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记忆都比较模糊,但这3种经历更容易被孩子铭记 大多数人小时候的记忆都是断断续续模糊不清的
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早些年间的童年记忆就像消失了一样,难以回忆起来。
科学研究表明,大部分人对3岁半之前的记忆都非常模糊,甚至根本没有人生头几年的记忆。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心理学上称之为童年失忆(childhood amnesia)。
美国艾默里大学的心理学家帕特里夏·鲍尔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童年失忆。
她发现,2岁的孩子对之前发生的事情是有记忆的,但成年后这段记忆就消失了。
为此,她的团队做了一些实验调查,他们记录了一些孩子在3岁时和父母的对话,然后几年之后再看看他们记不记得这段记忆。
结果显示,孩子在7岁的时候还能记住70%的内容,但是到了8-9岁只能记得不到40%了。也就是说,7-9岁就是童年失忆发生的主要时间段。
记忆为什么会消失?
来自多伦多病童医院的神经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在成年的过程中,大脑可能不得不牺牲掉大部分的童年记忆。
大脑中负责记忆的区域叫做海马区,海马区神经元的生长贯穿人的一生。但是,海马体能承载的神经元数量却是有限的。
科学家猜测,新的脑细胞可能会挤到其它神经元的领地,甚至取而代之。因此,婴儿时期高速的神经生长,应该正是“童年失忆”的部分原因。
不过,这并不是说所有童年期的记忆都无法保存。科学研究表明,以下3种童年记忆更容易被孩子的大脑珍藏一生。
第一类,引起激烈情绪的事件。让孩子感到非常痛苦或者开心的事情,都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因此,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制造情绪满满的体验,比如一次激动人心的亲子足球赛、一场梦幻的迪士尼旅行,或者一个孩子心仪已久的礼物等等。
另外,孩子无助痛苦时及时的关爱呵护也会让孩子铭记一生,千万不要给孩子留下创伤性记忆。
第二类,逻辑通顺、结构完好的故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父母给孩子讲的生动连贯的故事,又或者是孩子通过作文有条理地复述自己的经历。
因为这些能够让孩子明白前因后果,并且把细节合理地串联起来的事件更容易被保存下来。相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内容则很容易被遗忘。
第三类,孩提时代常听的歌曲。
近年来,神经科学家们发现,和成年后听到的音乐相比,青少年时期听到的音乐会最不容易被遗忘、也最能激发一个人的情感,而且这种激情不会因年龄的增长而消减。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音乐怀旧(musical nostalgia)。
所以,如果你在孩子的童年时代没有给孩子讲过逻辑清晰、引人入胜的故事;没有给他们哼唱过朗朗上口的儿歌;也没有和他们一起体验情绪满满的经历,那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对于童年的记忆将会越来越模糊。
相关文章
- 孩子小时候报各种兴趣班,长大以后有用吗?
- 孩子小时候报各种兴趣班,长大以后有用吗?
- 孩子小时候报各种兴趣班,长大以后能用得着?
- 心理学:性格自卑,不会与人沟通,可能是小时候有过这种经历
- 这几种孩子,虽然小时候妈妈带着会很省心,但长大往往活得很窝囊
- 小时候对孩子的残忍不是残忍
- 小时候父母偶尔会打骂孩子,为什么孩子们却不记仇呢,你知道吗
- 小时候,你被孤立过吗?做了父母,如何教孩子化解“同伴排斥”?
- 孩子小时候不要纵容这6个习惯,上幼儿园会很麻烦,谁都不喜欢
- 孩子小时候和谁睡,竟决定他一生的性格!别错过孩子的情感关键期
- 孩子小时候很笨,长大为什么却能逆袭?妈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回答
- 孩子小时候挺可爱,怎么越长大越丑,到底是什么在搞破坏?
- 孩子小时候有这四个特征,长大准是个大个子,爸妈把心放肚子里
- 孩子小时候没多陪伴聊天,溺爱,长大叛逆不适应社会怎么办?
- 孩子小时候的这些行为会毁掉孩子一生,看看你家孩子有木有?
- 孩子小时候背不背古诗,20年后的区别竟然这么大
- 孩子小时候胖一点真的没关系吗?儿童肥胖渐成“流行病”
- 孩子小时候这些情况不要一笑置之,可能是坏脾气的开始
- 孩子让妈妈讲妈妈小时候的故事,妈妈讲不出怎么办?
- 孩子让妈妈讲妈妈小时候的故事,妈妈讲不出怎么办?