听,非要挨两下子强行拖着人走,路过便利店给他买个爱吃的小零食啥的,才不哭。写作业的话,不写没办法啊,学校老师布置的,只能揪着耳朵把人拎进房间里去,等写完了再由着他一个人霸着电视看。"

听完邻居的话,我忍不住笑了——这不就是最典型的"先给一棍子,再给一颗糖"嘛?

邻居还在"吐槽"着自家孩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听话,我上去安抚了拍了拍其后背,说:"姐姐,下次孩子要是再不听话,咱们试试先给孩子说说好话,先给糖吃。"

打一巴掌再给颗糖的教育

二:先给孩子糖有什么好处?

1.孩子更容易接受

"先打一棍"的本质上就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孩子是属于被迫的,其实在孩子心里是很不服气的,像是我表弟家的孩子,有一次表弟对小孩进行训斥,我就看到孩子的小手握成了拳头,一直到表弟停止责备,拳头都没有松开过,最后表弟让他会自己房间去反省,趁着表弟扭头,小孩愤懑的瞪了表弟一眼,气冲冲的回房间去了。

所以采取强迫性的方法,孩子虽然便面上被迫接受了,但是心理还是不认可父母的,这样对孩子起不到教育作用,而先给孩子一颗糖,孩子更愿意听家长讲述原因,也更愿意认识自身的错误,或者更心甘情愿的去做家长安排的任务。

2.减少对亲子关系的伤害

教育孩子的整个过程,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相互理解,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就可以更好的给孩子讲述正确的道理和正确的做法,孩子更了解家长,就可以更了解家长对自身的期盼,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更愿意听从父母的安排以及纠正错误。而不是因为家长的强制性要求和责备,导致孩子对自己产生质疑,对家长的管教产生厌恶,从而导致了亲子关系出现裂缝。

所以说,先给孩子糖,可以让孩子和家长进行更好的协商,从而减少对亲子关系的伤害。

3.培养孩子的养成好习惯

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样的,有的时候管教孩子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可以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要知道习惯的养成也是需要方法的,但采取强制性的行为,虽然会让孩子被迫的接受,但是效果是不那么高效的,孩子容易在整个过程中产生叛逆的心理,毕竟孩子的自我意识是逐渐增长的。所以先给孩子一块糖,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更加愿意去听从家长的话,可以更好地养成好习惯。

其实不论是先给一棍子,还是先给一颗糖,都是可圈可点的方法,但是每个方法都要掌握好度,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我是炅妈育儿,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