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别再说他还是个孩子了!”这样的孩子,真的很讨人厌

2022-02-10 23:54:33孕产
朋友最近遇上了一件烦心事,家里一岁2个月的女儿刚学会走路不久,兴奋得不得了,每天在家里来来回回地走,探索新大陆。当一家子都开心不已的时候,有一天物业来敲门,说楼下邻居投诉他们家声音太大!朋友一下子懵了,想来是小朋友还控制不好脚掌着地的轻重,又总喜欢走得很急,因此影响了楼下。

朋友最近遇上了一件烦心事,家里一岁2个月的女儿刚学会走路不久,兴奋得不得了,每天在家里来来回回地走,探索新大陆。当一家子都开心不已的时候,有一天物业来敲门,说楼下邻居投诉他们家声音太大!

朋友一下子懵了,想来是小朋友还控制不好脚掌着地的轻重,又总喜欢走得很急,因此影响了楼下。“我立刻表示我会注意的。”朋友说,“没想到才隔了一天,物业的电话又来了!楼下邻居又投诉了!”

“可是我已经跟他们解释了,并且我已经在管教了。我把家里所有的大型玩具都收起来,家里不让玩。他们还屡次三番上物业投诉我。我总不能把我孩子的手脚捆绑起来吧!”朋友气哄哄地说。

“随你怎么投诉,我以后干脆就不管了!”想来朋友气不过,再次放出了狠话,“我困惑的是,楼下住的是一对中年夫妻,他们也为人父母,带孩子有多难他们也清楚。他们怎么就不能将心比心担待一下呢?而且,就算他们再怎么投诉,我也改变不了啊!”

"我孩子吵点怎么了?有本事你一辈子别生孩子!"

其实,因孩子问题引发的矛盾还挺多,最近爆出的一件挺火的事,就是和带小孩的家长有关。

在一架飞机上,一个婴儿一直哭闹,几个年轻人说了那个妈妈几句,然后相互就吵了起来。孩子妈妈受气后放出狠话,有本事以后别生孩子!

我把这件事说给朋友听,问这位朋友,如果你是乘客,你怎么看呢?朋友怔怔了一会说,“同为母亲,虽然很能理解孩子的妈妈遇上孩子哭闹不止束手无策的无奈,但是我也觉得挺烦人的,旅途中一路奔波谁还不累呢?影响了休息真的很恼人!”

很显然,跳出了母亲的角色,朋友好像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

的确,你的孩子不服管教,那是你自己的事;但是在公共场所哭闹不止,在客观上已经打扰到别人了,你们家的事,为什么要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来帮你买单呢?

而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有些家长以“他还是个孩子为理由”,放任熊孩子的行为不管不作为,就如同这位母亲一般的理直气壮!“他还是个孩子,控制不住自己;你也还是个孩子,无法做到自律吗?”

分享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

儿子1岁半以后的某一天,楼下的邻居突然在我们楼的微信群里艾特我,“都9点半了,楼上可以不要吵了吗?”我看到这段话老脸一红,这才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1岁半正是爱蹦跶爱表现的年纪,小朋友什么事情都想要自己来。走路已经走得挺稳了,但是还不太能控制得好力度,总喜欢一路小跑,咚咚咚的拿一个玩具,又咚咚咚地跑回来。最近这段日子作息不规律又开始晚睡,有时候我自己都“嫌弃”他闹人……总之,确确实实已经打扰到楼下了,估计问题存在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楼下现在才找我说,已经算很体谅我了。

于是我马上在群里道歉:“抱歉抱歉,楼下的邻居,小朋友今天晚睡了,我一定管好。”

看我态度友好,楼下也没有再追究。

以后的每一天,我都刻意让小朋友早早上床睡觉,并规定8半点之后就只能在床上蹦跶,玩玩具只能在铺了软垫的玩具房。因为据我了解,我们的玩具房下面对着的,是邻居家的空房间,想来稍微有些动静,对他们的影响也会小一些。我还跟小朋友约定,每次只要我做“嘘”的动作,他就得停下来,因为乱跑会影响到楼下的哥哥姐姐写作业。

虽然懵懵懂懂,但是规则的存在,对小朋友还是有一定约束作用的。我私下里问邻居,“这几天有打扰到你们吗”?他们表示“还好”。

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偶尔有几次,因为自己没有看好,儿子还是会给楼下制造出噪音。等到第二次楼下反馈又有噪音的时候,我想了一个办法。

了解到楼下的人家里有姐弟两个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我就专门找了一个星期天,带着儿子带着小礼物敲了楼下的门。那天儿子在邻居家里玩得很开心,楼下那一家子还想留我们吃中饭呢。

我不相信儿子从那天开始突然不制造噪音了,但是确实从那以后,楼下再也没有“投诉”过我,偶尔在楼道里碰到,还会跟我儿子开玩笑,“嗨,小朋友昨晚好像哭了很久哦!或者小朋友最近表现很棒哟!”。

回到最初的话题,当你的孩子在公共场合打扰到别人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约翰·洛克曾经说过,儿童就像是一块白板。父母作为理性的指导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通过细心的教育、有效的身教及对好行为的奖励来任意塑造孩子。父母温暖而一如既往的教育,孩子才会逐渐表现出成人式的行为。如果爸爸妈妈把孩子小时候的吵闹行为认为理所当然,那孩子永远不会有长进,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上了小学,到了应该“懂事”的年纪,依然还是“熊孩子”一个。

相反,即使孩子目前真的还控制不好情绪,我们也不能一味开脱,我们至少要有积极态度和解决方案啊!温暖而坚定的父母,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首先,要正视问题的存在:以真诚换取别人的谅解

曾经在一篇报道中看到过国外一位妈妈的做法,很值得家长们参考:因担心飞机途中刚满4个月的小婴儿哭闹打扰乘客,这位母亲就为全飞机的乘客准备了一份小礼物。礼物中有一些糖果和一对耳塞,还有一张纸条用孩子的口吻写道:“我有点紧张、害怕,这是我第一次搭飞机,我可能会哭,我会尽量保持安静,请多多包涵”等内容。乘客们看了以后纷纷大呼暖心,为妈妈的用心感动不已。我想,就算飞行过程中真的有被打扰到,大家也不会再介意了吧!

回到开头朋友的问题,既然问题发生在朋友家和邻居家之间,朋友大可不必通过物业去传话,朋友作为矛盾的制造者可以主动去了解一下楼下到底住着什么人,是不是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为什么那么怕被吵到呢?

朋友是位美食达人,为显诚意,我建议朋友可以带上自己做的美食下楼跑一趟。如今大家都住在钢筋水泥的高楼里,家家户户紧锁着大门,楼上楼下宛如陌生人。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找个机会主动敲开那扇门,尝试去靠近他们,将心比心,人家也会对你包容很多,说不定以后还可以互相帮个忙什么的呢。

其次,最大程度给出弥补方案:积极采取手段降低影响

当你无法改变的时候,比如孩子尚小还不能很好地配合你的时候,你也同样需要采取措施将孩子带给别人的影响降低到最小。要知道承认错误拒不改正更惹人讨厌!

像上文中带孩子坐飞机的妈妈,为大家发放耳塞以降低噪音影响,就是一个挺合适的解决方案啊。

虽然活泼好动爱哭爱闹是所有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人为压制天性。但是我们也不能以这个为理由道德绑架让别人一次一次地包容你,因为毕竟你确实给人家造成困扰了,将心比心,如果我们遇上了麻烦不断的小朋友,一次两次可以包容,长期这样可能就烦透了。

孩子情绪不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离那个环境;如果带离不了,可以辅助物质奖励、耐心劝说等方法让其配合。

要知道,你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何时何地,请都记得要优雅!

今日话题:你怎么样看待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的小孩?

你怎么样看待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的小孩? 多选 0人 0% 会谅解,只是个孩子嘛 0人 0% 同情孩子的父母,孩子太难搞 0人 0% 孩子不听话,父母有责任 0人 0% 打扰到我,我会直接提建议 0人 0% 觉得烦躁,只在心里抱怨孩子父母没管好 0人 0% 自己离开,惹不起我躲得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